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球军力调整态势分析

来源 :今日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g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4年8月开始,美国拉开了新一轮全球军力调整。以期实现战略重心从欧洲向亚太地区的转移,扩大美国在中东和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此次大规模调整全球驻军的主要原因是基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需要,此外还有加快军队转型,控制战略要地,确保世界油气资源供应等原因。美国进行的全球军力调整将对全球安全乃至亚太等地区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潜在的压力。现阶段,我国应加快我国海军现代化的进程,以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进行的军事调整给我国国家安全造成的消极影响。
  2004年8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为了适应2l世纪未来战争的需要,美国决定在未来10年内将6~7万军人及其家属从驻欧亚两洲的军事基地撤至本土。由此,美国拉开了新一轮全球军力调整。美军此次大规模调整,是美国适应“9.11”事件后新的国际反恐形势,发展新型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全球军事态势和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军力调整的态势
  
  此次美国进行的全球军力调整才刚刚起步,具体调整到什么程度目前尚不得而知。就当前的态势来看,缩减海外驻军规模,兼顾欧洲,确保亚太,加强战略要地及对美全球战略利益构成重大威胁地区的军事存在是这次战略调整的主要特点。目前美军力调整的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美国将实现战略重心从欧洲向亚太地区转移,在军力部署上将逐步缩减在欧洲的驻军规模,优化欧洲驻军结构。相应地在亚太地区,进一步加强驻西太平洋美军的规模和数量,逐步形成日本和关岛两大军事指挥中心。
  


  “9.11”事件后,美国认为美国本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亚太地区。而在后冷战时期,传统的欧洲地区已没有了前苏联的军事威胁,俄罗斯又奉行亲欧洲政策,欧洲已不需要在军事上“照顾”过多。在2000年5月30日美军公布的《2020联合设想》中强调,美在亚太地区的驻军规模维持在10万人,至少在今后20年内,美国不会削减在亚太地区的驻军,并力争谋求更多的军事基地。从近期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调整将注重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凸显日本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驻日美军的作用。随着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的扩张和美日安保体制的加强,日本在美亚太军事战略布局中日显重要。目前,日本已居于美亚太军事同盟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美国已准备将亚太联合作战司令部迁至日本。在海军方面,美已把驻夏威夷海军司令部的大部分职能转移到新设立的驻日美军三泽基地,由该基地负责从西太平洋、印度洋直至海湾地区整个亚洲区域的海上警戒和空中侦察。在陆军方面,美已决定将美陆军第一军司令部从华盛顿州迁到日本的座间营地。美日还正在秘密磋商联合成立反导作战司令部,该司令部一旦成立,美日军队联合作战的机制就将很快形成,日本将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前沿的作战司令部。另外,美削减和调整驻韩美军,驻韩美军南移200多公里,超出了朝鲜军队火炮的射程;继续强化驻日美军的指挥和控制能力,充分发挥其维护日本安全和美国远东利益的功能以及作为中继基地向中东海湾地区派遣部队的功能。目前驻日美军有5.7万人,今后美国将增加驻军数量,对海陆空力量实现重组,以保持美军有足够的能力以应对突发事件。
  二是加强关岛海空力量,把关岛构建成西太平洋地区美军海空力量投送中心。在美亚太军力调整中,关岛将成为在西太平洋最前沿的本土军事基地。关岛在美亚太军力部署三线体系中居于中间的核心位置,因此,强化关岛的战略功既可为在驻日韩和印度洋的美军提供强大的军力支持又可将第三线以夏威夷为中心基地群的战略威慑明显前移,形成以关岛为核心的有机体系。因此,美国加强了对关岛的军事部署。截止2004年7月,美已在关岛部署64枚空射巡航导弹,2艘“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6架B一52H型战略轰炸机,兵力达3600余人。2005年1月,关岛接收第三艘美国核攻击潜艇——“休斯敦”号。据美国海军的有关人士提供的消息,美国将在关岛集中部署10艘攻击型核潜艇。此外,美军还计划增加1个战斗机联队和空中加油机以及B一2隐形轰炸机等武器装备。
  三是加强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以联合训练形式在菲律宾保持1500人左右的常驻军,以军舰访问、训练和维修等形式在新加坡、印尼保持军事准入。此外,美还计划在澳大利亚北部设立3个大型联合训练中心,鼓励澳在亚太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其次,美国为保证顺利实施其改造伊斯兰世界的“大中东计划”,继续扩大中东地区的驻军规模,同时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
  在中东地区,美国现有驻伊拉克美军11.4万人,驻科威特约2万余人。美国计划在伊拉克南部、北部、中部和西部建4个永久性军事基地,常驻一支一定规模的军队。并将部分驻军撤出沙特,移师伊拉克和科威特,逐步形成以伊拉克和科威特为中心的海湾地区的军事部署格局。在中亚地区,目前美国有5个军事基地和驻军2000余人。美计划在中亚增强军事存在,美国正加紧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磋商,谋求在中亚增建军事基地。
  
