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插图的利用分析与阐述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是在定量和文献等研究法再与表格的结合之下,探究我国人教版低年级(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穿插插图的必要性。笔者在大量资料查阅后发现,将课本中的某些插图改进以后,能够明显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起来,使他们的思维更开阔。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插图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插图在一年级下册中的数量统计分析
  (一)数量统计的结果
  通过统计下册教材中插图的数量,笔者发现在语文教材的插图中占据最大比例的是漫画类型的,在总计七十五幅插图里有五十七幅全部是漫画插图,其占据了百分之七十六的总插图数量。在统计了本册课本中所有的插图数量以后,笔者还发现在新教改以后,在课本中增加了寓言和童话类课文的数量,并且插画在每一篇寓言或童话中出现的数量平均为两幅半。总的来讲,插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比例是非常适当的,将原有的写实人物替换成现在的卡通动漫,显然在对文章内容准确反映的同时,还能够轻易地将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起来。
  (二)统计识字部分插图的数量结果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使用的是序列式插图的方法,在二十七幅插图数量中有十六幅使用的是序列式,其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九的总插图数量。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插图多序列式的在文章中采用能够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提升,并且还能够在学习中将办法、知识、情感以及能力等良好地结合在一起。
  (三)统计功能性标语的插图数量
  在全面的分析下册语文教材以后,笔者发现使用功能性插图标语最多的一块在语文天地环节,在总数为五十一幅的插图中,有十六幅都在语文天地中出现,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一点三的总插图数量;占据第二比例的是出现十三幅的课后练习,占据了百分之二十五点五的总数量;剩余的识字部分和课文结尾等功能性的插图分别是七幅和八幅,占据了百分之十三点七和百分之十五点八的
  比例。
  (四)插图数量在选读课本中的统计
  在统计人教版低年级语文的教材时,笔者发现在必读课文中最为常见的插图类序列图在选读课本中也出现的较多,在总数十二幅的插图中,有十一幅都是序列图。
  在本册的语文教材中一共包含了五篇选读课文,有十一幅插图均为序列图,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二的总插图数量。作为童话寓言或者科学叙事类的文章,最佳的插图方式选择便是序列图,其能够清晰的划分文章的概括,以帮助学生能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
  二、利用插图的重要性分析
  (一)功能型插图的重要性
  在笔者的意识里,插图在课本中出现的最主要的功能在于装饰,针对该类型的插图,自身并没有实际上的含义,是从文本中独立出来,因而能够激发出语文课本的内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欲望;随后在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插图和普通儿童读物中的插图是有明显区别的,其对于学生所起到的教育作用必须是积极的、正面的,能够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引导作用,并且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指明正确的方向。对于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来讲,其适用的对象大多在六至八岁的孩子,在这一阶段的孩子他们正是具体思维实际发展的时期,对于图画的喜爱胜过文字,显然,有趣丰富的图片能够有效地将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
  我国现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在新课程改革以后,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意识逐渐提高,因而对于穿插在教材中的插图非常注意其设计时精细度和画质的选择。优秀的一幅插图作品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加强他们对课本的理解能力,并且有助于将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提高。
  (二)插图在教材中绘画风格的利用
  作为传统的一种中国工笔技法,工笔淡彩在现代插画设计中的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但能够加快学生对于我国古代诗词的理解程度,还能够起到对疲劳感调节、审美情趣提升的作用,因而其能够在本册的语文教材中反复出现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人们在生活的联想下总结出了夸张、拟人的简笔画运用手法,在象征、比喻以及夸张等表现手法大胆地采用之下,能够表现出想象力丰富、诙谐幽默的特点,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如:在文本的第十六课中,题目为《要下雨了》,在该课本中的最后一幅插画作品中是下雨天的背景,小兔子在奔跑,画面非常的生动,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自然会引起他们对阅读课文的兴趣。
  针对连环画类型的插画,其是属于序列型插画的一种,主要特征是一对一进行图文采用的形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所认识的字词较少,因而在插画的使用下能够很快地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产生浓烈的阅读兴趣。如:在下册课文的第三十四课时,题目叫作《小蝌蚪找妈妈》,其主要使用的是图文对应方式,方便学生看图学文,在图文并茂方式的采用下,文章会变得异常生动、有趣,自然会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
  三、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根据自身实际的经验认为,设计法则只有在形式美良好把握的情况下,从低年级儿童认知和心理发展的背景之上,才能够确保课本中所选择的插图是合理地,满足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1]罗昭.论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有效利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2]史晶晶.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陆玲.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执教将近二十年,《愚公移山》一文也教了十多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问题角度有了改变,特别是新课改的实行,教学方式的多变,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强调学生异向思维的培养,所以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时候有许多的问题在生成。如有人指出愚公应该搬家,搬家比移山更容易;有人说移山是破坏生态,有人说愚公挖隧道更捷径,等等问题在出现。笔者就本文出现的一些问题作
“快餐文化”在网络的推动下其影响日益突出,导致高校学生的学习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学习过程碎片化缺乏系统性,最终在考试中失利.针对“快餐文化”对大学学习的影响,我们应进
采用在石墨炉中热解亚稳碳氮化硅纲米粉,在1400℃,0.1MPa N〈,2〉条件下原位生长出纳米碳管。对热解产物乙醇分散超声作用,经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碳管呈聚集状。高分辨电镜(HREM)观察表明纳米碳管为层
采用自行研制的具有恒温环境的量热计,以4 mol·LHCl作溶剂,测得L-缬氨酸与醋酸铜固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rH=23.615 kJ·mol,并计算出配合物trans-Cu(L-Val)的标准生成焓△rH=-8
【摘要】对小学生的情感培养是语文学科启蒙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以取得好成绩为目标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的情感培养。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自身情感的表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开拓思维,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鼓励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升华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
该文简述了1997年以来国内外固相微萃取技术的最新研究状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基于热力学平衡计算,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与Basaluminite固相平衡的酸性天然水中铝形态和浓度的分布规律.理论计算表明,与Basaluminite固相平衡的酸性天然水中铝的形态分布具
【摘要】经典是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载体,阅读经典可启迪智慧、丰富心灵,提升人文素养。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仅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为例,从意义与途径两方面,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经典阅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经典阅读;高职教育;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经典,是经过时间的积淀与选择,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能够体现民族精神、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