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节段与单节段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o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节段Smith-Peterson截骨(SPO)与单节段经椎弓根楔形截骨(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矢状面矫正效果和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2月— 2016年7月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收治的24例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58~72岁,平均65.6岁。13例采用多节段SPO治疗(A组),其中6例行2个节段SPO,7例行3个节段SPO。11例采用单节段PSO治疗(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使用骨水泥强化钉道例数、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后凸畸形Cobb角、矢状面平衡(SV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以评价矫形效果。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5.4个月。A组手术时间为(198.1±27.3) min,B组为(237.6±36.1)min(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为(1 256.2±389.4)ml,B组为(1 525.6±457.1)ml(P<0.05)。A组使用骨水泥强化钉道2例,B组为5例(P<0.05)。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脑脊液漏3例,B组为1例(P<0.05)。A组术后SVA为(1.4±0.7)cm, B组为(-1.1±0.6)cm(P<0.05)。两组术后后凸畸形Cobb角、TK、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SVA、Cobb角、TK、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ODI、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脊髓损伤、骨水泥渗漏致栓塞及椎弓根螺钉拔出、断裂等并发症。

结论

多节段SPO与单节段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均可取得较好的矫形效果和临床疗效。单节段PSO矢状面矫正效果更佳,脑脊液漏发生率更低,但存在过度矫正,同时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螺钉易松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miRNA-182在肝细胞癌细胞系及组织中的表达,验证miRNA-182与叉头框转录因子2(FOXF2)的靶向调控关系,并探究miRNA-182是否通过靶向调控FOXF2促进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和血管形成。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10月入院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41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182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Transwell小室转移实
目的探讨环状RNA-波形蛋白(circ-VIM)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其癌组织和所对应的癌旁组织(阴性对照)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irc-VIM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结直肠癌HCT-116和H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特殊的功能器官",其稳态失衡可影响肠道局部及宿主的免疫功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近年来,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肠道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讨论了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系。
期刊
功能性胃肠病(FGID)被认为是脑-肠功能紊乱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因而神经调节药物(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靶向药物)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治疗FGID。然而,应用神经调节药物治疗FGID的证据和指南不充分。罗马基金会工作小组梳理了神经调节药物的药理学及其对胃肠道感觉和运动功能影响的文献。现对治疗FGID的各类中枢神经调节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及其对肠道生理的影响进行基于证据的综述。
期刊
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每年因过量饮酒引起的个体健康危害、公共安全危害和公共卫生负担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本研究以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肥胖和糖耐量异常对其氧化应激状态与凋亡通路的影响,探讨肥胖和糖耐量异常协同促进酒精性脂肪肝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肥胖与乙醇协同作用,通过胰岛素抵抗激活氧化应激通路调控Caspase 3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加重酒精性肝损伤。
期刊
目的了解IBD患者食物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分析不耐受食物对CD和UC的鉴别价值,以及其对疾病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东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252例IBD患者,其中CD 154例,UC 98例。另纳入同期住院的46例非IBD患者。所有纳入患者均排除过敏性疾病。采用ELISA法检测纳入患者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Kruskal-Wa
自第1版《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草案)》2013年发布以来,国内外消化内镜领域对肠道准备的研究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指导肠道准备,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牵头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通过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检索、分级,并召开专家研讨会,经专家讨论并确定推荐的条目,采用"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对各
期刊
急性卟啉病作为急腹症的罕见病因,变化多样且进展迅速,临床上易漏诊、误诊,延误诊治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本例患者以腹痛表现起病,既往有皮肤型卟啉病病史,经多学科协作会诊,最终确诊为变异性卟啉病。通过此病例报道,期望提升消化科医师对急性卟啉病的分型、诊断、检测和综合治疗的全方位认识。
期刊
回顾性纳入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83例初发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其中老年患者51例(61.4%)。老年IC患者中,女28例(54.9%),症状缓解时间为(8.4±6.9) d。老年IC患者最常伴随的基础疾病有高血压(35例)、外周动脉硬化(26例)、腹部手术史(22例)等。老年IC患者中,25例(53.2%)发现腹腔动脉狭窄,20例(42.55%)发现腹腔动脉硬化。IC好发于老
期刊
糖皮质激素治疗吡咯生物碱相关肝小静脉闭塞症(PA-HVOD)的疗效仍存争议,且其感染风险需要重视。本研究分析了4例PA-HVOD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表明PA-HVOD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诱发肺侵袭性真菌感染,且预后不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