  军力调整的原因和意图
  
  总的来看,美国此次大规模调整全球驻军是基于其全球安全利益——特别是反恐战争和能源需求,此外还有其它的原因和意图:
  第一,美国是为了适应“9.1”事件后国际安全变化的新形势,集中力量应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日本一著名教授指出,美军军力调整的最大目的是实施以今后10年为期的全球战争。“9.11”事件后,美国安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际恐怖主义成为了美国的头号威胁。此次大规模军力调整,就是应对这一最大安全威胁的重大举措。在2004年美国的《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中,美国将国际恐怖主义、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明确视为美国主要的现实威胁。该报告认为美国面临的敌人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这些敌人既有国家,也有非国家实体和个人,而且不惧怕美国传统的威胁手段。因此,美国需要改变其冷战时期大规模、重装备、常驻型、集中部署的态势,逐步转型为小型、轻装、分散机动的部署,变“静态防御”为“动态防御”,通过新的威慑手段和作战方式,有效应对各种恐怖主义威胁。
  第二,提高军队快速反应能力,推进新军事变革,加快美军向快速、高效、机动灵活的信息化军队转型。
  进行新军事变革,提高军队的快速反应能力是美国近年来军事改革的大方向。尤其是强硬派人物拉姆斯菲尔德出任布什政府国防部长后,加紧推动军事转型,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建军方针,力图通过创新作战理论,优化部队结构,研发新军事装备和调整军事部署,提高快速反应和持续作战能力,将美军建设成小型、轻便、能对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的军队,以实现他声称的要建立一种“在必须的地点、必须的时间以最大的灵活性和最大的敏捷性部署决定性 部队的能力”。这次美国调整军事部署可以说是美军实现转型的一部分,意在通过调整部署,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和对作战地区灵活进入的能力。
  第三,力求世界霸权地位,加大对战略要地的控制力度。
  美此次部署调整是强化军事优势,谋求全球霸权的重要步骤。在2004年《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中,美军认为未来战场的空间更为复杂。美军既要在国内参与本土防御,又要在从西半球经非洲、中东直至亚洲的“不稳定弧形地带”作战。美意在通过此次部署调整,减少对传统盟国的依赖,加强对欧洲、东北亚、东亚、中东“四个关键地区”的控制。借机扩大美国的势力范围,巩固其霸权地位。通过加强中东的军事存在,谋求长期驻军东亚,力图在“不稳定弧形地带”建立更多的“行动点”,有效应对来自恐怖主义和“邪恶国家”的威胁。通过完善关岛等地的军事部署,加强对世界战略岛屿的控制,实现欧亚驻军的相互呼应和战略连接,进一步控制欧亚大陆,为谋求世界霸权创造更加有利的战略环境。
  第四,确保世界油气资源为己所用是美进行全球军力调整另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油气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其每天消耗原油已超过两千万桶,比欧洲加前苏联或日本加中国还多。可以说,现在世界上每生产七桶石油,便有一桶运往美国。近年来,美国已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除了从中东进口原油外,美在西欧、俄罗斯、非洲、中亚等地进口或正在开采石油,确保世界各地油气田、运输线路等的安全已提上日程。有学者指出,美军正逐渐转变为在全球执行保护石油任务的军队,越来越多的美国士兵将致力于保护海外油田、输油管道、炼油厂和油轮运输线。更有学者认为保障石油供应安全是美国此次海外重新布防的主要目的。今后美军将对海湾地区的油田、中亚诸国、马六甲海峡等油田和战略要地投入更多的兵力。但美国伸手过多,也不免带来更多麻烦。例如作为新产油区的中亚诸国是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宗教极端主义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聚集的地区,美军的大量进驻势必激化中亚地区的反美情绪,给本地区安全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
  
