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师德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1349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强化师德教育。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教师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之间友谊的桥梁。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有以下几方面: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样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教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就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四、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把自己的道德理想、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活生生地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供师生评说、模仿和赶超。结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地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不断净化心灵,提升道德和人格,提高鉴别是非、辩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 河北省石家庄市槐安西路小学)
  
其他文献
各级政府如何公开与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能力的信赖程度,对政府应急行政效果的满意程度。十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信息公开的法制体系,但
一位主持人,两个家庭,两位设计师,各一万元装修基金,各八千元家电基金,四十八小时的限时装修改造……这些要素在国内知名家装类真人秀节目《交换空间》中被有机组织在一起,并通过五
最初想写这个题目,缘于一次周末的自学考试监考。记得当时有四堂考试,第一堂有两位老师迟到了,校长当即批评了他们,杀一儆百,当然后面几堂大家都早早来到考点,但当我们正襟危坐,期待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只有作文创新的学生才称得上是合格的学生。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最终达到作文教学的整体目标。
在初中生物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增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和策略,通过“浅文深教”,提升学生对知识、技能、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等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正确地认识生物课程,降低
化学作为一种研究物质之间变化规律的科学,对于人们改造世界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化学理论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其实践应用的因素以及应用中存在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