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抱抱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背景
  高一新班级组建已三个多月,学生们逐渐熟悉、习惯了学校的规章制度,熟悉了老班我、科任老师及班上58位同学。总体来说,班级运转正常:我们在学校、年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表现抢眼,皆有所斩获;十几个星期连续获得学校常规评比流动红旗,居年级之首;几次阶段性考试成绩也都不错;上课、自习纪律也让人放心……
  但我总觉得班级建设不尽人意:集体凝聚力不够,还不是非常的团结,同学之间交流偏少,有时甚至缺乏起码的互相帮助。集体活动时学生不够有激情,不是很活跃,几位科任老师也说我们班课堂有些闷。总之,我的观察、科任老师的看法、与学生的广泛交流,都显示出我们班级还不是一个让大家感觉非常温暖的集体,还远没有幸福的家的感觉。
  活动目的
  直面班级在团结、激情、友谊、温暖等方面的不足,通过问温暖,回顾展示班级成绩,使师生对班级的认识能趋于辩证、理性;
  通过辨温暖,让学生能敞开心扉,谈对温暖的看法、理解,树立正确的温暖观;
  通过忆温暖,说说三个月来同学、集体带给自己的感动、温暖,加深同学、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受同学友谊;
  通过享温暖,激发学生对温暖的渴望,引导大家成为一个乐于予人温暖,善于体会、感悟温暖的人。
  活动过程
  一、问温暖
  师:前不久我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信,这封信让我的激情一下降到了冰点,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三个月我的工作好失败。当天,我甚至不想、不敢走进教室面对班级,面对大家。先有请我们班普通话最标准的同学林苗苗来宣读这封让我纠结万分的信。
  彭老师:您好!
  我实在忍不住了给您写这封信!
  这个集体是我待过的让我感觉最不爽的集体。同学冷漠,让我找不到友谊;班级没激情,还不团结,有时甚至就像一盘散沙,让我感觉不到些许温暖!
  说团结,那次拔河比赛就是一面镜子。报名时连队员都难以凑齐,比赛那天,听到好几位同学利用比赛时间早就安排好了早点去洗澡、吃饭、早点来做作业,我无语!不是班主任强调,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到现场。
  说激情,不是一两位老师说我们的课堂闷,更有那次陶姐姐安排我课前演讲,我为此准备了好几天,当我上去之后,不是一双双期待的眼睛,而是一片乌黑发亮的头发,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各顾各的,更不用说演讲后的掌声。这是激情吗?这是冷漠!
  说友谊,让我更心疼!自认为我对某学霸还好,一次,我问该学霸一个化学题,我看见学霸那题老师画了一个大大的勾,可那位学霸瞟了我一眼:“这题我也不会,我蒙的!”将我的试卷弃于桌角。我深感被嫌弃,甚至想哭,我真的沦落成知识的“乞丐”了,且还是个人见人避的乞丐!
  我渴望温暖,渴望集体的温暖,但现在我感受不到!我渴望友谊,同学的友谊,但我得不到!我还渴望激情,一个充满激情的班集体,但我看不到。
  彭老师,接下来的日子里,在您的班级里,我能感到吗?我能得到吗?我能看到吗?
  主持人(张嘉怡):说实话,听林苗苗读这封信,我很受震动:没有友谊,没有他人给予的温暖,没有从集体生活中找到快乐,我很难想象他这三个月来是怎样过来的。我要对这位同学说:我很想成为你的朋友,只要你愿意。我们的温暖在哪儿呢?我想先带领大家回顾那些温暖的镜头——
  1.看两段视频:惊艳全校的1314班校运会出场式;校运会老班陪3000米运动员跑,为同学加油。
  2.齐读我们三个月来收获的集体荣誉。
  3.观看军训、红歌赛、校运会、拔河比赛、大扫除、课余时间大家讨论学习问题的温馨照片。
  ……
  短短三个月,我们几乎收获了学校、年级组织的所有活动的奖励,尤其是从不间断的流动红旗,没有一个团结的集体绝不可能做到这些。运动会的开幕式,更显示了我们这个集体的智慧与激情。所以,我认为班级是温暖团结的,但这封信因何而生呢?
  二、辨温暖
  胡婷:作为班长,我很赞同张嘉怡的观点。通过三个月的相处,我们大多数同学有了新的朋友、新的友谊,我们班集体也越来越优秀,但问题肯定存在。也许每一个人的性格不同吧,也许过去的集体更优秀,所以,看法、感觉不同也正常。但仔细观察、回想,信中反映的情况也绝非空穴来风,我们肯定有些不足的地方。
  主持人:三个月来,你有没有做过让同学寒心的事,说没有说过令人伤心的话?
  胡婷:在这里,我要做一个自我批评:上次,我们寝室连续三次扣分,作为寝室长,当时,我觉得我的工作很失败,给班级抹了黑,一气之下将扣分同学胡献允狠狠地骂了一顿,都把她骂哭了……尽管我们后来不打不相识,成了好朋友,但那次真的很对不起,我太过分了,在这里,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请求胡献允的原谅!