  军力调整造成的影响
  
  美国全球军力调整涉及的范围广,改革的力度大,目前还处于调整的初始阶段,但它将对全球安全乃至亚太等地区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美国全球军力调整将对世界安全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全球军事调整在欧洲地区可以说是对盟国关系调整的一部分。即为了调整同老盟国关系,同时结交新盟友。但美国的这一目的未必能如愿以偿。美国调整全球战略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控制全球战略要地和抢占石油等战略资源。因此,为拓展自己的国际生存空间和争取主要能源石油等的持续供应,传统的欧洲盟国对美的离心力将不断增大,今年以来欧盟英法德三个核心国与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明显分歧就是例证。新盟友在美国的进逼下与美国的矛盾也会增加。另外,美国的军力调整,战略重点放在美认为“不稳定弧形地带”上,短期内对猖獗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在美国的强兵之下,恐怖活动可能会有所收敛,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铲除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反而会加剧地区内部的矛盾,进而引发更多的地区动荡。这一点在中亚地区将表现的十分突出。
  其次,美国力图实现战略中心东移至亚太地区,这将使亚太地区安全形势趋于复杂化。美国提升日本在其亚太战略中的地位,驻韩美军南撤,增兵关岛并更新军事装备,这难免会在亚太激起新一轮军备竞赛。而且,在这一地区还存在着朝鲜半岛核问题和台海危机问题,一旦无论哪一个问题走向激化,就难免没有美国的军事介入。而美国的军事介入将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更难以解决。
  再次,美国全球军力调整,“重视弧形地带”将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潜在的压力。美重新调整的驻军将主要部署在从中东、高加索、中亚、南亚、东南亚到朝鲜半岛的“弧形地带”上。美国认为这一“弧形地带”是产生国际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重灾区”,美国本土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这里。从地图上看,“弧形地带”基本上绕了大半个中国,美军的这种部署将对中国的安全带来潜在的隐患,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与日本的领土争端以及南中国海问题等造成不小的麻烦。
  美国进行全球战略调整,挥师东向,战略重心移至亚太,其意图还有拉拢亚太盟国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美国这一险恶用心能否达到,关键是看美国能否同亚太盟国在战略利益和政治利益上达成一致。对于大多数亚太国家来说,包括美国的铁杆盟国日本在内,共同的战略利益和政治利益是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环境,而不是维护美国所谓的在亚太的战略利益。在处理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上,都保持一定距离,期望借助美国来制衡中国,但又不完全同美国一边反对中国。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选择是既不得罪美国,也不得罪中国。
  美国一相情愿地认为,其在亚太的军事存在是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保障,历史证明事实并非如此,在冷战期间美国参与的亚太地区的两场局部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是以美国的失败而结束。亚太政策的简单化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如果美国把以反恐为名,遏制中国作为其亚太政策的支柱,那么其亚太政策避免不了再度失败的危险。
  现阶段,美国将军事战略重心移至亚太,已成定势。我国应尽最大努力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并积极构筑对我有利的战略态势,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安全合作,增进互信,增加军事透明度,使亚太国家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此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进行军事调整的影响。我应保持高度警惕,在现阶段,我国应加快我海军现代化的进程,在发展我军的“杀手锏”核动力驱逐舰方面跃上一个新台阶,以应对台海可能出现的军事危机。美国也有学者指出了这一点,称“中国正在集中力量发展潜艇力量,中国的最当务之急的目标就是封锁台湾”。尽管如此,充分利用现在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增强我国国防威慑力,对营造和平环境,加快和平发展,保持亚太地区稳定,乃至遏制“台独”势力,最终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都有重大的现实性意义。
  (责任编辑:肖冰燕)
其他文献
英国工党在地方选举中惨败,工党内部要求“下课”的强烈呼声,以及数十名议会议员和前内阁大臣联名“逼宫”,使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处境艰难;为走出困境,他对内阁进行了大换血,却又引来众多指责。民意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人认为,英国政府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布莱尔本人,希望布莱尔尽快下台。首相三连任的辉煌早已逝去,留给他的是困苦、烦恼和无奈以及不情愿的交班。    近来,英国首相布莱尔和他领导的工党丑闻不断,烦事缠身
