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研项目做出了工作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中国农业大学环资学院生态系毕业生李奎打电话联系采访时,电话那头的他笑了:“其实我没有经历找工作的过程,要给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真不知从何说起。”嘿,这年头居然还有不找工作,机会自来的好事?那可得好好了解一下。
  跟着导师做项目
  大学四年,与那些忙忙碌碌,过得风生水起的同学相比,李奎的生活似乎太单调了一点。他的大学除了学习之外,只干了两件事:一件是加入了学校的国旗班。第二就是参加了一个大学生科研项目。
  农大有着良好的科研氛围。大三之前,学校会下发通知,告诉同学们有一批科研训练计划,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行选择项目和导师然后报名参加,跟着老师一起做实验。通常这些科研项目持续的时间都很长,很多会一直做到学生大学毕业。对科研很感兴趣,一直想训练自己科研能力的李奎自然也报名了。
  李奎参加的项目是对细菌精子的全基因测序分析。通过研究这些模式菌的自身生长规律,达到触类旁通,继而研究别的生物细菌。指导老师在完成了细菌的全基因精子测序工作后,由李奎完成生物信息方面的数据分析工作。其实这项实验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范畴,与自己的专业生态学并不沾边,之所以选择该项目,李奎有自己的考虑。当时他已加入国旗班,每天都有固定的训练要参加。进入大三之后,专业课的课程增多了,他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实验室。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怎能放过,李奎选择做生物信息的数据分析,只要有一台联网的电脑就够了,无论时间还是空间上,既可以在宿舍也可以在自己的空闲时间里完成。
  做科研难,跨专业做科研更是难上加难,从生态学知识到生命科学,对李奎来说,这是个全新的领域,他需要学的知识实在太多了。好在有老师指导,告诉他该从哪方面的书籍入手,读谁的著作、研究论文。看文献的同时,又会遇到很多新的知识点,总不能时时去找老师,只能自己想办法去图书馆、上网查资料,搞清楚一个个难点。
  那段时间,李奎像海绵一样,吸收了大量的新知识,现在回过头来看,他十分感谢这样的机会,与单纯被动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相比,这种一边学习一边做项目的过程,让他收获更大,带着疑问的学习会学得更加透彻。
  参加科研训练计划,很多同学都是一头热,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有些人忙着参加社团活动,有的热衷校外创业、实习,还有些人谈起了恋爱,时间久了,很多人都放下了,李奎却没有,他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步完成实验。
  成为科研助教之后
  李奎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困难。起初拿到数据时,他并不清楚该怎么下手,于是求助老师,老师让他向学长求助,跟着实验室里其他人学着做,他就默默地待在一边看着学着。学会数据分析后,面对庞杂的数据,为了提高进度缩短时间,他又主动跟老师琢磨着找主干,抓住一些同类型的细菌分析,由主干再延伸到枝干,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
  专业上的难题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却又困扰着他。数据分析得用软件处理,通常这类软件都是全英文,计算机的难题已经够头疼了,再加上语言的困扰,真让李奎上火,但做事认真的他并没有撂挑子,而是耐心地翻着字典跟着视频学使用,愣是坚持了下来。
  大四上学期结束时,李奎的研究生考试成绩也出来了,不太理想,没有达线,就在李奎一筹莫展、准备投入到求职大军时,导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没考过没关系,不要急着找工作,毕业后可以来自己的实验室做科研助教。李奎不明白通常只有研究生、博士生才能担任科研助教的工作,为什么导师会这么放心地交给他这个本科生来完成?追问原因,老师只回答了两个字:靠谱。
