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油价突破140美元大关的时候,各国军方都为武器耗油量太大而头疼。
前不久,因与日本发生钓鱼岛争端,台湾猛地雄起了一下,高调派出了军舰去护岛,但细心的人发现,台湾派出的不是纪德舰,而是火力较弱的拉法叶舰,虽然“立委”要求纪德舰出海护渔,但军方考虑油料成本,硬是向“立委”游说改为吃油较少的拉法叶舰。“其实都是成本考虑,否则省的油又被纪德舰吃掉!”
据台湾军方人士透露,为了节省能源,各军种油料使用目前都被严格控管,而台湾海军由于拥有四艘用油量超大的纪德舰,盛传目前海军油料存量到9月将告急,可能被迫动用战备用油应对,才能度过今年的“石油危机”。海军只好下令大型舰艇,“非必要不得出海。”
在油价高企的年代,省油成了各国军方不得不面对的头等大事,一些大型武器因为耗油量过多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摆设。
B-52的省油史
B-52战略轰炸机作为核威慑力量的重要支柱,一直是美国空军的骄傲,但现在,也因为它吃油太多,成了军方首先开刀的目标。美国空军是这样调侃它的:“如果你为自己的汽油账单烦恼,看看那些为B-52轰炸机埋单的长官们,你的心里就会平衡些了。”
B-52轰炸机是美国空军有名的“油老虎”。20世纪50年代,这架拥有8个油箱的庞然大物首飞的时候,1加仑(约合3.78升)的航空汽油只要25美分,而现在航空汽油的价格却涨了将近10倍。今天,一架B-52轰炸机加一次油,就要花掉美国空军10万美元。
在石油价格一路看涨的今天,这些油耗超高的钢铁怪物一直饱受美国人的责难。美国国防部是全国能源消耗冠军,美国军队每年从世界上购买数量惊人的石油。2006年,美国军队消耗了1.17亿桶石油,平均每天消耗32万桶。
2007年,美国的军事预算达到了5328亿美元,这占美国GDP的3.7%,超过中国、俄罗斯、英国、日本、印度等10个国家全部军事预算的总和。其中一部分惊人的费用是坦克、军舰、飞机的燃料消耗,要知道1加仑燃料仅仅能够让“艾布拉姆斯”坦克行驶不到1公里,F-16战斗机每小时油耗800加仑,KC-135补给机每小时油耗2650加仑,而最牛的B-52轰炸机每小時的油耗是3300加仑。
五角大楼正是在强大压力下考虑给轰炸机省油的,于是合成油便应运而生。合成油是指用原油中的瓦斯或天然气中的乙烯、丙烯等气体,经聚合、催化等化学反应炼制成的基础液体。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较好的成分,加以化学反应并通过人为控制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稳定性很高。合成油质量较好,其热效稳定、抗氧化反应、抗黏度变化的能力也十分优越,并因其造价低廉,已在燃油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随着B-52轰炸机使用合成油的认证过程完成,B-52战略轰炸机将成为首批不使用汽油的战斗机,单是这一块儿每年就可节省数千万美元开支。
日本坦克不像日本汽车那样省油
美陆军举世闻名的M1A1型“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也是耗油的主,它设计于1979年,其最初目的是用来在欧洲战场上对苏联发动快速进攻。厚重的装甲可以帮助它们抵御炮火,马力强劲的涡轮发动机可以使它们在7秒钟内从静止状态加速到每小时32公里。但这个重达70吨的庞然大物的“胃口”也同样惊人:在全速状态下,每小时耗油56加仑;在发动机空转状态下,每小时耗油也有10加仑。
作为世界上的节油大国,日本的汽车是值得环保分子期待的,但日本的主战坦克T-90却恰恰相反,从机动性能上看,T-90坦克传动装置是无可挑剔的,在西方的标准里,好像没有1500马力发动机和120毫米炮就算不上第三代的主战坦克。一心想脱亚入欧的日本,当然是向西方靠拢了,所以50吨的T-90装上了1500马力的发动机。但是,T-90与德国的“豹2A”耗油量相比,就差远了。“豹2A”的耗油量只有T-90坦克的70%。
如果从世界范围内来比较各国坦克的耗油量,我们就更加明白日本在设计方面上的粗枝大叶:日本的T-90耗油量约323升/百公里;俄罗斯的T-80油耗相比英美来说较少,约250升/百公里;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更少,油耗量236升/百公里;德国的“豹2A”,它的发动机是目前世界上最省油的柴油发动机之一,其油耗量只有219升/百公里。
