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我州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马铃薯具有适应性强、适播期幅度大、喜肥抗旱、耐阴耐脊、粮菜兼用等用途广泛,又是很多食品、饲料、医药、化工、纺织工业的原料,茎叶是牲畜饲料和后作物的优质底肥。2009年我州种植面积已达61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0%左右,已成为第一优势作物。其主要种植在海拔1800~2400m东部干旱山区和南部二阴山区,土壤为黄土壤和黑麻土,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钾元素,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500~2800h,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湿差大,东部干旱山区年降水量虽少(300~400mm),但多集中于7~9月份,降水规律与马铃薯的需水规律相吻合,在临夏州124个乡镇中适宜种植马铃薯的乡镇达58个,占47%。
一、生产现状
1.面积与产量
近几年马铃薯的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商品价值提高很快,其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带动了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作为本地的支柱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种植51.51万亩,总产9.32万t,单产180.97kg/亩;2003年种植51.50亩,总产9.91万t,单产192.46kg/亩;2005年种植55.63,总产11.37万t,单产204kg/亩;2008年种植63.37万亩,总产13.62万t,单产205kg/亩。
2.基础设施
在临夏州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东乡县设立了马铃薯繁育推广中心机构,内有组织室(接种室、培制室、灭苗室、日光培养室和繁殖基地,年可生产100万kg的脱毒种薯,向大田提供1万亩的优质种薯。2007年在我州永靖县设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2008年繁育基地繁育銷售一级种105万kg,二级种500万kg,购进原种6.5万kg,创产值500万元。户均达5000元,向社会各界提供了陇薯3号脱毒马铃薯一、二级良种。
3.示范推广项目
近年来农技推广部门实施了一些项目,总结提出一套综合配套技术,项目带动了大田生产,使产量逐年提高。2001—2004年实施了《优质专用马铃薯生产技术示范》项目;2005年实施了科技增粮计划中《马铃薯综合技术集成推广》项目,在技术上采用传统的选好茬口,精细整地,疏松土壤,及时抢墒播种,精选种薯和合理密植等农艺技术措施为基础,积极推广以地膜栽培为龙头,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及脱毒种薯和整薯播种,实行配方施肥,防治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全面推广了一套马铃薯综合增产措施。近几年我州用全膜双垄覆盖栽培技术种植马铃薯,2008年我州种植的全膜马铃薯亩产2200kg,比露地马铃薯1600kg亩增产600kg,增产37.5%,实践证明,马铃薯全膜覆盖增产是极显著的。
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投入不足
我州的马铃薯加工品种单一,主要以淀粉加工为主,规模小,对原料的要求不严。我州的马铃薯主要种植在干旱山区,交通不便,农户居住分散,居住地与马铃薯种植地块较远,农肥运输困难,使得有些地块农肥、化肥用量不足,单产水平较低,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有农户对“救济式”的推广方式依赖性大,对优良种薯等农用物资投入少。
2.品混杂退化
大部分农户长期不换种和不留用种薯,将食用薯与种薯混贮于一窑中,次年播种时将引发环腐病等病害的传染,长期如此,使品种混杂和原有优良品种失去特性,造成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3.管理粗放
山区群众生活困难,文化素质低,信息闭塞,科技意识淡薄,难以接受新技术,新品种,在长期的田间管理中,只进行一次苗期的浅耕和显蕾期的中耕培土工作,没有按N、P、K的比例进行施肥,并且施用量不足,严重的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
4.病虫害严重
我州马铃薯的病虫害很多,如真苗性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等;细菌性病害有黑胚病、环腐病;病毒病有花叶病,皱缩花叶型及卷叶型等;虫害有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叶面害虫有蚜虫等。对病虫害未有效防治,使产量和品质下降。
三、发展前景
1.发展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及脱毒种薯
临夏州大部分是干旱山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覆盖栽培技术及综合丰产栽培技术,增加产量。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特点,加强优质马铃薯品种选育,加快脱毒种薯繁育和推广步伐。使优质种薯在适宜的优势区域大范围得到推广和应用,为企业提供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品种。
2.推广综合丰产栽培技术
(1)主要推广地膜垄作栽培技术。在干旱山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垄作栽培技术,种植淀数含量高的加工型马铃薯。在城镇郊区种植半膜覆盖栽培技术,主要种植以鲜食为主的马铃薯品种。
(2)选用高产马铃薯脱毒种薯。品种为陇薯3号、陇薯6号、渭薯1号等。种子推广幼龄小整薯(50g)播种,切块时带1-2个芽眼,如发现病烂薯及时消毒,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拌种,堆放至伤口愈合后播种。
(3)配方施肥。在施足农家肥的基础上,增施化肥,做到N:P:K为2:1:0.5,同时要施用其它微量元素肥料,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品质。
(4)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收获,安全贮藏。加强田间管理工作是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中耕可满足作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追肥培土可增加地下结薯部位,增大土壤温差,充分接纳雨水和便于排洪,可减轻早疫病、晚疫病的发生,满足养分的需求,有利于块茎的膨大和淀粉的积累。