  李奎事后分析,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坚持下来,是觉得这种科研训练计划虽然锻炼能力但花费时间,不会对自己的求学求职之路有特别大的作用。作为过来人,李奎却发现结果并非如此。他按照老师要求一步步辅助完成实验任务后,对细菌的全基因精子测序也有了深入了解。毕业前夕项目完成,李奎索性将此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当别的同学还在为毕业设计忙得焦头烂额时,他已经轻轻松松搞定。说起花费时间,李逵说,完成科研项目,并没有对他的生活、学习造成多大的影响,好比毕设需要集中在两个月以内完成,但科研项目则跨时两个学年,他都是利用自己的闲散时间来完成的。
  如今,李奎已在导师的实验室担任科研助教超过半年,虽然从没有离开过校园,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但回想和当学生期间的做项目状态,他直言变化还是挺大的。做项目的时候,如果自己真的做不了,大不了放弃,影响也不大。可现在,一切都跟饭碗挂钩,导师交代的任务不但要按计划完成,还得做自己的工作规划,写季度总结,接受老师对他的工作考核。
  从前自己做数据分析时,只需要完成项目以内的事情就可以。但现在除了自己的主项目,他还要辅助实验室的研究生、博士生们去完成好些小项目。此外还有些零碎工作要处理。
  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但李奎很懂得利用时间。一些实验做起来,得有好几天才能看到实验结果,中间的空余时间他可以完成其他实验,或是看看书,做一些其他工作的安排。
  前阵子,老师让他写一个项目方案,李奎接到任务后,兴冲冲地拿着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做好的方案给老师看,却得到了一连串的追问。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一步步过程的逻辑性体现在哪里?这么做是否具有可行性?有没有预测结果?这些问题把李奎问懵了,在老师的点拨下,他思路清晰了很多,做事也更有条理,李奎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重新设计方案,“与其自己一个人瞎琢磨,不如跟老师、前辈多交流,多学习,这是我工作以来最大的收获。”他笑着说。
  想清楚再做科研
  其实,大学里像李奎这样,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读书,最终选择科研这条路的同学不在少处。这样的求职路比起在社会上四处碰壁看起来安全很多,也容易很多。但李奎却不这么看。“搞科研,一定要想清楚。”和很多同学一样,最开始他也没想清楚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只是觉得做科研既高大上,又适合自己这种内向的个性。但深入进去后才发现,这简直就是个大坑,书上的一句话,可能是科学家们无数次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智慧的高度凝炼。
  搞科研,研究的都是特别细微的点。李奎打了一个比喻:好比你在三维空间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确定一个东西在哪个坐标上,当你费劲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找到了那个坐标,很有可能只是个可能性,这可能性通过验证有可能还是错的。“但这种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过程正是科研的魅力所在。”他说。“做科研,不光有热情,还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打击。”当然,并不能为此就放弃了想走科研路的决心。李奎建议,最好能先了解或亲身体验再做思考。他坦言,大学里机会很多。拿自己的学院来说,他们班有12个人,但整个生态系的专业课老师绝对不止12位,换句话说,完全可以获得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只需要自己主动一点就够了。
  责任编辑:陈思
其他文献
猫吃龟的神投诉  其实,农大并不是唯一一个设立校长信箱制度的高校。2000年前后,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开始尝试设立“校长信箱”,试图搭建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但那时的模式较为简单:写信、发送、等回复。由于每个递交了信件的个人资料都是非公开的,所以大家无法获知其他同学的困惑和困境,一个问题被解决,千千万万同样的问题又站起来,周而复始难以善终。  为了改变这种陈旧模式,2008年3月18日,农大推出了新版的
