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浅谈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ngbo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火力发电工程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结合现场安全管理经验,就如何提高火力发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作者简介:冯创军(1970-),男,山西长治人,中电投华北分公司,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基建工程部,注册安全工程师。(山西 太原 
  030001)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5-0058-02
  
  安全生产是电力建设永恒不变的主题,电力建设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反映了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大,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广泛,做好现场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安全管理必须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力,建立科学长效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必须以人为本,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全面推广安全设施标准化,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为员工建立安全、环保、健康的工作环境,以安全文明施工保证精品工程。
  一、电力建设工程基本特点及安全管理的要求
  1.电力建设工程的基本特点
  工程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参与人员多、施工机械多、交叉作业多、现场动火作业多、气候因素影响多。
  2.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电力建设工程具有上述特点,因此它存在着各种重大安全风险,切实加强并且全面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适应它的特点,确立符合施工现场特点的基本工作原则与方法。
  (1)安全管理的统一性。安全管理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安全管理思想的统一,安全管理依据、标准的统一,安全管理纪律与执行的统一。一个大型电站工程建设现场,安全管理只有在上述几个方面保持了高度的统一性,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在统一的基础上正常运转、管理工作关系才能协调,安全管理结果才能保证有效性。
  (2)安全管理的权威性。安全管理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决策具有权威性,必须做到令行禁止,这是组织领导的权威性;安委会制定颁布的安全管理制度具有权威性,规章制度一经颁布必须坚决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纪律,奖罚分明的管理措施具有权威性,任何参建单位、任何个人都必须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及后果付出应有的代价。
  二、现场安全管理的总体思路
  在工程安全生产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坚定依靠并且大力促进施工单位内部积极、有效的自主管理;坚决以预防事故为核心,以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落实为主线;强化各级安全责任落实,同时充分发挥监督体系、保证体系的作用;在统一目标下实行分级管理,各尽其责,协调有序,保证工程安全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
  (1)在工程安全生产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努力实现本质安全工程,这是做好现场安全管理的前提。
  (2)坚定依靠并且大力促进施工单位内部积极、有效的自主管理。施工单位是现场施工的主体,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立足点。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在长期的施工生产中,形成了自己安全管理的工作体系和管理理念,应当充分发挥。
  (3)坚决以预防事故为核心,以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落实为主线,这是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事故会对社会财产,特别是人的生命造成严重损害。那么,预防事故的主要途径就是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落实。它是一种强调事前预控的安全管理方法,事实证明,只要把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控制住了,把所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都排除了,事故也就不会发生了。
  (4)强化各级安全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监督体系和保证体系的作用。这是强调责任的落实,强调监督体系、保证体系的安全责任。一般来说,监督体系通过检查发现问题,保证体系保证问题的解决,所以处理好这两个体系的关系,充分发挥这两个体系的作用非常重要。
  (5)实行分级管理,各尽其责,协调有序,保证工程安全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现场安全管理格局主要有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如何使各级、各单位形成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合力,而不是责任不明,职责交错,这就涉及整个现场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如何构建、如何明确各级职责、如何做到统一协调的问题,这也涉及管理效率的问题,否则就可能政出多门、各行其是、一盘散沙。
  上述总体思路是对安全管理的依据、依靠对象、目标与途径、责任落实、组织体系保证的集中概括,反映了做好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在要求,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
  三、现场安全管理的格局