每小时“狂喝”6000美元的米-26
在四川抗震救灾中,苏联造的米-26超大型直升机红透了半边天,一时中国各军兵种都要求引进它。米-26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也是迄今为止载重量最大的直升机。它的最大内载和外挂载荷均为20吨,相当于著名的С-130“大力士”运输机的载荷能力,令人不能不刮目相看。
由于直升机飞行在大气层里,空气密度大,因此直升机的旋翼阻力大,速度低,油耗量大。而且直升机单位内耗油量与飞行高度有关,若在高空巡航时,其耗油量可下降15%,同时发动机的效率也将得到极大提高。
米-26的耗油量同它的载荷一样非常惊人,它每小时可消耗5吨航空煤油,价值约6000美元。这个“空中巨无霸”每执行3~4次任务就要补充一次燃油,而补充一次燃油至少需要花费半小时。
与米-26相比,美国陆军的CH-47“支奴干”只能算中型直升机,它重约2.3吨,内部有效载荷为6.5吨,外部有效载荷为7.2吨,最大吊挂载荷为10.6吨。“支奴干”的荷载能力只有米-26的一半,每小时的耗油量为1.5吨航空煤油。
航空母舰的核动力化趋势
在陆海空武器装备中,海军舰艇的耗油量仅次于战略轰炸机。美国海军现有总兵力为30多万,拥有大约270艘战舰和3700多架各型战斗机。每天,美国海军战舰不停地在全球一些大洋里游荡。除核动力的航母和潜艇外,其他战舰已成为美国海军的海上“油老虎”,每天消耗大量燃油。
美国“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包括“小鹰”号常规动力航母、两艘导弹巡洋舰、4艘驱逐舰和1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每日最低燃油消耗量为1200吨。为了满足需要,“小鹰”号每次出海都要在舰上储备燃油7800吨、航空汽油5882吨,还有补给舰随行保障。
正是由于舰队耗油量太大,为了减少开支,美国海军计划为更多的战舰配备核动力系统。美国海军认为,迄今为止已拥有半个多世纪使用核动力系统战舰的经验,一旦越来越多的战舰配备核动力系统,将极大减少整个舰队燃油的消耗。
在整个战舰编队中,美国海军现有近百艘潜艇已全部核动力化,成为世界上唯一一支有核潜艇而没有常规潜艇的海军。随着最后一艘常规航母“小鹰”号今年年底前退役,美国海军现役所有11艘航母也将全部核动力化。
前不久,因与日本发生钓鱼岛争端,台湾猛地雄起了一下,高调派出了军舰去护岛,但细心的人发现,台湾派出的不是纪德舰,而是火力较弱的拉法叶舰,虽然“立委”要求纪德舰出海护渔,但军方考虑油料成本,硬是向“立委”游说改为吃油较少的拉法叶舰。“其实都是成本考虑,否则省的油又被纪德舰吃掉!”
据台湾军方人士透露,为了节省能源,各军种油料使用目前都被严格控管,而台湾海军由于拥有四艘用油量超大的纪德舰,盛传目前海军油料存量到9月将告急,可能被迫动用战备用油应对,才能度过今年的“石油危机”。海军只好下令大型舰艇,“非必要不得出海。”
在油价高企的年代,省油成了各国军方不得不面对的头等大事,一些大型武器因为耗油量过多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摆设。
B-52的省油史
B-52战略轰炸机作为核威慑力量的重要支柱,一直是美国空军的骄傲,但现在,也因为它吃油太多,成了军方首先开刀的目标。美国空军是这样调侃它的:“如果你为自己的汽油账单烦恼,看看那些为B-52轰炸机埋单的长官们,你的心里就会平衡些了。”
B-52轰炸机是美国空军有名的“油老虎”。20世纪50年代,这架拥有8个油箱的庞然大物首飞的时候,1加仑(约合3.78升)的航空汽油只要25美分,而现在航空汽油的价格却涨了将近10倍。今天,一架B-52轰炸机加一次油,就要花掉美国空军10万美元。
在石油价格一路看涨的今天,这些油耗超高的钢铁怪物一直饱受美国人的责难。美国国防部是全国能源消耗冠军,美国军队每年从世界上购买数量惊人的石油。2006年,美国军队消耗了1.17亿桶石油,平均每天消耗32万桶。
2007年,美国的军事预算达到了5328亿美元,这占美国GDP的3.7%,超过中国、俄罗斯、英国、日本、印度等10个国家全部军事预算的总和。其中一部分惊人的费用是坦克、军舰、飞机的燃料消耗,要知道1加仑燃料仅仅能够让“艾布拉姆斯”坦克行驶不到1公里,F-16战斗机每小时油耗800加仑,KC-135补给机每小时油耗2650加仑,而最牛的B-52轰炸机每小時的油耗是3300加仑。
