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513485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的皖西大别山腹地,群峰翠绿,杜鹃花红。
  在安徽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为民服务站,记者见到了扶贫干部驻村的余静,这位来自城里,文静、瘦弱的女扶贫队长,为了兑现曾在总书记和全体村民面前立下的“只要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的铮铮誓言,坚守深山6年多,带领大湾村旧貌换新颜。截至2020年,该村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全村建成4000多亩茶园, 32家农家乐,开发开放多个景点,阔步走向康庄大道,她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余静先后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并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九大,被人们赞誉为“扎根在大别山石缝里的映山红”。

“脚上不沾满泥土,心里怎能充满感情”


  大湾村是大别山腹地远近闻名的穷山村,1000多户村民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2户,村庄空心化严重,不少村民家门口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一锁就是好几年。
  初来乍到一亮相,余静披着头发、蹬着坡跟鞋、穿着防晒服,“县城来的干部不一样,就是比咱山里人漂亮,不知道干事是不是一样漂亮?”看着余静,村干部们心中有些疑虑。

  但是十多天后的一次抗洪抢险,让人们改变了看法,重新认识了这位从县中医院主动报名来山区扶贫的余静。那天,台风苏迪罗来袭,山洪暴发,河水猛涨。看着接连不断地下暴雨,余静心急如焚,放心不下住在危房里的乡亲们。她与村干部一起,穿着雨衣,卷起裤腿,上门排查,巡逻抢险,抗击台风引发的山洪,三天两夜奋战在防汛一线……
  “脚上不沾满泥土,心中怎么会充满感情”。很快,余静的身影出现在大湾村曲折蜿蜒的山间小路上,丛林深处贫困户的天麻地里,捂住口鼻才能进入的贫困户猪圈边,贫困老乡的土灶台前。为了弄清村民的致贫原因,余静走遍了全村37个村民组,白天走村入户、夜晚整理资料,制订帮扶计划。
  按照结对帮扶要求和分工,余静主动承担了汪能保一家的脱贫任务。老两口已年过花甲,每天都要靠药物稳定病情,加之儿子意外去世、两个女儿也远嫁他乡,无依无靠。2017年年初,汪能保老人又被查出胃部恶性肿瘤,前后治疗花费近12万元,家徒四壁。住院期间,余静一边安慰老人,一边了解健康扶贫政策。为了解决好汪能保老人的后顾之忧,余静隔三岔五到他家看望,帮助干家务,并帮助办理住院的报销手续和申报慢性病。在余静的悉心照顾和帮助下,老人气色一天天好转。每当有人问起他的身体情况,他都会说:“党的政策好,是党救了我的命!还多亏我家干丫头,比自家丫头都要亲呢!”听到这样的话,余静感到心里甜滋滋的。
  村民陈泽申已年近六旬,和正在上高中的孙子一起相依为命、单门独户居住在深山。由于中年丧子,老人对孙子疼爱有加。老人脾气很犟,第一次上门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时,老人一口回绝,继而上山干活,留下余静尴尬地站在门外。后来几次,虽然没有翻脸,但老人死活不肯搬。在与老人的交流中,感受到他对长期生活的土地充满感情,只想在老宅中颐养天年。唯一的心结,就是因为爷孙之间的代沟比较大,两人很少有共同语言。为此,余静经常关心照顾他的孙子,既当“姐姐”、又当“妈妈”,无话不谈。渐渐地,老人对余静的态度也有了转变。余静就及时因势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陈杰渐渐长大了,即使你不为自己着想,总要为孙子打算打算,将来还要娶媳妇。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易地搬遷都不用自己掏钱,错过了实在太可惜……终于,老人转变了思想:“余书记,你对我和陈杰的关心,我心里明白了,这个家我搬了!”
  贫困户杨习伦曾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好不容易讨了个媳妇。但由于没有专长,30多岁了还整天无所事事,家里一贫如洗。第一次到他家走访时,他的爱人肖细雨告诉余静,她是湖北人,刚来时也被杨习伦的穷家吓到了,屋里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她的哥哥从湖北来金寨“看家”,可走到县城,怎么也联系不上妹妹了。肖细雨哽咽着告诉余静,当时如果哥哥找到了她,看见这样的穷家,一定会把她带走的。看着两人,一边是志气消沉的杨习伦、一边是善良精明的肖细雨,余静的心里特别难过,暗下决心一定尽全力改变这个家庭。于是经常找杨习伦谈心,询问他的想法和意愿,宣传扶贫政策,并协调能人大户指导他养殖土鸡、黑毛猪,还帮助他选址建舍、申请贷款,慢慢激发起他自力更生的干劲。渐渐地,杨习伦俨然变了一个人,每天一大早就喂猪喂鸡、忙里忙外,家里还盖起了新房。搬家那天,杨习伦还专门跑到湖北,将肖细雨娘家人接过来一起庆贺。
  就是这样,余静扎着头发、穿着冲锋衣走村入户,一次次地敲开贫困户的家门,也打开了老百姓的心扉。

