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忝宋陶瓷艺术

来源 :景德镇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ice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界诗人艺术家吴也凡教授(改革开放后厦门大学最早培养的博士之一,硕、博师从国学功底精深、学贯中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中国催化科学研究与配位催化理论概念奠基人和开拓者蔡启瑞教授)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精研国学、作曲及乐器即兴演奏等,将各种学养融入陶瓷美术作品,在海内外艺术圈内有
  “中华天人”之美誉。新加坡著名美学家Chan Siewhwa教授撰文说:“吴也凡出身于名门艺术世家,系两房进士之后,家学渊源,自幼习画。1980年以来,就积极参与和组织厦门的美术革新和诗社等活动,南普陀前方丈闽南活佛妙湛法师经常对他进行点拔,使他在禅宗的境界里不断精进。他所参加的“在固氮酶作用下和铁催化剂作用下固氮成氨的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8年吴也凡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cluster-comp)ex medi&ted electron transfer and ATP hydrolysm.Pure.Appl.them.,1988,60<8>,129-11298)在第26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上作为大会特邀专题报告,及时在国际前沿领域报道了他们领先的科研成果,为国争光;1991年被厦大确定为第一批跨世纪学术骨干;1992年厦大仅他一人被国家科委列入特殊人才档案;1994年初吴也凡作为客座教授受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举家邀请,作为职业艺术家,在美国纽约及日本东京画廊潜心陶瓷美术创作十一年,在日本建有“也凡陶瓷美术馆”。2005年被景德镇陶瓷学院从海外引进,数次被评为校内一级教授岗。他经过长期不懈的试验探索,将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创造出一套在传统的陶瓷绘画里所没有的新技法,拓展了陶瓷美术的表现力度,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他的马在技法上发微探幽、炉火纯青,他虽然画的是马,但立意却不全在马上,飞动的马尾、马鬃象征着画家胸中燃烧的激情,云海奔腾的强烈气势表现了风驰电掣的奔马动态。
  也凡的人物画形体准确、形象生动,尤其注重对人物面部“传神”的把握,惟妙惟肖,合着音乐的旋律,柔柔然飘飘入仙。他对衣着服饰的处理参考汉代雕塑那种重整体、重韵味的处理方法,作品里有着清纯的境界,一扫封建旧文人之积习,将易学中的虚与实、阴与阳及卦象关系用于唯美的构图,那跳动的音符和优美的旋律在画面流动着,仿佛有暗香扑鼻而来。《陶瓷学报》资深主编多次说过:“吴博士是景德镇陶瓷学院二、三十年来出现的第一人”。日本《也凡陶瓷美术馆》馆长藤井一良博士在学术研讨会撰文说:“有一种来自宇宙的天籁之声凝聚在也凡的陶瓷美术作品里。他将经改造的西画技法与东方的笔墨韵味相结合,其画面背景置阵布势苍苍茫茫,与主题形成天地感应的一片生机。也凡之修为、之学识、之诗才、画中之仙气,非天人莫属”。(也凡诗抄·逍遥游:有也凡、无也凡,不如做个穷光蛋,夜宿山头与星语,渴饮甘泉饿食鱼。翻身一跃九万里,广寒宫里找乐去,嫦娥独居太寂寞,不如与我对对歌,嫦娥挥袖欲起舞,却向吴刚讨酒喝。济公夸我好福气,如来招我做徒弟,仰天大笑出佛门,满口狂言满天星……)。
  1980年至1994年在厦门大学读研及做教授期间,吴也凡博士经常与厦大附近的南普陀及佛学院的出家人研讨佛学,生活清贵的他同情并布施生活中的弱者。佛造像具有解脱人们苦闷的像教作用,为研究佛学中的像教,他收集了海内外许多图书馆及博物馆和个人密藏的佛像资料,并沿着丝绸之路上溯到印度本土,原汁原味地体悟了沿途的佛造像和其博大精深的佛学境界。从佛教美术中吸收学养,是其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他指导及参与仿制过不下百尊被博物馆等收藏的从印度早期到中国北魏至唐的石佛精品。新加坡著名美学家Chan Siewhwa评论说:“致力于构建陶瓷美术与材料科学理论体系的大地之子吴也凡具有极为深厚的学术与文化背景,他将更富于表现力的陶瓷美术与中国画和油画等平起平坐,并列于人类艺术之林。吴也凡的佛像秀骨清相,飘逸自得,令人凛凛然若对神明。那不可言说的深意微笑,那摆脱世俗的潇洒风度,那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那风化的背墙闪烁着智慧之光,不但有对世俗的超脱,而且还表现出对众生的仁爱与关怀。佛仿佛在说: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方得永生;”(也凡诗抄·天音:岩下南箫音,追风入竹林。月下僧影静,横木撞钟鸣。)
其他文献
余刚 艺名余小襄。1972年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世家。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陶瓷协会理事,景德镇市政府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景德镇市珠山区政协委员,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1989年进入景德镇市艺术瓷厂美研所并担任艺术室主任。自幼跟随祖父余文襄(著名陶瓷美术家)学画习字,是其粉彩雪景技艺的衣钵传人。  作品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馆,
期刊
所谓釉上彩,就是先烧成白釉瓷,或者烧成单色釉瓷,也可以烧出多色彩瓷,在这样的陶瓷上进行彩绘后,再入窑经摄氏600℃至900℃温度烘烤而成。其中古彩、粉彩、新彩为最常见的三种釉上彩装饰工艺与技法。  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就曾出土相当精美的白彩绿彩器,在许多晋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点饰。真正成熟的以绘制纹饰而著称的釉上彩器始见于唐代长沙窑。其后宋代磁州窑又将这一工艺技术发
