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咳、热咳,分清后再用药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ffee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
  
  近几日,天气反复变化,老周家的孙子毛毛不慎感“邪”,出现发热、咳嗽等症。服用几天抗生素,毛毛的热退了,但咳嗽不见好转,痰量增多,颜色较黄。爷爷老周是一名老慢支患者,止咳化痰药是他的必备药。因而他自作主张,将家中的消咳喘给毛毛服用。治疗1周后,毛毛的咳嗽仍未减轻,痰液更加黏稠,难以咯出,似乎有块东西堵在嗓子里咳不出来。老周慌忙将毛毛带到医院,医生问明病情后告诉他,毛毛服用止咳药不当,不仅咳嗽不见好转,也使痰液更加黏稠。
  老周听了医生的解释还是不明白,都是咳嗽咯痰,平时自己一吃消咳喘就好,为何毛毛就无效,还加重了咳嗽,医生耐心告诉他:“你咳嗽时是不是咳白稀痰为主,毛毛是不是咯黄稠痰?这就是咳嗽的区别。你是寒咳,毛毛是热咳,用药自然不同。消咳喘药性偏热,适合你的寒咳,但不适合毛毛的热咳。”老周这才明白,原来咳嗽药也分寒热,需要分清后才能用。
  中医证型十分复杂,一般人很难掌握。简单地区分,可分为寒咳和热咳两类。止咳中成药也有寒热之分,随意选用,可致病情迁延不愈,甚则加重。故应辨证用药。
  
  寒咳:宜用辛温类药物
  
  临床表现: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或有白色泡沫,病初起时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状,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止咳药物:风寒咳嗽患者,应选择药性辛温的止咳药,如杏苏止咳糖浆、蛇胆陈皮口服液等。因为性味辛温的药物服用后能使身体发汗,从而达到驱散寒邪的目的:
  1 杏苏止咳糖浆 具有宣肺气、散风寒、镇咳祛痰之功效,适用于感冒风寒引起的风寒咳嗽:该药不宜用于热性、风热感冒,如口干舌燥、咯黄痰等热性表现者。
  2 小青龙颗粒 具有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之功效,主要用于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等症,对咯泡沫痰者尤为适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3 蛇胆陈皮口服液 具有顺气化痰、祛风健胃作用,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症见痰多、咳嗽,胸闷、咳之不尽者等。
  4 半夏露可止咳化痰,主药半夏化痰作用较佳,药性偏温,胸中满闷、痰稠痰多的寒咳者最为对症。对于阴虚干咳者及感冒初起咳嗽则无效。
  注意事项:风寒咳嗽患者忌服滋补类中药,在寒邪末清的状态下进补,为“闭门留寇”。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热咳:宜用寒凉类药物
  
  临床表现: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病初起时常伴有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体酸楚、恶风、身热等症状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止咳药物:药性苦寒凉的止咳药是治疗风热咳嗽的首选,如蛇胆川贝液、急支糖浆等。
  1 急支糖浆 具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也可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
  2 蛇胆川贝液 具有祛风止咳、除痰散结等作用,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咯痰不爽或久咳不止。该药偏寒,切勿用于风寒引起的咳嗽,如咳吐白稀痰,夜重日轻者。
  3 川贝枇杷糖浆
  具有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作用,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以及感冒、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4 鲜竹沥是将鲜嫩的竹块加水煎煮浓缩后,加适量的糖而成,药性较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作用,用于燥咳及黄痰带血者。风寒咳嗽则不宜服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即常觉胃胀、胃口不好、易腹泻的患者,须慎用药性寒凉的止咳药,以免加剧脾胃虚寒,使脾胃更加不适。另外,药性寒凉的止咳药是风寒咳嗽患者的禁忌,已感染风寒若再加上寒凉的药物,无异于雪上加霜。
  无论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若患者服用止咳药1周,病症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痰由白变黄,也应到医院就诊。
  
