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化学实验,优化实验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i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改革是化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新课改特别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并特别强调要改进传统的实验方式、方法。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手段,它往往在实验中进行。实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与手段,也是化学教学中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手段。在新课改理念的倡导下,我们要积极地改进化学实验,不断优化实验教学。
  一、做好演示实验,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
  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化学实验一般是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具有启发学生学习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实验现象,分析、比较、归纳实验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形成化学观念。这样,使抽象的化学理论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具体,便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通过食物腐烂、煤的燃烧等现象,从生活中寻找演示的切入点,把实验内容与生活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应当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下工夫。演示实验涉及实验原理、实验仪器、操作技能要求等,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有的放矢,有目的地拓展实验深度与广度。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其中有一部分实验需要教师演示。演示实验省时省力,节约实验药品,能给学生直接的实验结果。教师在按照课本要求演示实验的基础上,也可以灵活地进行改进或加工。例如:在做Na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时,在石棉网上垫上一块白色铁皮,酒精灯在石棉网下慢慢地加热。等到加热至燃烧状态时,就移开酒精灯。这时可以看到钠在燃烧时呈黄色火焰。燃烧结束后,白色的石棉网上就会留下菜花状的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这样,学生记住了过氧化钠的颜色与钠燃烧的火焰颜色。
  二、丢掉繁琐实验,把部分实验改为视频展示
  很多问题都是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解决的,但是有些实验操作繁琐、耗时长,且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把这些实验改成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演示,则往往也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出于对实验的安全性及环保方面的考虑,可以采用实验视频进行教学。这样花的少时间,且简便易行。学生很快就能了解这个实验装置及实验的反应原理。也可以与氯气的性质实验联合起来进行演示。“铜树”、“银花”等实验耗时较长,采用实验视频可以进行剪辑快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反应过程与现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中,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这个实验不能让学生进行,而演示实验又不能使学生观察清楚。于是采用视频演示,能放大局部实验现象,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过程。在做“测定酸碱滴定曲线”时,由于实验室没有pH计,就改为酸碱中和滴定让学生练习、掌握酸式、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然后通过视频演示pH计测定酸碱中和过程溶液的pH变化,并绘制滴定曲线。讓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特点。
  三、实验联系生活,让实验用品生活化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获取化学理论知识。实践证明,把生活用品用到化学实验中,能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与技能得到统一。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转变思维方式方法。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化学实验,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书本走向生活,又从生活回归书本,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例如:医院一般将用过的医用注射器当做垃圾处理,但是如果把它用在化学实验中,则可以得到很好的利用。只要对用过的注射器进行消毒就可以用作化学实验中的仪器。这不仅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减少垃圾的产生,在有些化学实验中还可以用它代替量筒、集气瓶等,让实验操作变得更简单易行。如用量筒与集气瓶的综合体研究香烟燃烧后的成分,这时注射器不仅可以用来贮存气体,还可以做“吸气吐气”,甚至还可以让它定量地“吸气吐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简易装置分析香烟燃烧后的成分。
  四、开展探究实验,激发学生获取新知欲望
  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开展探究式实验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地观察实验现象,从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思维,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探究性实验教学一般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①设疑激趣;②实验探究;③归纳小结;④运用创新。在设疑激趣阶段,教师创设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学“钠的化合物”时,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入手,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水通常用来灭火,但是你看过滴水能生火吗?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然后进行演示实验,在包有少量钠(事先不让学生知道)的棉花上滴几滴水,当学生看到棉花剧烈燃烧的现象后,明知水是不能使棉花燃烧的,可又无法解释眼前的事实时,便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其实高中化学课本中有很多实验内容都可以用生活中的现象或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如用酸雨引出“硫酸”的学习,由油田水质问题引出“硬水及其软化”问题,用“鬼火传说”引出对“白磷”的学习,等等。
  总之,对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有利于更好更切合实际地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不仅是为了增强一个实验的呈现效果,而且要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敢于用创新的理念指导实验教学,用创新的眼光观察实验,用创新的思维设计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改进中体验创新过程。
其他文献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这里的“老”指的是人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或加重的腿部疼痛、关节变形和僵硬以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引起腿疼的原因很多,关节本身的疾病、腰椎疾病、血管和神经疾病等均可导致腿疼,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病,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尤其危害老年人健康,并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65岁以上人群中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可达到50%以上,而在7
期刊
通过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阶级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来剖析《红楼梦》中所包含的复杂的阶级关系和人物矛盾冲突,揭示了作品的哲学意蕴,同时也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文
瓶颈,中文的抽象意义为易生阻碍的关键环节。凡事疏通了“瓶颈”,就会使“瓶颈”前后二者畅通起来,灵动起来,开阔起来。  一、化学“瓶颈”的自定义及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觉得化学知识点多,零散难记。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化学,许多化学教师做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和尝试,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认识。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认为学生正是缺乏化学能力和思想,才导致学习事倍功半,甚至收效甚微。  如2004年理综(新课程卷)第12题:
摘 要: 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其中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知识。为了使初三学生适应高中化学学习,作者不断探讨科学教学与化学教学的衔接方法,培养初三学生学习化学所应具备的能力。作者从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系统性的训练、注重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四个方面,就帮助学生掌握探索物质性质方法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 学习方法系统性 探究性思维 综合能力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临床有效的护理方法 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与早期
电力系统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系统必须具备充足的发电量、安全稳定的发配电性能、以及合理的经济效益;而当今社会发展新环境和新科技的应用又对我国电力系统提出新的要求
摘 要: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这对于培养时代所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巧用实验知识,丰富创新成果;有效开放实验室,拓展自主学习空间;挖掘实验内容,培养探究兴趣,对巧妙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思维潜能进行研究。  关键词: 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实验 思维潜能  新课程教学理念积极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能
盱眙县是2013年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试点县,2014年评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自2013年以来,盱眙县农广校作为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心,为了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效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培育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经过实践,总结了一套运行规范、操作性强的培训流程。坚持流程化管理,坚持规范化培训,坚持参与式教学,训前注重学员需求的调研分析和入学教育,训中加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实现中国梦,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 加强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近年来因高胆固醇血症引发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在增加。高血脂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只有在患病一段时间后,才会表现为头晕、胸闷、心悸、神疲乏力、失眠健忘等症状,所以别不拿高血脂当回事。  高血脂危害遍及全身  如果血脂过高,就容易住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就会引起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肾动脉硬化、肾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