  (说了寒心的话、做过寒心的事的学生纷纷发言,请求同学的谅解。)
  主持人:高中的我们缺了些激情、淡了些友谊、少了些温暖也是事实,为什么呢?我想,也许这位写信的同学就是看到了一些现象,感受到了孤独与无助。我想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大家配合一下:认为自己是一个能给他人温暖的人请举手。
  (结果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
  主持人:谢谢大家。我们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能给人温暖,让我们来帮这位苦闷的同学分析分析,解开他心中的一些疙瘩吧!
  PPT展示两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别人的温暖?
  高中的我们缺了些激情、淡了些友谊、少了些温暖,为什么?
  黄思苗:刚开学的时候,我最不适应的是高中的快节奏,还有学习难度大、任务重,总有做不完的作业,生活三点一线,除了和寝室同学以及座位周边同学近一点,与其他同学基本没机会交流。三个月了,说实话,我还有好些同学叫不出名,更不用说与这些同学有温暖的交集。   肖辉煌:刚开始,我也感到很孤独,觉得新集体没有初中时班集体的轻松、快乐,有些不适应。在与过去同学倾诉的时候,同学告诉我:“其实,朋友间的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声招呼,就是温暖。”
  黄红丽:我自己弄不清的问题喜欢问别人,别人也喜欢问我,但说实话,自己正在思考问题,急着赶作业时,真不想别人来问问题。我相信,这时同学之间的敷衍也是有的,尤其是自习时间,学校纪律严格,要求保持绝对安静,更是让人左右为难。但真的不是我的本意,如果课后得闲,我很愿意与大家一起讨论。
  蒋晗:说到团结,大家总联想到集体荣誉感,说实话,也许我并不是一个有集体荣誉感的人,班上的某些事情我并不在乎,我不会管别人的事情,我的事情也不需要别人来插手。这种观念听起来冷漠,可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集体荣誉感是将集体事物分成很多块,每人一份,然后尽心尽力地将自己的任务完成,与其说是集体荣誉感,倒不如说是一种个人责任感。
  ……
  师:我们对温暖的期望值太高,让我们感觉不到一些淡淡的暖意;从小到大,亲人们不计回报的呵护,让我们习惯了索取,不习惯给予;进入高中以来,尤其是我们培优班学生,学习的压力大增,让我们忽略了旁人与友谊,忽略了学习以外的集体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日益成熟,思想行为越来越独立、自主,少了童年的从众心理,少了少年的出头、结伴心理;班级集体活动有些少,没有加强团结、建立友谊、体悟集体温暖的机会,以后我们班一定要多开展一些活动,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能力,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促进团结。
  主持人:这也许是缺乏友谊、温暖,少了激情、少了团结的原因,但不能成为理由!进入高中,学习压力大,我们只能更加团结,更富激情才能更好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友人的陪伴、同学的温暖,才能让我们前进的路上不至于孤单,不至于寂寞。
  三、忆温暖
  PPT展示问题三:
  怎样才能让我们班级更团结、更激情、更友好,更温暖?
  主持人:得到过同学的温暖也请大声说出来,让大家与你分享拥有友谊的幸福。让我们来听听来自内心的温暖表白。
  张心怡:让我最有感觉的是排练运动会开幕式的那个晚上,人人都积极参与,想方设法地令它尽善尽美,就算练到有些累,心里仍旧很开心,尤其是第二天早上,别的班都在睡懒觉,我们班却全都早早地到运动场一遍又一遍地排练。
  王蔚:我成绩不好,但我很幸运,我遇到了娄杰,她是一个学霸,但她不会嫌弃我这个学渣,她会细心地为我讲解习题,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她成了我交心的朋友,她给予我温暖、感动,我相信她一直会在我的身边。(拥抱娄杰)
  余甜:我要说的是,我们班温暖一直都在!上次,我得了重感冒,中午饭都没吃就早早地回寝室睡觉了,寝室里好多同学都问我怎么了,要不要去医务室,尤其是胡献允,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当时,我一下感觉好了很多。
  娄杰:我们班是有许多的不足,但我依然喜欢1314班,不是因为她的班名,更多的是班里的每一个同学和老师。我们有普通话很不标准但有一颗柔软的心的班主任——彭老师;有漂亮可爱而又能传递正能量的班姐——胡婷;有脾气古怪却又有着犀利看法的体育委员———吴世文;有善良神经而又有着女神般气质的吃货——王蔚;还有经常被嘲笑体积庞大却又十分无奈的胖胖——周鹏;有以理科逻辑回答语文问题的理科生——陈雯杰;有傻得可爱最不让人放心的呆子——鲁璇;有表面上不怎么搭理学习实际上却很认真的学霸——于超文;有乐于助人而又有点帅帅的男神——李权毅;有经常逗华华姐而能让我们开心的二货——徐嘉良……其实,我们班的每位同学在我的心中都是可爱的,我喜欢你们!
