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灌溉对北方水稻生理生态需水的影响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7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间歇灌溉(IT)条件下北方水稻生理生态需水变化特性.试验于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水田试验区进行.分别采用非称重式蒸渗仪和小型蒸渗仪对间歇灌溉和淹灌(CSF)条件下的稻田蒸散量和棵间蒸发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条件下的水稻蒸腾量与淹灌相比没有达到显著差异,而稻田棵间蒸发量和渗漏量则分别减少了16%和2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0%,在显著减少用水量的情况下并未对水稻产量造成不良影响.针对本地区土质而言,与淹灌相比,尽管间歇灌溉可以有效地减少稻田用水量,但仍有近60%的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促使他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的交通方面要求也相应提升,也无疑在推动市政工程兴盛与发展.正因为市政工程的发展平台广
当前我国工程设计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势必会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以及后期使用环节中出现安全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因此,为了最大程度避免工程事故,工程人员应当在确保土
现实的城市排水系统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了一些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并给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展开带来工程的意外麻烦。本文对城市排水工程中遇到的排水系统建设等诸多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中,一方面要抓建筑施工建设,另一方面还要把工作重心向建筑工程监理上落实。我们将从建筑工程监理的重要作用出发,然后分析建筑工程监理中表现出的
以水稻(Oryza sativa L.)籼型两系恢复系M5274和晚粳稻不育系N55S成熟胚为材料,以携带有双元载体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EHA105为载体进行抗飞虱基因Bph14、Bph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发展方针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质量
1 引言叶的大小即叶型是群落的重要外貌特征之一,与群落的生产率有关;叶子的形态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一个扩展着的叶片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受温度和湿度有效性的影响;大的叶片经常
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出发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借助于大型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和空间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对黑龙江省二龙山水库流域的景观生态环境
应用立木大小级对后河自然保护区水丝梨群落中水丝梨和曼青冈两优势种群径级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 ,同时采用方差 /均值比的t检验法、Morisita指数Iq 的F检验法、丛生指数I、负二项式指数k、平均拥挤系数 m和聚块性指数 m /m判定并检验了两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 ,并按径级分样地进行了格局类型及强度的比较 .结果表明 ,水丝梨种群Ⅳ级占绝对优势 ,分别达到 79.4 % (Q1)和 87.4
矿区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可为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作为矿区生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矿区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管理规划,贯穿于矿区整个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