3.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马铃薯的产品附加值大,增值能力强,马铃薯较其它作物相比,具有较强的增值潜力。如麦当劳薯条价格很高。鼓励企业建立马铃薯专用生产基地,以订单生产的方式促进企业和薯农紧密结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鼓励加工企业培育知名品牌,促进马铃薯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和增值空间。
一、生产现状
1.面积与产量
近几年马铃薯的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商品价值提高很快,其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带动了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作为本地的支柱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种植51.51万亩,总产9.32万t,单产180.97kg/亩;2003年种植51.50亩,总产9.91万t,单产192.46kg/亩;2005年种植55.63,总产11.37万t,单产204kg/亩;2008年种植63.37万亩,总产13.62万t,单产205kg/亩。
2.基础设施
在临夏州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东乡县设立了马铃薯繁育推广中心机构,内有组织室(接种室、培制室、灭苗室、日光培养室和繁殖基地,年可生产100万kg的脱毒种薯,向大田提供1万亩的优质种薯。2007年在我州永靖县设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2008年繁育基地繁育銷售一级种105万kg,二级种500万kg,购进原种6.5万kg,创产值500万元。户均达5000元,向社会各界提供了陇薯3号脱毒马铃薯一、二级良种。
3.示范推广项目
近年来农技推广部门实施了一些项目,总结提出一套综合配套技术,项目带动了大田生产,使产量逐年提高。2001—2004年实施了《优质专用马铃薯生产技术示范》项目;2005年实施了科技增粮计划中《马铃薯综合技术集成推广》项目,在技术上采用传统的选好茬口,精细整地,疏松土壤,及时抢墒播种,精选种薯和合理密植等农艺技术措施为基础,积极推广以地膜栽培为龙头,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及脱毒种薯和整薯播种,实行配方施肥,防治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全面推广了一套马铃薯综合增产措施。近几年我州用全膜双垄覆盖栽培技术种植马铃薯,2008年我州种植的全膜马铃薯亩产2200kg,比露地马铃薯1600kg亩增产600kg,增产37.5%,实践证明,马铃薯全膜覆盖增产是极显著的。
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投入不足
我州的马铃薯加工品种单一,主要以淀粉加工为主,规模小,对原料的要求不严。我州的马铃薯主要种植在干旱山区,交通不便,农户居住分散,居住地与马铃薯种植地块较远,农肥运输困难,使得有些地块农肥、化肥用量不足,单产水平较低,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有农户对“救济式”的推广方式依赖性大,对优良种薯等农用物资投入少。
2.品混杂退化
大部分农户长期不换种和不留用种薯,将食用薯与种薯混贮于一窑中,次年播种时将引发环腐病等病害的传染,长期如此,使品种混杂和原有优良品种失去特性,造成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3.管理粗放
山区群众生活困难,文化素质低,信息闭塞,科技意识淡薄,难以接受新技术,新品种,在长期的田间管理中,只进行一次苗期的浅耕和显蕾期的中耕培土工作,没有按N、P、K的比例进行施肥,并且施用量不足,严重的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
4.病虫害严重
我州马铃薯的病虫害很多,如真苗性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等;细菌性病害有黑胚病、环腐病;病毒病有花叶病,皱缩花叶型及卷叶型等;虫害有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叶面害虫有蚜虫等。对病虫害未有效防治,使产量和品质下降。
三、发展前景
1.发展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及脱毒种薯
临夏州大部分是干旱山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覆盖栽培技术及综合丰产栽培技术,增加产量。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特点,加强优质马铃薯品种选育,加快脱毒种薯繁育和推广步伐。使优质种薯在适宜的优势区域大范围得到推广和应用,为企业提供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品种。
2.推广综合丰产栽培技术
(1)主要推广地膜垄作栽培技术。在干旱山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垄作栽培技术,种植淀数含量高的加工型马铃薯。在城镇郊区种植半膜覆盖栽培技术,主要种植以鲜食为主的马铃薯品种。
(2)选用高产马铃薯脱毒种薯。品种为陇薯3号、陇薯6号、渭薯1号等。种子推广幼龄小整薯(50g)播种,切块时带1-2个芽眼,如发现病烂薯及时消毒,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拌种,堆放至伤口愈合后播种。
(3)配方施肥。在施足农家肥的基础上,增施化肥,做到N:P:K为2:1:0.5,同时要施用其它微量元素肥料,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品质。
(4)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收获,安全贮藏。加强田间管理工作是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中耕可满足作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追肥培土可增加地下结薯部位,增大土壤温差,充分接纳雨水和便于排洪,可减轻早疫病、晚疫病的发生,满足养分的需求,有利于块茎的膨大和淀粉的积累。
3.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马铃薯的产品附加值大,增值能力强,马铃薯较其它作物相比,具有较强的增值潜力。如麦当劳薯条价格很高。鼓励企业建立马铃薯专用生产基地,以订单生产的方式促进企业和薯农紧密结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鼓励加工企业培育知名品牌,促进马铃薯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和增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