“虽然两个孩子只能养在手机里,但我 从不后悔”


  “妈妈,您什么时候回来啊…… ”电话那头,12岁的儿子、6岁的女儿齐声唤着。“等妈妈忙完手里的活,很快就回来看你们!你们在家要听话,晚上要早点睡觉。”余静捧着手机,语气温柔,更听得出歉意。这样的话语,她已经说过近6个年头了。

  “别人家的孩子捧在手里、抱在怀里、含在嘴里,我的孩子有时候打个电话发个视频都显得那么奢侈……”一个午后,余静正坐在办公室里忙着,忽然听到门外一个熟悉稚嫩的声音喊“妈妈!”抬头一看,竟然是爱人带着两个孩子出现在村部门口。看到儿子抱着妹妹站在村部院子里,余静再也强忍不住自己的心情,一把搂住两个孩子,好长时间舍不得松开……
  2015年7月,金寨县全面打响驻村扶贫工作攻坚战,金寨县中医院也受领了任务。平时余静就是医院里的热心人,快人快语的她,给人留下了率真的印象。面对上级的号召,组织的重托,她主动请缨报名参加驻村扶贫,从此离开了熟悉的工作岗位和安逸的家,来到了距县城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大山深处,成为大湾村扶贫第一书记,大湾村就成了她的家。   那一年,余静33岁,她的大宝刚满6岁,二宝不满6个月,对这位80后母亲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余静告诉记者,当年离开家,她挣脱黏在身上的女儿,交给奶奶抱着,抓起包快步走向门外,伴着女儿的哭声越走越远,心里满是酸楚……此后驻村扶贫的日子,唯有用手机视频才能与儿女短暂“相见”。
  “虽然大宝二宝只能‘养’在手机里,但我从没后悔过”。2018年选派帮扶工作期满,余静有机会回到县城单位,但她又主动向组织写了继续完成扶贫任务的申请。“想不想孩子?肯定想。家里有没有困难,肯定有。但大湾村还有40多户群众没脱贫,小家必须服从大家!”