期刊
编者按:始于上世纪?0年代的韩国新乡村运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神话。一个位于亚洲最东端半岛上的单一民族,从战乱与困难中走出来,依然坚守着民族固有的传统,依靠高度的自助与合作精神,在短短的几年间,使国民收入从85美元猛增至1万美元,增加了117倍,从而把贫苦和落后的帽子远远地抛在了太平洋,并沿着发展的惯性势如破竹般成功地举办了1988年的奥运会和2002年的世界杯,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强国。本期编发的这
期刊
社区连续l0年没有发生一起案件;繁华的商场里没有盗贼的踪迹,警务区内寂静地如山村的深夜……这不是浪漫派画家追求理性的涂抹,也不是朦胧派诗人的蒙太奇手法。如果不是深入实地的采访,记者也难以置信这种和谐的场景就真的发生在北京市朝阳区的安贞里。    盗贼从商厦消失    华联集团在北京最大的商贸城没有盗贼的踪影。进入2006年,本刊不断接到读者的电话。为此,本刊日前派出记者前往北京市东北三环繁华区的安
期刊
众多部族利益的纷争、宗教派别的冲突和难以解决的历史造成的贫穷以及难民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长期作用,是苏丹逸尔富尔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西方大国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又不断插手干预,使问题更加复杂;非洲联盟的积极斡旋和苏丹政府顾全大局的立场使问题出现了转机,然而因那里各派之间积怨甚深和复杂的国际背景,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解决绝不是朝夕的事。    “达尔富尔局势终于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这是自5月初以来
期刊
继去年伦敦爆炸和巴黎骚乱引发欧洲移民政策之争后,近期非法移民问题成为美国社会关注的焦点。罢工声势空前,各政党争议纷纷,使美新移民法案命运难测。这边移民输入国因移民间题焦头烂额,那边作为移民输出最多地区的非洲,也因人才流失严重而颇有微辞。国际移民问题已经不是需要单独一方的努力就能解决的了,只有国际合作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出路。    美新移民法案命运难测    5月1日成了美国“没有移民的一天”。
期刊
近年来,南昌市农村土地流转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南昌市土地流转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推进土地信托流转、加快农村劳动力合理分流、建立健全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等政策建议,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2014年由国务院颁布的文件《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
期刊
目前,俄罗斯拥有一大批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有众多号称“撒手锏”装备,几乎是专门为对付美军的尖端武器准备的。    对付美国NMD的“白杨”战略导弹    俄罗斯新型“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达1万公里,能穿透任何形式的反导弹系统。这种弹道导弹将成为21世纪俄罗斯战略核武库的基本装备。“白杨—M”为3级固体燃料导弹,重47吨,从多轮式车—上发射,机动性能好。该导弹也可从地下井发射,或者需要时
期刊
凭着一片“爱农”的深情,他的足迹遍步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曾多次赴西南“金三角”(即云、贵、川岩溶地区),黄淮海地区,东北三江平原,甘肃河西走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陕北、渭北黄土高原和西藏、台湾等地区进行综合考察。每到一地不但深入考察了解情况,还为当地做有关学术报告,为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进行综合开发出谋划策,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与采纳。  2005年3月7日,我国农业
期刊
涛飞浪卷,潮起潮落。在辽阔无垠的南中国海,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在英雄的东门礁,正是有了南沙卫士的奉献与忠诚、创新与坚韧,才在这碧波万倾之中铸起了祖国铜墙铁壁般的“海上长城”。  烟波浩渺的南中国海,美如一只晶莹剔透的翡翠盘,在那82万平方公里的玉盘里,闪耀着一颗璀璨而又耀眼的明珠,这就是有着“南海国门第一礁”之称的南沙东门礁。守卫在这片蓝色国土上的是海军南沙某守备部队的“南沙守礁模范连”。  一
期刊
编者按: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物质的财富都是有主的,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而精神的财富——知识则是全人类共有的,所谓资源共享,合作双赢。如今,环宇之内,保护知识产权之风劲吹,这个老观念已被彻底颠覆了。于是,很多人气不顺:怎么干啥都要付银子!的确,保护知识产权是强者的逻辑,在弱者看来是既不公正也不仁慈。但是,世界上的游戏规则大都是由强者制定并为强者服务的,你要想不被宰割,省下银两,惟有自强不息,使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