尊重你的知识和时间  我是学金融的,秋天的时候获得机会,到英国的大学交换学习了一学期。在那所Business School上了几节课以后,我真心为这个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  比如说,在公司理财课上,一个简单的现金流贴现模型,老师反反复复讲了好几遍,问大家明白了没有,前排的英国同学举手说不明白。老师问,哪里不明白?英国同学说,全部都不明白。  再比如说,市场营销课要交一份小组报告,推销某种新产品。我
陈省身纪念碑,可以算是南开校园里最难找到的景色之一。它坐落在校园西南,紧邻着“省身楼”那片绿树掩映的坡地上。这座纪念碑于2011年落成,是为纪念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诞辰100周年而修建的。纪念碑由两块石头组成,一块是弧形汉白玉,另一块是平板型的黑色花岗岩。正面以黑色花岗岩为“黑板”,“黑板”上部以白字刻着陈省身当年证明“高斯-博内-陈公式”的手迹一一正是这项工作,使他开创了数学的新时代。他用内蕴的方
“什么都不想,就是想记录。”郑州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梁迎飞不玩游戏,不谈恋爱,校园摄影是他最大的兴趣,除了上课,他总是拿着相机满校园转悠。他喜欢抓拍,喜欢极致的角度,最喜欢站在高处看郑大,因为这些风景都是别人不常看到的。一年间,郑大所有高层建筑都被梁迎飞攀爬个遍。  梁迎飞知道很多人看惯了郑大的花花草草以及建筑,有点审美疲劳,就想拍摄点不一样的、抽象的、超现实的照片,与大家一起用另一种视角来
女人永远缺一件衣服。这情况在我三十岁以后变得越发严重,尽管衣柜里满坑满谷,有时一拉开甚至像雪崩般倾泻而下,可是,还是有那么多早晨,我都因为想不出可以穿什么,而躺在床上一筹莫展。    等到这情形变得不可忍耐,我便慨然往商场而去,然而,入眼的虽不少,穿身上就很不是那么回事,我不愿意承认这是自己年纪大了,路子窄了,更愿意很文艺地想,漂亮的衣服,就如美人,只可邂逅,不能寻找。  是的,邂逅,在过往岁月里
我特别羡慕我闺蜜,她的围脖介绍只有一句话——要保留私人空间,向被我删除的同事及亲友道歉。至于她的微信朋友圈,并没有这样的说明。估计敏感人物压根就没加。  我特别佩服她的敢说敢为。她是勇猛的白羊,我是纠结的水瓶。我的最高上限只是把朋友圈里仅有的两个亲戚偷偷摸摸屏蔽了。几天后还被问,为什么看不到你发新段子?我表妹更直接:我妈每天都等着看你更新!  单位同事更可怕了。同事是天天见面的人,是稍有风吹草动立
新上任的书记,要推翻旧的“制度”,打破村里不管干点啥事,都得沾亲带故的传统,决定想点新招。  新招网格化管理员  这天,上头下来一个红头文件,要求重新整顿村域内的安保队伍,给他们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网格化管理员” 。接到通知以后,新书记立马召集了原班人马开会,该结的账给结了,告诉他们队伍解散了,回家等消息吧。  这支安保队伍,包括村里打扫卫生的保洁员、村口四个岗亭站岗放哨的、看大门的、清理垃圾
Hello,大家好,我叫简张张,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如何成为专业的挑刺户。讲这个主题是因为两周前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我和朋友约在东单吃饭,说晚上七点在东单站的A口见。可是到了A口我们都没有看见对方。当时我们都怀疑是对方走错地方了,却没有怀疑自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去问了旁边的一个工作人员:“请问东单是不是有两个A口啊?”他说:“没有啊,只有一个A口。”我本想再继续找找,可是我心里的
“1995年,我考上了天津师范大学,开学前的日子,我先和我娘一起坐船十几个小时从老家到了上海,然后在上海一个帮忙买票的亲戚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出发前往天津。那个时候从上海到天津要22个小时,我娘送我上火车前,突然说:我应该买两张票!就你自己一个人能成吗?这个时候,我突然也想哭,但是却以非常不耐烦的方式打断了我娘的担心:能有什么事呀,就我一个人可以的,要不然你走来走去的多麻烦!  “22个小时后,我扛
我的实习故事是从“宝瑞通”典当行,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行业说起。     来到宝瑞通     2011年9月,这学期的教学计划是“实习换学分”, 9月2日一大早,学校安排了大小30个企业来招聘实习生。我带着准备好的简历来到学校,参加企业面试。来之前我就瞄准了北京宝瑞通典当行有限责任公司。因为典当这两个字让我感觉很特别,有那么一种神秘感;他们需要的电子商务专业也正是我所学,非常想知道并尝试一下电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