五角大楼正是在强大压力下考虑给轰炸机省油的,于是合成油便应运而生。合成油是指用原油中的瓦斯或天然气中的乙烯、丙烯等气体,经聚合、催化等化学反应炼制成的基础液体。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较好的成分,加以化学反应并通过人为控制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稳定性很高。合成油质量较好,其热效稳定、抗氧化反应、抗黏度变化的能力也十分优越,并因其造价低廉,已在燃油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随着B-52轰炸机使用合成油的认证过程完成,B-52战略轰炸机将成为首批不使用汽油的战斗机,单是这一块儿每年就可节省数千万美元开支。
日本坦克不像日本汽车那样省油
美陆军举世闻名的M1A1型“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也是耗油的主,它设计于1979年,其最初目的是用来在欧洲战场上对苏联发动快速进攻。厚重的装甲可以帮助它们抵御炮火,马力强劲的涡轮发动机可以使它们在7秒钟内从静止状态加速到每小时32公里。但这个重达70吨的庞然大物的“胃口”也同样惊人:在全速状态下,每小时耗油56加仑;在发动机空转状态下,每小时耗油也有10加仑。

作为世界上的节油大国,日本的汽车是值得环保分子期待的,但日本的主战坦克T-90却恰恰相反,从机动性能上看,T-90坦克传动装置是无可挑剔的,在西方的标准里,好像没有1500马力发动机和120毫米炮就算不上第三代的主战坦克。一心想脱亚入欧的日本,当然是向西方靠拢了,所以50吨的T-90装上了1500马力的发动机。但是,T-90与德国的“豹2A”耗油量相比,就差远了。“豹2A”的耗油量只有T-90坦克的70%。
如果从世界范围内来比较各国坦克的耗油量,我们就更加明白日本在设计方面上的粗枝大叶:日本的T-90耗油量约323升/百公里;俄罗斯的T-80油耗相比英美来说较少,约250升/百公里;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更少,油耗量236升/百公里;德国的“豹2A”,它的发动机是目前世界上最省油的柴油发动机之一,其油耗量只有219升/百公里。
每小时“狂喝”6000美元的米-26
在四川抗震救灾中,苏联造的米-26超大型直升机红透了半边天,一时中国各军兵种都要求引进它。米-26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也是迄今为止载重量最大的直升机。它的最大内载和外挂载荷均为20吨,相当于著名的С-130“大力士”运输机的载荷能力,令人不能不刮目相看。
由于直升机飞行在大气层里,空气密度大,因此直升机的旋翼阻力大,速度低,油耗量大。而且直升机单位内耗油量与飞行高度有关,若在高空巡航时,其耗油量可下降15%,同时发动机的效率也将得到极大提高。
米-26的耗油量同它的载荷一样非常惊人,它每小时可消耗5吨航空煤油,价值约6000美元。这个“空中巨无霸”每执行3~4次任务就要补充一次燃油,而补充一次燃油至少需要花费半小时。
与米-26相比,美国陆军的CH-47“支奴干”只能算中型直升机,它重约2.3吨,内部有效载荷为6.5吨,外部有效载荷为7.2吨,最大吊挂载荷为10.6吨。“支奴干”的荷载能力只有米-26的一半,每小时的耗油量为1.5吨航空煤油。
航空母舰的核动力化趋势
在陆海空武器装备中,海军舰艇的耗油量仅次于战略轰炸机。美国海军现有总兵力为30多万,拥有大约270艘战舰和3700多架各型战斗机。每天,美国海军战舰不停地在全球一些大洋里游荡。除核动力的航母和潜艇外,其他战舰已成为美国海军的海上“油老虎”,每天消耗大量燃油。
美国“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包括“小鹰”号常规动力航母、两艘导弹巡洋舰、4艘驱逐舰和1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每日最低燃油消耗量为1200吨。为了满足需要,“小鹰”号每次出海都要在舰上储备燃油7800吨、航空汽油5882吨,还有补给舰随行保障。
正是由于舰队耗油量太大,为了减少开支,美国海军计划为更多的战舰配备核动力系统。美国海军认为,迄今为止已拥有半个多世纪使用核动力系统战舰的经验,一旦越来越多的战舰配备核动力系统,将极大减少整个舰队燃油的消耗。
在整个战舰编队中,美国海军现有近百艘潜艇已全部核动力化,成为世界上唯一一支有核潜艇而没有常规潜艇的海军。随着最后一艘常规航母“小鹰”号今年年底前退役,美国海军现役所有11艘航母也将全部核动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