刍议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d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的增加,各种污染物被拍放到自然中,给自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生态危机,直接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庞大数量的建筑的兴建,使整个建筑行业成为一个能源消耗大户。为了提高建筑的健康、持续的发展水平,生态建筑将逐步取代现代建筑成为建筑的新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针对生态建筑的内涵及特点开始研究,论述生态建筑设计的主要作用,并认真分析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生态系统应保持一种良性状态,不随时间而恶化。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可以无限的保持永恒存在的状态;强调保持生态系统资源能力的潜质,这样生态系统才可能维持平衡,人类才可以延续下去。在环境承载力内我们要满足当代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但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是时代的进步。随着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的话,世界各国都将目光聚集在生态保护上,建筑行业最为一个能源消耗大户,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的巨大。
  1.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涉及城市规划、建筑选址、建筑造型、建筑材料等。对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对生态环境的理想营造,始终是生态建筑设计考虑的关键环节。
   1.1健康舒适
   健康舒适是生态建筑的主题。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住宅里要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的含量,使室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达到一定标准的热舒适、光舒适和声舒适;外环境里,要营建必要的土壤绿色環境、水环境,有适宜的能遮阳的大树,甚至有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有花香鸟语等怡然自得的天成之趣。
   1.2高效清洁
   高效清洁是生态建筑的重要目标。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各地不平衡、耕地资源匮乏的国度。在今后的20~30年内正处于加速“城市化”的阶段,由此预计,21世纪上半叶,我国居民的住房需求将是居高不下的。在各类消费品中,住宅是其中耐久性最长、耗用资源最多、同生态环境结合最密切的产品。房屋投入使用后,仍需不间断地用水、耗电、供热、制冷、产生垃圾等等,这就使得生态、环保和节能的任务尤显重要。在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方面,讲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方面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资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如建材和水)、减少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应尽量采用各种生态技术实现废水、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使其得到再生使用。
  2.生态建筑设计要点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美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说来,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住宅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智能化住宅区,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白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3.常见的生态建筑设计手法
   3.1建筑方案方面
   3.1.1 传统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使自己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往往追求与周围其它环境的强烈的对比,突出建筑的个性。而生态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首要的目标是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在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以及人文风俗等因素的基础之上,设计出相应的建筑,然后再形成自己的风格。
   3.1.2 生态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建筑的经济性,在经济的基础上追求美学的极致。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在确保相应功能能够顺利发挥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减少投资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能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在追求经济性的同时还要兼顾建筑的美学功能,在二者之间尽可能的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3.1.3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的发展,人们消耗的自然资源的数量也随之不断的上升。建筑行业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是十分的巨大,因此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可能的采用自然的通风和采光,减少人工通风和采光的能源消耗,通过一些细节的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建筑运行过程中对于能源的消耗。
   3.2 建筑中的少费多用
   3.2.1 节约原材料
   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还有各种资源,尤其是建筑材料的消耗尤其巨大。随着相关建筑材料技术的不断的进步,传统的以砖石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结构逐渐被更加高效和轻便的墙体和结构所取代,在减轻建筑自身重量的同时,也进一步的阔大了建筑的内部空间,节约了建筑材料的使用。近年来使用比较广泛的大空间膜结构,将建筑围栏和结构巧妙的溶为一体,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建筑材料,同时也使建筑材料的承载能力发挥到最大的限度。
   3.2.2 节约能源贯穿于建筑寿命始终
   选择耗能少的建材就是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节约建筑运营中能耗的潜力是巨大的,这主要靠利用再生能源来实现。通过建筑设计和构造的一些处理方法,实现高效的自然通风、采光、隔热遮阳以及利用太阳能等以减少设备的配置与能耗,这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节能办法。太阳能建筑是典型的节能建筑,目前多采用被动式,日本的加藤义夫设计的明野村住宅和大岛住宅都是利用坡屋顶蓄热。鉴于光电板的价格相当高,会较大增加建设成本,故较少采用。然而从长远观点来看,其整体节能效果很高,目前发达国家采用较多。从2005 年开始,我国某些建筑采用光导管将阳光导入房间照明。资源再利用也是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内容更多涉及到设备专业和运营阶段,同时也包括旧建筑的再利用和建筑拆除后的材料再利用等。
