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酰化料液结晶处理方法的技术研究

来源 :煤炭与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y3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在结晶反应过程中,由于酰化料液的温度达到130℃,而结晶罐的温度较低,如果高温的酰化料液遇到温差相差较大的结晶罐壁或者底部,会出现酰化料液因激冷而在罐壁结晶或者底部结块的现象,造成产品的整体结晶晶型不符合要求,并且结晶罐壁或者其底部也会因受到剧烈的热冲击而容易出现爆瓷现象.经过研究,在酰化料液加入结晶罐之前,向结晶罐内加入200~300L的稀醋酸(来源于对乙酰氨基酚生产过程中酰化反应的采酸过程所收集到的副产酸)作为铺底酸.稀醋酸浓度约为45%~50%;加入铺底酸后利用高温蒸汽对结晶罐进行预热,直到结晶罐预热到达规定温度;一般情况下,结晶罐预热到60~80℃即可.
其他文献
为验证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核设计计算程序CELL和CPLEV2的计算精度和可靠性,本文根据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临界物理试验内容,提出了 11个堆芯临界物理试验方案,并进行了计算论证分析.其中,临界质量测量方案考虑了计算与实际有偏差时,可以对堆芯布置进行微调,确保全提棒有效增殖因子与临界状态的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论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堆芯装载方案满足堆芯核设计程序可靠性检验要求,可以作为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临界物理试验方案.
由于近几年矿井采煤工作面回采时发生一氧化碳气体异常涌出现象,基于恒温充氮解吸装置,通过在采煤工作面利用隔氧取样方法采集煤样,在25℃条件下对煤层深部区域的煤样可解吸的一氧化碳气体总量进行测定,为减少在取样时一氧化碳气体发生氧化作用而造成误差,通过开展恒温氧化实验来校正,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获得斜沟煤矿1号煤样和肖家洼煤矿2号煤样共计含原生一氧化碳气体至少为0.19 L/t和0.15 L/t,表明煤层在成煤过程中确实存在原生一氧化碳气体.
构造应力是影响采煤沉陷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也是构造环境理论的关键因子.本文通过ANSYS和FLAC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进行不同构造应力下的数值模拟试验.结果 表明,不同应力分布引起的地面变形和应力变化显著不同,对地面的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差异巨大.通过构造应力对采煤沉陷的影响分析,对指导工程规划和地灾防治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为了对有机工质冷却核反应堆概念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有机工质作为反应堆冷却剂和慢化剂的重要特征和关键技术问题,以及主要有机工质冷却核反应堆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5MW微型堆芯中子学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堆芯布置条件下,有机工质冷却核反应堆慢化剂温度系数绝对值小于压水堆,功率分布更加平坦.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的多用途微型核反应堆电源及供热系统技术路线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板弹簧是核电厂反应堆燃料组件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关系燃料组件的服役安全性.本文考虑板弹簧材料弹塑性本构关系和大变形等复杂非线性因素,利用ANSYS软件对板弹簧进行了多尺寸耦合约束下的参数化建模,实现了模型几何、六面体网格和接触对的自动建立,并以此分析了板弹簧关键参数对板弹簧特性的影响.基于MATLAB并行计算库,构建了基于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的板弹簧特性多参数优化平台,以板弹簧设计刚度曲线和最小塑性变形为目标,对板弹簧板厚、变截面位置和圆弧过渡区形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的板弹簧多参数智能优
为了解决我国低渗透煤层瓦斯抽排难的问题,本文以镇城底矿2221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低渗透煤层水力压裂增透技术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水力压裂注液压力的增加,岩石裂缝扩展速度越快且扩展的长度越长,随着岩石弹性模量的增加,在注液压力一定时,岩石压裂裂缝的扩展长度越短.同时通过现场实践验证发现,经过水力压裂后低渗透煤层的瓦斯抽排效果明显较佳,验证了水力压裂对低渗透煤层增透技术的可行性,为矿井低渗透煤层瓦斯抽采提供一定的参考.
为实现废有机溶剂能够资源化利用,进入生化系统进行生化处理,减少生化系统面粉葡萄糖的投入量.设计对比实验,通过改变向含有机溶剂废水投加硫酸亚铁、双氧水、硫化钠等试剂的顺序,研究其对去除废液中的有害物质(包括大量有机物及不溶于水的油类物质)的影响.根据投加药剂顺序不同所产生的变化,实验获得了优化的工艺条件,有效的去除废液中的有害物质,使处理后废液中的有机物能够进行生化处理,达到生化进水要求,同时减少生化系统面粉葡萄糖的投入量.
以N-(4-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2,5,6-三氨基-4-羟基嘧啶硫酸盐、三氯丙酮为原料,合成叶酸粗品,叶酸粗品经酸精制及碱精制得叶酸成品.因叶酸酸溶时可以水解成蝶酸,所以研究了酸精制过程中稀硫酸用量、稀硫酸浓度、及稀硫酸精制时间对成品中蝶酸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精制过程中稀硫酸用量为叶酸粗品的10倍、稀硫酸浓度为30%、及在稀硫酸溶液中精制时间为1h,叶酸成品中蝶酸含量明显降低,目标化合物经液相色谱分析,纯度可达99.5%,蝶酸含量可以降至0.18%.
焦化企业化产粗苯回收工序富油脱苯系统是通过蒸馏方式回收煤气中苯类物质的设备.洗苯、脱苯热负荷的平衡直接影响着粗苯系统的稳定运行,煤气温度、贫油温度、富油温度系统控制不均衡,极易造成能耗增加,废水产生量增大.通过工艺系统优化及热负荷调整,达到系统最佳状态,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原有造气循环水系统采用“闭式微涡澄清器+闭式冷却塔”的工艺进行处理,由于造气循环水采用直接冷却的方式,水质较差,容易造成管道及设备的腐蚀、堵塞等,闭式微涡澄清器和冷却塔经常停休维护,不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采用“平流沉淀池+开式冷却塔”的方式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同时考虑一定的富余量,并保留原有系统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