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菟丝子种子休眠解除方法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q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国菟丝子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成熟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温等因素对种子休眠解除的作用,结果显示:种子采收后30d进入休眠状态;在ABT生根粉200mg/L浓度下浸泡种子24h,对打破休眠有一定的作用,发芽率达33.0%;10℃低温贮藏30~40d,可以有效地解除种子休眠,发芽率最高可达66.9%;10℃低温贮藏40d后,再用浓度150~200mg/L的ABT生根粉浸泡种子24h,可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分别提高到85.2%、81.2%,且对实生苗的长势有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正>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各行各业掀起了巨大的变革。“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出现,使得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平衡被破坏。高校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既背负着为
展望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其超小型与超高速、智能化与平行处理特点越来越引人注目,尤其是未来潜力无限的光子、量子、分子与纳米技术的计算机,将可能更方便并改变着当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