   3.2.3 建筑再利用
   建筑再利用是一次有很大潜力的资源再利用的课题,近年来在国际上几成时尚。不少建筑师专注于建筑再利用的设计与研究上,并有不少优秀作品出现。目前,西方国家一改工业革命后大拆大建的做法,很少拆除旧建筑,尽量将其利用。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大拆大建,从环保角度来看,是很不经济、不合时宜的。我国生态学家余谋昌研究员著文中指出“: 有学者统计,在现有的工业生产中,只有4%左右的资源得到了利用,其余都被废弃了,其实这是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的最根本原因。”人类的浪费是惊人的,节约的潜力巨大,大力倡导生态建筑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
   生态系统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即处于一种不停的流动状态之中,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动态的过程。生物圈中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是动态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而作为人类生活空间的建筑系统同样也是动态的,即建筑系统与特定设计地段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动态的,建筑系统将会不断地与周围生态系统环境相互作用,直至使用寿命终结。因此,建筑师需要建立建筑系统的全寿命概念:考虑建筑系统全寿命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的生态相互作用,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设计概念。
  4.结语
  生态系统应保持一种良性状态,不随时间而恶化。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可以无限的保持永恒存在的状态;故而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它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另一面它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强调保持生态系统资源能力的潜质,这样生态系统才可能维持平衡,人类才可以延续下去。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推动整个建筑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德旺,申秀冷.生态建筑设计浅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 2011.
  [2]方玲,饶永.对皖南古民居生态建筑设计中适宜技术运用的思考[A].2010.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临床应用的价值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86例纤维胆道镜临床应用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胆道镜可明显降低胆道残石率(肝内及肝内外胆管结石x2=76.21,P<0.005;肝外胆管结石x2=20.24,P<0.005);术后胆道镜取石是安全有效的;胆道镜还可以进行探查、诊断和治疗胆道其它病变;对于腹壁窦道及泌尿外科腔内疾病也能起探查及治疗的作用.结论 纤维胆道镜特别适用于体内各种自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经皮切吸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3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膨隆形)患者拟行腰椎间盘经皮切吸术的术前指导,术中配合医生连接光纤切割器,调整C臂X线机,协助医生观察下肢感觉运动情况.结果 患者术前、术中心理状况健康平稳.术中的生命体征平稳,无腹主动脉损伤、神经根损伤、马尾神经损伤、脊髓硬膜囊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腰椎间盘经皮切吸术围手术期周密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目的 研究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phase,MCT)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MCT在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中是否存在差别.方法 采集未经任何治疗的临床诊断为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手术切除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中的MCT进行定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进行mRNA基因水平的半定量研究分析.结果 MCT在增生性瘢痕
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是非直属附属医院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加大教学科研投入、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加强临床教师培养等方面,就加强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目的 探索推拿镇痛的中枢机制.方法 应用脑功能核磁共振(fMRI)技术,观察按揉左侧委中穴前后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脑功能区的激活和抑制情况.结果 按揉委中穴后,一方面可引起左杏仁核、左伏隔核和左、右下丘脑信号升高(P<0.05);另一方面引起左前扣带回信号降低(P<0.05).结论 在疼痛处(委中穴)按揉后,能同时影响疼痛回路和愉悦回路,表明推拿与镇痛和愉悦作用可能密切相关。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入到了住房的问题上来,因此,在购买住宅时,除了关注住宅的楼层、面积、平面布置等因素外,同时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住宅设备上。给排水系统作为住宅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住户的装修、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现结合本人在住宅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谈谈住宅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水
摘要:管道支架的布置和选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正确的支架设置可以满足管道强度和钢度的需要,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管道对机械设备产生较大的附加载荷,防止因管道的震动,位移等原因造成的事故的发生,保障工厂设备的正常生产运行。  关键词:管道支架;布置;选型  中图分类号:U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电厂的管道支架设计中,支架的布置和选型,不仅要满足各工艺专业管线走向的要求,保证管道的正
目的 应用蛋白芯片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术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相关蛋白标志.方法 SELDI技术wcx2芯片检测62例DLBCL患者蛋白质谱,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和CA125.分析健康人、患者疾病缓解期与患者病情恶化、复发时的差异蛋白质谱,进行生存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