  现场安全管理的格局主要分为策划层、实施层、执行层。策划层由业主单位组成,它的主要职责是现场安全管理和工程形象的策划,安全管理工作及重要活动的组织,推动监督体系与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转,对事故、事件的处理。实施层就是监理单位,它的主要职责是对承包商和分包队伍的资质进行审查登记,对施工机械、特种作业人员资质进行审查登记,对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执行、承包商内部各项安全检查进行监督检查,对承包商员工包括分包队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进行监督检查,对承包商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现场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重大作业项目、大型机械安装与拆除等进行旁站监督,组织现场的例行检查和日常巡查,发现和排除隐患纠正违章,并按规定实施处罚,对策划层布置的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等等。执行层就是施工承包商,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行业的安全生产会规和规定,组织好本单位内部的安全管理工作,执行工程安全管理策划层的工作指令,执行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层的不符合项整改指令。实践证明,在整个管理体系中明确了这样的层次关系和主要职责,做到各就其位,各尽其责,形成了统一、协调、和谐的安全管理格局,责任主体的明确,避免了推诿、扯皮、责任不明、职责不清现象的发生。
  四、安全监督的基本方法
  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依照安全法规、安全生产规程和安全技术标准,以各类检查为形式,对涉及施工生产安全的因素和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以达到消除隐患,遏制违章,预防事故的根本目的。
  1.专项安全检查
  (1)施工要素的专项安全检查:这类专项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重要施工要素安全性的控制,它主要包括施工机械、施工用电、脚手架、危险化学品和消防(特殊)等专项检查,因为它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易发生事故,发生事故后大多后果十分严重。
  (2)重大施工项目或重要施工区域的专项检查:主要是根据工程进展,对锅炉水压酸洗、汽机扣盖、倒送电、整套启动等重要节点进行事前的专项检查。包括现场环境、安全防护设施、安全交底、应急措施等,以确保重要节点顺利完成。
  (3)季节性专项安全检查:主要是结合季节特点进行春季、夏季、冬季的专项安全检查。
  2.日常巡视检查
  主要以监理为主进行,巡视检查有时可以是拉网式的,也可以是有重点的,对这类检查监理单位应当从现场施工阶段和现场实际有计划进行。
  五、激励与查处相结合
  1.对施工单位及其领导人的激励
  目前普遍实行的是安全保证金制度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年度发生了重大事故将从单位保证金中扣除规定的罚金。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承包商主要领导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心,并且施以一定的压力来促使其更好地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2.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激励
  一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的奖励,二是安委会按照《安全生产责任书》约定所进行的年度考核奖励。
  3.日常安全管理中的查处
  一是对事故、严重的未遂事故和有影响的安全事件进行公开通报并处以罚金,二是对严重违章和不按指令整改行为的直接罚款,三是对领导人的连带处罚。
  4.问责追究
  就是当发生事故后对责任单位及主要领导人进行问责,另一方面是在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混乱,问题突出且不能尽快扭转的情况下对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人进行问责追究,这是对安全管理工作的一种推动和促进。
  5.日常维护管理和必要的集中整治相结合
  现场文明施工是在总体部署的基础上,通过策划与实施,使现场实现区域化、模块化、定置化和标准化的要求,使整个现场具有文明、整洁、有序的施工环境,并且随着工程进展实行动态管理。因此,现场的日常维护是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基础。集中整治就是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和工程阶段的要求,明确所要达到的标准,集中必要的力量,在规定时间内改变或提升现场文明施工面貌的一种有组织的管理活动。集中整治可以是全局的,也可以是局部的,视实际情况而定。
  六、区域化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范围很大,作业种类很多,为了着眼现场一线,着眼于基层,将整个现场设置为若干个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小区,实行区域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区域化管理的核心是强化区域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责任的落实,以区域管理责任落实来保证整个工程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为了激励员工争创优秀示范小区的积极性,应当制定具体的考评标准和奖励办法,目的在于调动小区施工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七、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
  交叉作业是电力建设过程中常见的、不可避免的施工现象,确保交叉作业安全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交叉作业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在同一区域、同一时间内从事作业施工的现象。从现场实际情况看,它可以是两个施工单位之间的,也可以是一个施工单位内部两个工种之间的交叉作业。存在交叉作业的地方往往是责任不明,扯皮推诿,埋藏隐患和容易导致事故的地方,如在交叉作业区域,有的为自己一方方便私拆对方单位的安全栏杆挪作它用;有的打开对方施工的井盖完事后不复盖;有的高处抛物伤及对方人员等等,并由此而产生种种矛盾甚至导致事故。交叉作业类型主要有大型起重机械交叉作业、空间立体交叉作业、平面交叉作业。交叉作业协调的主要方法有空间错位法、时间错位法、隔离防护法,交叉作业时必须签订安全协议,其目的就是以这种形式明确规定在交叉作业过程中各自的安全责任,一旦发生问题就可依据安全协议中的规定界定相关方的责任,并成为责任追究的根据。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