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黄埔军校演讲始末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an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一生作过67次演讲,鲁迅还两度为军人演讲,第一次是1924年7月30日在西安讲武堂,第二次是1927年4月8日在广州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也即著名的黄埔军校。
   1927年1月16日,鲁迅离开厦门大学,乘坐“苏州轮”,于18日午后抵达国民革命的中心广州,受聘担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彼时,黄埔军校留守政治部主任、中共党员熊雄,便与政治部的同事孙炳文、刘弄潮商议如何邀请鲁迅到军校演讲。1月25日,刘弄潮来到鲁迅寓所,略事寒暄后,就把话题引到演讲事项上。鲁迅初闻之下略有顾虑,他说:“现在去,怕起不了多大效果。”当时北伐战争还在进行,时局颇为动荡,鲁迅刚到广州,左右两派都以各种原由,设法接近并争取、利用鲁迅,各路人马络绎不绝,国民党高层戴季陶、孔祥熙、陈公博等先后请他赴宴。但鲁迅不愿受人牵制,一概予以拒绝,因请柬太多,他索性将它们送至传达室,写上“概不赴宴”。
   这一阶段,鲁迅除参加校务会议外,或参加欢迎会,或应邀作演讲,几无闲暇时间。如3月15日,他在给李霁野的信中写道:“我太忙,每天糊里糊涂的过去……住在校内……从早十点至夜十点,都有人来找。”而在给李小峰的信中(9月3日)亦曾回忆说:“……我到中山大学的本意,原不过是教书。然而有些青年大开其欢迎会……”
   刘弄潮便解释说:“黄埔同学,尤其是第五期,有許多是过去的大学生,都听过你的课。”他告诉鲁迅,这些学生入学前的文化水平比以往各期学生要高,政治大队的学生大都是政治水平较高的优秀分子,还有很大一批学生是国民革命军一至六军中的有文化的战士。鲁迅听了后终于表示:“革命需要我,我就去,权在革命方面,不在个人方面。”
   4月8日,鲁迅来到黄埔军校本部礼堂,作了约两个小时题为《革命时代的文学》的演讲。演讲一开始,鲁迅开宗明义地指出,在动荡时代,文学的作用并不显著:“文学文学,是最不中用的,没有力量的人讲的;有实力的人并不开口,就杀人,被压迫的人讲几句话,写几个字,就要被杀;即使幸而不被杀,但天天呐喊,叫苦,鸣不平,而有实力的人仍然压迫,虐待,杀戮,没有方法对付他们,这文学于人们又有什么益处呢?”
   随后,鲁迅联系社会现实,鞭辟入里地指出:“广东报纸所讲的文学,都是旧的,新的很少,也可以证明广东社会没有受革命的影响……广州仍然是十年前的广州。”并进一步阐述道:“中国现在的社会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甚至预言,当革命成功之后,文学终将会出现对旧制度的挽歌和对新制度的讴歌。演讲最后,鲁迅不失幽默地说:“我呢,自然愿意听听大炮的声音,仿佛觉得大炮的声音或者比文学的声音更好听得多似的。”听了鲁迅掷地有声、见解非凡的演讲后,台下近千名黄埔学生群情激奋,掌声经久不息……
其他文献
十字路口红灯转绿,我正准备启程被一个老太太颤巍巍地拦下来:“师傅,某某学校招待所怎么走?”  我模模糊糊記得地点,正在思考如何搜索时,一群中学生模样的人停在我们身边。其中一个对我们说:“阿姨,奶奶,你们别急,能查到的。”他们迅速查出了那招待所的现在名字,问了老太太有什么事儿,立刻打电话给前台,又把最清楚简单的路线大声地告诉老太太。  经过这件事,我忽然意识到,后谕时代,已经来临。  何谓后谕?人类
剖宫产切口瘢痕缺损(cesarean scar defect,CSD)目前尚无国际统一的定义和治疗方法。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又有生育要求的CSD患者,如有手术意愿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有经阴道、宫腔镜、腹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4种方式。几种术式各有优缺点,术者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瘢痕缺损的大小和位置、所在医院手术条件及自身的手术技能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虽说这话原本指的是某些过去军纪堪忧的军队肆意劫掠百姓,但现在它也确实有表示战争花费甚巨的意思。美国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其花费就高达2万亿美元。  现代战争与硝烟一同散去的,还有庞大到难以想象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胜者,实际上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枪火之下,并无胜者。  由于现代科技的性质,战争的开销被难以想象地拔高了。那么在清朝,打上一仗的开销,又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