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真相

来源 :汽车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iadufzx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业内专家认为,车规级芯片短缺是行业间信息不对等、产业发展规律、技术要求以及疫情暴发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的结果。现如今,汽车不再是"四个轮子+一个沙发",而是一个会跑的"局域网+计算中心"。然而,作为支撑这一趋势发展的关键硬件,汽车芯片正在遭遇全球性短缺。导致汽车芯片供应短缺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何时才能恢复正常?政府、行业机构、相关企业应当如何应对?带着这些问题,《汽车观察》记者独家对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精密轴套类零件生产、储存、物流中所需的周转盘开发使用的成功实例,介绍了分厂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与产品物流周转不适应问题的解决方案。在研究产品结构特点以及生
家长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利益相关群体,其态度是影响学校信息化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调查并分析了3793名小学生家长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对子女信息化学习的
如何扶持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如何让车用芯片自主可控?汽车大佬们争相献计。  芯片告急无疑给中国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毕竟只有4.5%的汽车半导体销售来自中国公司,37%在欧洲、30%在美国、25%在日本、3.5%在其他地区。显然,在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中,欧洲、美国、日本是芯片技术和产品的主导者,过去一年,其芯片企业已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对芯片进口严重依赖。虽然国内芯片产业
代工模式的过度集中以及资源的相对垄断,是汽车芯片短缺的根本原因之一。今年3月19日,瑞萨电子位于日本茨城县的一座工厂突发大火,共损坏1 1台设备,占公司所有半导体生产设备
代工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汽车行业缺芯难题。  近期,一篇名为《写给处于压力之下的汽车行业高管的一封信》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汽车观察》发现了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在文章下的留言:目前来看,5月份汽车行业供不应求,生产负增长不可避免,主要是对不起汽车业内的各位兄弟姐妹,我尽力了。  陈玉东为何作此评论?原来都是缺芯惹的祸。文章中提到,全球芯片供应日趋紧张,很多车企被逼减产或停产,有的车企
实现车规级芯片国产化,对于保障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推动汽车高质量安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  从去年下半年起,全球汽车行业遭遇了始料未及的打击——芯片短缺,截至目前,“缺芯”依然在发酵。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产业规模占全球市场30%以上,但自主汽车芯片产业规模仅占全球的4.5%,供需差距较大。另外,国内90%的芯片依赖国外进口,可见,中国汽
嘉宾普遍认为,RCEP的签署对全球汽车行业而言机遇远大于挑战,中国汽车品牌应同等重视国内与国际市场。  经过长达8年的谈判,2020年11月15日,中国、日本、东盟十国等15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意味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RCEP签署后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车企应该全力出口还是继续守在家门口?  在20
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的根本之道。  “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时刻,变局本身是不确定的,但面临的变化环境却是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提出了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新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房宁分享了其对国内外形势的独特看法。  在房宁看来,影响范围最大的还属国际形势的变化,而这一变化从2008年产业资本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