  朱理:我们班不缺温暖,上次运动会,因为患有感冒,再加上跑了要命的400米,我一下非常不舒服,大家扶我进医务室,打点滴时,一拨又一拨人来看我,然后,我记得那次寝室里的热水瓶全都装满了热水,仅仅是怕我没水洗澡……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感谢406的哥们!有你们,真好!
  主持人:使人感到温暖并不是要为别人做出多大的牺牲什么的,就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能使人感到班级的温暖,还是那句话,“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昨天的我可能只是想着自己如何玩得开心,明天的我可能就在想如何让全班同学开心,毕竟相处的时间只有这么多,能够在一起便是缘分。成长的路上少了你们怎么完整!
  PPT展示:
  1.追求——让身边的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2.践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学会——敞开心扉,拥抱温暖。
  四、享温暖
  主持人:这节课听着这一个个温暖的故事,看着这温暖的场面我很感动,相信这位写信的同学只是他感觉我们班的团结、激情、友谊、温暖还不够,希望老班能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以改进,让我们班级更优秀,希望我们大家能像兄弟姐妹一样更好地相处。他心中有班级、有大家,我们今天必须感谢他。
  大家愿不愿意与这位心中装满集体的同学做朋友?
  全班:愿意!(齐声回答。)
  主持人:让我们用掌声对这位同学表示我们对他由衷的歉意和感谢!
  (热烈的掌声。)
  这位写信的同学,我们不知道你是谁,但请你一定相信,我们是一生一世的朋友,一定是。
  林苗苗:希望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能让这位写信的同学解开心里的疙瘩,感到一种集体的力量和温暖。
  师:感谢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及精彩发言。
  彭老师策划这次主题班会主要有两个目的:首先是种下一颗温暖的种子,希望我们做一个乐于给人温暖,也善于体会、感悟温暖的人。其次是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班级更团结、更激情、更有人情味、更温暖。从大家的发言中,我感觉我的目的一定能达到。
  如果我们班级从此变得更优秀,这位写信的同学,就是第一功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
  (学生交头接耳,互相打探。)
  师:——他就是我们班第59位成员,我!你们的老班!
  (学生恍然大悟。)
  师:我倒真的希望这封信是一位同学写给我的,以后,我希望有同学能这样直接地给我意见、建议,我也一定会认真对待。
  这节班会课我本来还另有期待:看有没有人能直击我们班的不足,有没有人能开展自我批评,说出自己三个月来做人、做事方面的不足。我们班肯定有不足,大家做人、做事也肯定有不妥的地方,如果能说出来,那倒是会更令人感到温暖。
  我希望我们的集体让大家感到幸福,集体生活让大家感到开心、愉快。但通过几个月的观察,我感到班级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于是想了这样一个馊主意,也不知大家能不能原谅我这善意的谎言?
  生:能!(齐声响亮回答。)
  师:现在,我建议:让我们走上台来,走到给你温暖的同学身边;走向你曾经冷落过的同学身边,让我们彼此来一个“温暖抱抱”,说声对不起,说声谢谢了!
  (“温暖抱抱”活动。同时放《相亲相爱一家人》音乐。)
  谢谢大家!我们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活动后记
  《温暖抱抱》主题班会后,我们似乎捅破了一层窗户纸,班上悄然地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大家相处时,脸上少了僵硬,多了温暖的微笑;课堂,也不再沉闷,多了与老师的交流与配合,尤其是上课前的问候,更是令人振奋;集体事务,特别是临时性的,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做好事、帮助人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切都变得更磊落、更大方;常规工作也更到位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一致通过:将“团结、激情、友谊、温暖”作为我们班的班训。相信在这八字班训的引领下,我们1314(一生一世)班一定能经营成最团结、最激情、最有人情味、最温暖的班集体。
  (作者单位:湖南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面对不同的学生,面对不同的性格,面对千差万异的处事方式,对同一个问题,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这个故事彰显了一代至圣先师澄明机敏的智慧,向后人揭示出了一个温暖朴素的道理。时至今日,两千年悠悠而过,可师生间那场越
人和手机一样,接收能力各有不同。有些人对事物的反应较为强烈,便被称为敏感,反之,就会被称做“粗神经”。  只是在生活中,“敏感”这一特性并不为人所赏识。这样的看法好像有些匪夷所思。因为在我看来,敏感是任何人都拥有的本性——当你在意一件事物时,你会不自觉地关注它,事物一旦有什么新变化,你就会第一个感受到。  因此,敏感并不是贬义词,只是一个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形容词。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的“敏感”会
吾爱  在西湖里沉醉  她  我的西子  潜入每一颗等爱的心底  与梦境交织缠绵……  拈(niān)两朵春花作她的水眸(móu)  采一抹软风当她的衣衫  湖水的微澜(lán)是她细碎的脚步  呢喃(ní nán)的燕语惊起笑声清脆  是幻影吗  与梦境交织缠绵  潜入每一颗等爱的心底  我的西子  她  在西湖里沉醉  吾爱
期刊
常州古有“江左名区,中吴要辅”之称,历史悠久,文化遗产积淀丰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传统文明遭遇现代化冲击,常州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