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无乳链球菌感染的血清型耐药性及分子遗传背景特征

来源 :广东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并分析孕晚期无乳链球菌(GBS)感染的血清型耐药性及分子遗传背景特征。方法 前瞻性选取收治的孕晚期(35~37周)孕妇为研究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显色培养加鉴定法筛查GBS,GBS阳性患者设为观察组(n=50),GBS阴性患者设为对照组(n=50)。分析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法和显色培养加鉴定法阳性检出率,同时对观察组患者的GBS定植菌株进行血清型耐药性及分子遗传背景特征分析,分析GBS定植菌株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血清型与抗菌药物耐药、血清型与毒力基因、血清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人数低于对照组,剖宫产人数、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人数以及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BS阳性患者的耐药情况:GBS对青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敏感,对左氧氟沙星(48.00%)、克林霉素(38.00%)、红霉素(72.00%)、四环素(86.00%)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50例GBS阳性孕妇阴道定植的GBS共发现5个血清型,其中Ⅲ型有27株,占比54.00%、Ⅰb型有9株,占比18.00%、Ⅰa有5株,占比10.00%、Ⅴ型有5株,占比10.00%、Ⅱ型有4株,占比8.00%。50株GBS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不同血清型菌株对青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敏感。比较不同血清型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现:血清Ⅲ型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血清Ⅲ、Ⅰa型菌株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血清Ⅰb、Ⅰa型菌株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血清Ⅰb、Ⅰa型菌株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GBS阳性孕产妇主要的耐药模式为: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4种。其中Ⅲ型血清对抗生素耐药性阳性率最高,耐药阳性对比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耐药基因中,tetM、mefA/E、tetO/ermB基因阳性率排名前三,tetM基因在血清Ⅰb型菌株的阳性率最高,mefA/E基因在血清Ⅲ型菌株的阳性率最高,tetO基因在血清Ⅰa型菌株的阳性率最高,ermB基因在血清Ⅱ型菌株的阳性率最高。毒力基因中,epsilon基因阳性率最高,epsilon基因在血清型Ⅰb的菌株阳性率最高。结论 孕晚期GBS感染的血清分型以Ⅲ型、Ⅰb型、Ⅰa型、Ⅴ型、Ⅱ型常见,GBS对青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敏感,对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程度高。其中Ⅲ型血清对抗生素耐药性阳性率最高,tetM、mefA/E、tetO/ermB基因阳性率排名前三,毒力基因中,epsilon基因阳性率最高。
其他文献
设计光的折射演示仪,旨在加强学生对光的折射知识的理解,强化对折射规律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利用光的折射解释"潭清疑水浅"现象,预防学生溺水事件发生,起到安全教育作用。
目的 分析围生期孕妇无乳链球菌(SA)感染和耐药性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接受产检的1 658例围生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检测生殖道SA感染情况,分析检出SA菌株的耐药性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纳入孕妇其中SA感染119例,感染率为7.18%。119株SA对青霉素、头孢克肟等药物的敏感率均为100%,对氨苄
艺术歌曲《与你相见若如初》以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汉成帝刘骜与班婕妤的情感故事为基调,是一首融合了新时代流行音乐元素的古风艺术歌曲,歌词唯美优雅,旋律流畅悠然。文章从《与你相见若如初》的创作背景入手,从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合、意境优美的伴奏、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针对咬字吐字、气息和情感方面进行歌曲演唱分析,促使演唱者能够更好地把握这首歌曲的艺术风格特点,为演唱者提供一些演唱技术
背景:羊膜移植已被用于治疗各阶段眼部化学烧伤,它能促进角膜上皮化、减轻炎症并恢复眼表完整性,防止眼组织融化。目的:通过分析羊膜移植在急性期(伤后7 d)和修复期(8 d-21 d)眼碱化学烧伤中的疗效,以及比较羊膜移植对不同程度眼碱化学烧伤的治疗效果,以探讨羊膜移植在治疗眼碱化学烧伤中的最佳应用时机和作用机制。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采用羊膜移植治疗的眼碱性化学烧
如何揭开数字化转型提升枢纽企业创新绩效的面纱,既是创新战略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管理实践的难题。基于模块化理论,提出数字化转型影响创新生态系统枢纽企业创新绩效的杠杆机制(模块化产品架构)和协同机制(模块化组织架构),以“战略-结构-绩效”的研究范式,构建数字化转型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模型,通过跨层次的模块化架构演进动态分析,提出模块化架构与治理机制协同的双重演化路径。研究表明:(1)数字化转
<正>教学背景人工智能创意应用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中小学生通过机器学习、算力、算法、数据建模等方式,开发与设计具有创新性应用、具有交互性的人工智能创新创意作品。基于近几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以智能防疫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创意应用项目教学,其中口罩识别是智能防疫的基础入门课程,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有很好的启发性。
期刊
<正>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给人们的购物、出行、社交、娱乐、就医等生活各方面带来极大便利,尤其在全民集体抗击疫情的行动中,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人群监测、疫情宣传、线上购买生活物资等疫情防控措施中发挥巨大作用。但老年人群体由于身体机能缺陷或退化、信息机能水平不高、互联网应用适配不足等问题,在居家隔离生活时线上购买疫情防护用品、生活必需品等存在困难,甚至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扫描健康码,进小区、乘
期刊
炎症、缺血、缺氧、理化损伤等各种病理因素可引起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一定程度上抵抗感染并促进修复,但是CNV影响角膜透明度和光的折射,是导致视力明显下降甚至致盲的重要病理性改变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生成最重要的调控介质之一,其上调可诱发CNV。抗VEGF治疗是目前CNV治疗的重要手段,而其作用途径也多种多样,既有常规的局部滴眼、结膜下注射、基质内注射药物等,也有水凝胶、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