期刊
近日,笔者从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获悉,该公司以陶瓷口述史项目、七十二坊陶冶图项目、明清窑作群为基底,积极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己编制完成。  自今年以来,该公司紧紧抓住景德镇市被列为全国工业老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全国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等历史机遇,积极策应国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加大项目申报力度,谋求公司更快更好发展。  在景
期刊
近日,以资助中国贫困、病困等弱势儿童的“晨基金”启动仪式,在景德镇陶瓷学院隆重举行。这是我国首份针对陶瓷艺术家的慈善基金,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景德镇市13位陶瓷艺术家当选“晨基金”首批慈善大使。一位慈善大使在发言中说“艺术以境界为上,而境界是人格在艺术上的体现。景德镇窑火千年不灭,陶瓷艺术在这里传承光大,维系这一切的正是一颗爱心。可以说,因为爱,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才有今天的繁荣。”品味慈善大使富有
期刊
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争取更大的自由。古希腊柏拉图说过,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他所说的自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律。  要做到自律,不但要学会自律,更要勇于自律。著名评剧演员白玉霜,就是一个勇于自律的典型。她演技很高,
期刊
在当今瓷都景德镇陶瓷画坛,有一批借古开今派陶瓷艺术家以平实的语境表述着自己的感觉和主张。他们摒弃功利色彩,以完全真诚的态度对待人生,在关注社会的同时也关照自己,以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抒发着自己的生活观和生命观。青花泼墨大师孙同鑫就是其中的一位。  孙同鑫出生在景德镇一个创建于光绪年间的著名陶瓷世家。从小就在自家作坊“孙荣记瓷厂”里跟随祖父孙洪元、父亲孙振东学习配制传统颜色釉和青花绘制技艺。1954年
期刊
今年5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在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等10项内容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虽未被取消,但延续了34年之久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将不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务院部门主办,而交由民间组织性质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进行评选。这一决定的出台,意味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由“官办”转到“民办”,多头评选的现象将会得到遏制。  官方评选权力下放,将会给“大师”评
期刊
汪洋 号黄山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北京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南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十一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获得者、“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劳动模范”获得者、“景德镇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73年11月出生于安徽祁门,1994年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2008年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派遣随中国青年研修团赴日本访问研修
期刊
“7月1日晚,当我获知这个消息,彻夜难眠。我巴不得赶紧天亮,让所有的亲朋好友分享。”是什么消息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瑾如此激动!?原来她的两件陶瓷作品经数字化处理后,乘坐“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天”!  据了解,中国航天报社和北京友好传承文化基金会发起举办了“伴飞神十,圆梦天宫”航天主题艺术名家作品征集活动。经过层层筛选,包括曾瑾、杨曙华等景德镇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内的13位“国字号”艺术家共14件
期刊
随着直流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直流工程的逐步投运,主流技术己由传统直流发展到柔性直流,由两端直流发展为多端直流,并将由多端直流技术进一步发展形成直流电网的结构。目前关于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面的研究还在如火如荼地逐步深入中,但尚未有考虑控制策略对其可靠性影响的研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从建立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入手,提出了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建模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直接利用频率与持续时间法评估时遇到的,由于元件数过多造成了维数灾难问题。结合张北多端柔直工程案例,检验了这种建模方法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