  应用止咳中成药的注意事项
  
  1,不可盲目使用止咳药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对偶发的轻微咳嗽不必使用止咳药。如果咳嗽频繁而剧烈,影响到生活起居,就应根据症状选用合适的止咳祛痰药。
  2,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咳嗽应用抗生素 咳嗽只是一个症状,对于感染性疾病(肺炎、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止咳药是治标不治本,还需同时应用抗生素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自行选用中成药后症状不见好转,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3,不可轻视伴有其他严重症状的咳嗽 临床上有一些严重心肺疾病都伴有咳嗽,如胸膜炎、白发性气胸、肺结核、肺癌、心力衰竭等,对这些疾病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4,老人止咳别忘祛“痰” 老年人在剧烈咳嗽时服用镇咳药,有时候咳嗽止住了,但是痰往往会给老人带来危险,故老人应该使用一些祛痰的止咳药,并要多喝水稀释痰液。
  5,婴幼儿不宜随意使用止咳药 婴幼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咳嗽反射较差如使用止咳药不当会引起患儿缺氧或出现意外,故婴幼儿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药。
  6,掌握好用药剂量许多人认为中成药副作用小,而且药性缓慢,需加大剂量才会有效。其实,有的止咳药中含有镇静剂,服用时有严格的剂量限制。即使不含西药成分的止咳药,也不可过量使用,比如强力枇杷露,大剂量服用可导致痰液排泄不畅,或者有成瘾性。
  买药前,搞清楚哪些止咳药剂型更适合自己
  1,普通患者 止咳糖浆剂和膏剂可以减弱对黏膜的刺激作用,达到镇咳目的,因而临床上应用得较多。口服液吸收快而全,且剂量准确。
  2,急。慢性病患者 止咳药片剂对于急慢性病患者都适用,其剂量准确,服用方便。止咳胶囊剂能覆盖某些药物的怪味,使之更容易服用,且起效比片剂快。
  3,长期虚弱或慢性病患者 长期虚弱或慢性病患者宜用止咳丸剂,常用的蜜丸和水丸在胃肠道中吸收慢,作用缓和,效力持久。
  4,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在选用止咳中成药时,应忌服含蔗糖的糖浆(露)、口服液,膏等剂型,可选用其他替代品种。
  5,儿童 止咳;中剂是药汁经浓缩加糖及糊精制成的干燥颗粒,用开水;中泡即可溶解,大多有甜味,儿童较易接受。
其他文献
四肢、关节部位腱鞘炎为常见病,症见红肿、疼痛。传统治疗方法有的用辛温走窜的中药加活血化瘀药外敷,或针灸、理疗治疗,一般疗程都要在5天以上。但用大黄外敷1次大多即可痊愈。  治疗方法:取大黄10克(视面积大小加减剂量),加白醋适量。将大黄研成粉末状,用白醋调和成泥糊状,敷于患处。注意,白醋要随干随加,以保持大黄粉湿润。每天1次,3天为1个疗程。  结果:痊愈(外敷1次,24小时内局部红肿、疼痛消失)
俗话说:老人吃粥,多福多寿。在我国民间,人们也有食药粥以补养身体的习惯,还有专门开粥店的。对于老年人养生保健来说,吃些补粥较为适合。  补粥即滋补药粥。补粥的花色品种丰富多彩,且季节不同、品种有别、功用各异,如春天吃菜粥、夏天吃绿豆粥、秋天吃藕粥、冬天吃羊肉粥。  养生长寿  补粥实际上是药补和食补的结合,药物与米谷配伍,同煮为粥,相须相使,收到药物和谷物的双重效果,其补养之力更大。如老人夏天吃些
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早就发现,食物与药物一样也存在着偏性,只是这种偏性比较温和,食物在发挥充饥、食疗和食养过程中都有相宜与不相宜(忌)的问题,吃了不相宜的食物,非但不发挥积极的作用,反而会生害。为了避免灾害,吃什么,怎么吃?人们早就十分重视饮食在养生防病治病中的禁忌问题。对身体有害的食物应该禁忌,犯禁就会吃出病来,此即所谓“食禁”与“食忌”。  历代关于饮食养生禁忌的内容十分丰富,可归纳为5方面。
据统计,中国约有7%的人息不同类型胆石症,包括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近年来,胆石症又有高发和年轻化的趋向。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得了胆石症?得了胆石症怎么办?胆石症应该如何预防?试着做做下面的测试题。    答案和提醒    1.答案:A  提醒:胆囊结石初期多数没有症状;一部分在体检时,通过B超检查发现胆囊内有高回声光团存在。大约1/3胆囊结石在胆绞痛发作时才得以诊断。如果胆石症在胆
近30年来,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研究发现,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导致我国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四大危险因素。其中,血脂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据统计,我国高脂血增的患病率高达18.6%。照此估算,我国现有高脂血症患者2.5亿。然而,由于血脂升高本身
读者咨询:  我最近看到一种“由40多种中药精制而成”的胶囊的介绍,说服用这种药后,可以避免高血压患者终身服药。三个疗程就可告别高血压,停药后血压不反弹。另外,还看到其他很多保健品自称可以治好高血压。请问专家,这些药物和保健品是否可信?到底有没有治好高血压的效果?    不少高血压病人急于求成,想“根治高血压”。一些广告宣称“某某药含40余种精选中药,连服三个疗程可根治高血压”,不少病人花几千元去
身体不舒服、体检有异常、被诊断为某种疾病……遇到不了解的健康问题、医学知识,不少人喜欢上网搜索,希望找到相关医学知识,以及治疗方法、保健方法或合适的医生。但是,网络上信息万千、真假难辨,如何才能找到真正可信的医学知识呢?  4种方法寻找靠谱医学知识  一是可以登陆正规三甲医院的网站,获取相关知识。如:通过“百度”搜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可以找到该院的官方网站,然后阅读该院的介绍,找到希望了
《大众医学》2011年第3期随刊赠送的《健康锦囊——健康睡眠的33条四字诀》,说的是帮助睡眠的各种巧妙方法。阅读之后,我也想来说说自己的健康睡眠“秘诀”。  一、卧室空气流通  33条四字诀中有一条“布置卧室”,讲了不少卧室应具备的环境条件,但是惟独不提“空气”,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  我认为对睡眠来说,空气再重要不过了。如果卧室密闭门窗,一夜七八个小时下来,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家具、地板、墙壁、天
中医认为,酸入肝,甘入脾,酸甘化阴,可以生津清热。胃病患者往往是肝气犯胃,或脾胃虚弱,或邪热侵袭而所致。夏日里,适量进食益肝、和胃、养阴的食品,对胃病康复是有益处的。下面向大家介绍两款养胃食品:  菱  又名菱角、水菱、菱实等,以四角菱为佳,多产于江南水乡。中医认为,菱角性凉味甘涩,入肺肝胃经,有益气健脾、散结消肿的作用。有药理实验报道:菱角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于防治食道癌、胃癌等。  菜肴介绍
卫生部:防止抗菌药物滥用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日前指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是个老问题,老百姓有责任提高合理用药的意识,防止抗菌药滥用。马晓伟说,当前我国抗菌药物应用存在诸多问题,如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品种多、使用率高、用量大,等等。滥用抗菌药会导致细菌耐药的问题,给治疗疾病带来困难。马晓伟分析说,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以药养医的机制问题、涉及管理和监管方面的问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