“做一棵映山红,把根紧紧扎在石缝里”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湾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的余静非常有幸能陪同总书记调研,当面向总书记汇报了村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并向总书记当面承诺“大湾村一户不脱贫,坚决不撤岗”。
  那天,总书记先后走进了5户群众家中。在走进贫困户汪能保家时,总书记拿起桌上的扶贫手册,一边看一边问道:“老汪,你老伴患有高血压?严重吗?高压多少?低压多少?平时吃的什么药?一年要花多少钱?”在一连串的询问了解后,总书记叮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
  总书记的一言一行,无不饱含着对困难群众的真切关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能挂在嘴上、停留在纸上,而是要实实在在落实在行动上!总书记离开大湾后,余静深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这是我终生难忘的经历!只有加倍努力工作,才不会辜负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和乡亲们的急切期盼。”余静说,全村剩下建档立卡贫困户173户414人,这部分群众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能否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考验着扶贫工作队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她这个队长。
  2016年8月底,开学在即。可愁坏了大湾组的陈泽申、占治国和陈尚传,上大学是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梦想,也是摆脱贫困的长效之策。当余静了解到他们三户为孩子上学的学费发愁时,就主动与爱心企业联系为他们的学费想办法,通过努力为每名学子联系到5000元的学费,当她和村干部把学费送到贫困学子的手中,看到他們舒展的笑容时,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地。
  为彻底改进村里的基础设施,余静带领扶贫工作队几乎跑遍了交通局、水利局、发展改革委等单位。通过不懈努力,争取到以工代赈项目资金50万,解决南冲水泥路项目建设,完成桥边街道两边道路铺设工程、三个公厕项目及白湾新农村广场项目。与此同时,她又充分利用大湾离旅游景区马鬃岭比较近的优势,挖掘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如今,大湾村的汪家老屋、十二檀及大湾茶厂,每到周末游客不断,农家乐火了,群众腰包鼓了,群众乐了。
  余静积极与县内知名茶企业联系,将群众的茶园以每亩500元的价格进行流转,牵头联系养鸡、养羊、养猪种养大户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行“大户带小户”的模式,注重产业发展,帮助贫困户想点子脱贫,增加群众的收入。
  2018年2月,作为第六批选派干部,余静的任期已满。走还是留,她毅然选择了后者。因为出身在金寨的她深知:这是一片红色的热土,革命战争年代曾是红四方面军、红25军的主要发源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0多万金寨儿女为革命胜利英勇牺牲……为了革命老区彻底摆脱贫困,为了兑现承诺,她再次主动请缨,毅然要求继续留任。象满山遍野的映山红一样,把根紧紧地扎在大别山的石头缝里。还是那句话: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
  (责任编辑:夏一萌)
其他文献
河南博爱有一个叫李琴的姑娘,在她的人生字典中没有“困难”二字,所有的困难,只要去做就有办法解决。  14年前,李琴的父亲脑出血成了植物人,生活的重担压在她的肩上。谁都没有想到,这个为了照顾父亲辞去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的女子竟然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带着父亲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一个小院  李琴小名叫李丫丫,博爱县金城乡张武村人。李琴姐妹三人,她排行老二,为了照顾父母,她选择留在家里,婚后,她和丈夫一起
期刊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国光大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党委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的同时,聚焦央企责任担当,推动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中央新疆工作总目标、助力南疆乡村振兴、造福各族群众的强大动力和具体举措。3月29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庞洪涛带队深入分行重点帮扶喀什地区莎车县阿热勒乡5村、6村,开展“学党史强使命,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系列活动。  “追光巴郎”农产品销售合作社是
期刊
日前,为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推动党史学习进一步走深走实,中青旅遨游国际旅游有限公司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在组织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结合自身行业特点,立足本职岗位,面向广大旅游客户,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旅游咨询服务”活动,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充分体现了新一代旅游从业人员的精神风貌,把学习中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动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  党
期刊
贫困学子,在她的资助下重返校园无忧无虑地读书学习,身患疾病的在乡老退役军人在她的帮扶下重新获得幸福生活……从2000年以来,她先后拿出200多万元帮助遇到困难的家乡父老乡亲,用善举和大爱温暖人间,她就是吉林省俊安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远丽。党和政府为此赐予她一串闪光的殊荣:  2016年获得“吉林省优秀志愿者”称号;2017年获得“德惠市最美女性”“長春市好人标兵”等称号;2018年获得“中国好人”
期刊
在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有这样一个志愿服务队,他们不忘初心,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他们主动请缨,时刻准备身披军绿马甲迎难而上;他们无怨无悔,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贡献力量。这就是2020年1月成立的东阿县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  40多个日夜、24小时轮番上阵,东阿县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立之初,便对疫情“宣战”。多小区连轴值守、雨雪中坚守岗位、争抢寒夜值班,没有一人喊苦喊累;39人主动请
期刊
“新时代雷锋学校创建活动利在当前,功在千秋。作为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使命的红军小学,理应走在前列,创造经验……”5月13日上午,正在上海希望工程培訓基地暨“雷锋学院”参加培训的全国部分红军小学校长和教师,听了《雷锋》杂志总编辑陶克将军关于传承雷锋精神的报告后,纷纷表示出自己的心愿。  由共青团上海市市委、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上海市青基会、上海市希望志愿中心主办的红军小学、希望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
期刊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建二局广州分公司坚持以学为基、以史为鉴、以行见效,组织广大职工为群众送服务办实事,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启“党史+志愿”新模式,掀起“学习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活动新热潮。  近日,粤海江门甘化厂项目部联合江门市甘棠社区党委、市中心医院机关二支部、市交建集团党支部、碧桂园西江分公司党支部,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从“
期刊
2021年3月1日,是河南省中小學开学的日子,邓州市文渠镇聂营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从学习雷锋精神开始。该校邀请邓州市编外雷锋团领导以及电力营“三八雷锋班”的阿姨们来到学生中间,为孩子们讲述雷锋叔叔的故事。  同学们一边阅读着阿姨们送来的《雷锋日记》等书籍,一边热烈地讨论着:“我要学习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精神,以后帮助大家”“我要当一个有爱心的人,长大像供电公司的阿姨们一样,加入‘编外雷锋团’,帮助更
期刊
“大凡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特别空气。”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也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供了行动指南。  实现中国梦,必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
期刊
河南省南阳市高丘镇黑虎庙小学位于伏牛山深处,学校虽说坐落于村里的中间位置,但住得远的学生步行要3小时才能到达。全校75名学生中,40多人在校住宿,而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日前,孩子们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雷锋叔叔”来帮助他们了。  在国家和各省市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在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指导帮助下,雷锋杂志社联合中国教师杂志社、中华慈善总会雷锋专项基金,于2018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