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升学校中层干部执行力的策略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u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层干部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身份特别,地位特殊,作用特别重要。学校中层干部既是执行者,又是决策者,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工作的成败。作者分析了中层干部落实执行力的几种情况,着重分析了中层干部→教师这一层的执行力,中层干部是如何落实学校工作思路并把它落到实处的。
  关键词: 中层干部 执行力 工作思路
  中层干部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领导来讲是下属,对教师来讲是一线教师,该群体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有人说:一所学校的好坏,5%是靠决策者的决策方案,而95%是取决于执行力。尤其是在我们这边,全县上下各校都在全力开展三项推进工作和家校共建工作,教育教学工作面临各式各样的新问题、新情况,这不仅给学校决策者提高了要求,而且是给作为中层的我们在如何落实教育局文件政策和校长的办学思路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个有着较高执行力的中层将推动学校一个部门工作,带来一个和谐的部门;几个或所有的中层都有着较高的执行力将会推动学校整体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个和谐的团队。
  对于学校中层来讲,执行力无非包括这么几种情况:校长决策(布置工作)中层执行(上中两层流动);校长决策(第一次布置)→中层布置(二次布置)→教师执行(上中下三层);根据校长办学思路,中层决策→教师执行(中下两层流动);校长决策(布置工作)→教师执行(上下两层流动),除了第四种外的其他三种情况对于中层来讲都需要有一个执行力的问题,但我认为从执行难度和最终执行效果来看,无疑是执行难度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弱。在日常工作中碰到更多的是第二、三两种,也就是说更多的情况我们是承担一个落实、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的角色,而真正执行这项工作的是教师。学校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在年龄上大致就是一个两头大,中间小,中坚力量薄弱。学校辛辛苦苦几年下来,培养了一个结果就“飞”走了一个,没有飞走的或飞不走的这帮人就干上了中层。纵然教师有千万条不足的理由,也不能拿一条作为我们中层工作执行不力的借口。
  教务处是业务部门,主要与老师打交道比较多,是一个为老师专业发展和业务提升服务的部门。对自己平时的工作,总会出现一些预期蛮好、执行一般、结果不好的现象。很多工作总认为自己布置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充分相信执行者一定会做好,可结果总是不尽人如意。几年的中层工作经历,也不断地反思总结,由于长期承担着一线教学任务,既有管理者的考量,又有教师的想法。要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就要从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努力,不断学习实践、不断反思总结,才会不断提升自己。笔者从另一个视角分析执行力不强的原因,主要从教师层面来分析。为什么学校布置的工作到我们中层基本上都能理解到位、落实较好,可以算得上是执行力较强,而到了教师层面却打了折扣,出现了执行不强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呢?究其根源,是中层的缘故。
  第一,教师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连自己要干什么都不知道、不清楚,怎么谈得上好好执行、干出成效呢?在平时工作布置中,我们可能只是简单地把文件通知方案交给执行者本人罢了,而没有告诉执行者明确具体的要做的内容及目标。尤其是很多校长口头布置的工作,我们仅仅只是充当“二传手”、“传话筒”等角色,没有告知执行者明确的目标,更谈不上创造性地布置和执行校长布置的工作。就像开展一次论坛活动,我们就要知道要干什么,活动中必须给我们一个明确清晰的主题。
  第二,教师不知道怎么干。
  对于普通教师要执行学校和部门负责人布置的任务,并没有像中层直接执行校长决策那么简单轻松。对于一线教师,我们不仅要让他们知道干什么,更要帮助他们怎么干,怎么才能干得更好,告诉他们可行的方法,也就是说“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虽说不知道怎么干也能干,但干出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很多新问题、新现象、新情况不断地出现,它们的出现必然会伴随着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新的工作,计划是永远都赶不上变化的。这就要求中层干部经常性地给一线教师业务方法的指导培训,这样教师执行任务起来才会欣然接受,有准备地执行,最终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像开展论坛活动,通过阅读通知我们就知道怎么干,就是围绕主题,结合文件要求和自己平时工作撰写文章,做到主题、要求和自身三者的有机结合。
  第三,教师干起来不顺畅。
  明确的目标、方法为教师执行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但在实践中,不仅是一线教师,还包括在执行某项任务一段时间后,总会碰到或多或少的问题和困难,总觉得干起来不是那么顺畅。这时候就需要中层干部对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发扬团队精神,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平时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布置一项任务给某人,就把什么都给了某人的现象,可以说这个工作任务就在自己的脑海里消失掉了,之后的什么事情都跟自己无关,好像对自己来说布置工作就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开展一次论坛活动一般步骤和流程就是先写文章,再做好PPT课件,最后大家集中在一起随机发言或者轮流发言。
  第四,教师不知道干好了有什么好处。
  我们经常说,干什么事情尤其是要干成事情一定要有内驱力。我县“三项推进”工作初期,主要还是靠行政推动,是教育局对校长的行政推动来推进的,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在学校,中层要考行政推动教师执行工作可能就要困难多了,一味靠行政命令显然是不行的,关键是要让教师知道干好了对他有什么好处,对于教师来讲的好处我想就是名和利,大部分教师可能更看重的还是名,当然最好的是名利双收。这就需要我们中层让执行者第一时间知道有什么好处,即便没有制度内的好处,也要让他们知道有制度但又不违反原则的好处。因此,学校必须有完善的奖励和激励的机制,中层除了要运用好学校这些激励机制外,也要掌握必要的激励艺术。
  第五,教师知道干不好没什么坏处。
  教师知道干好有什么好处,但要让他知道干不好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因为有时候必要的处罚可能会比过度的激励要好,没有评估考核、考核指标不合理或者是处罚不重或没有处罚等都会导致教师有这种想法。尤其是现在安吉教育面临新形势,对教师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新的任务、新的工作,如何调动教师去接受并自觉实践这些,需要我们适时地改革考核奖励机制,如绩效工资考核奖励办法、教师年度考核办法等,要让他们知道干与不干、干好与干不好会有不同的结果,有什么坏处和有什么好处。还是以一次论坛为例,虽说一次论坛活动主题明确、要求清楚、流程合理、激励到位,但没有了最后一点:就是知道干不好没什么坏处也不行。就是我们有可能被随机抽到或轮流发言,如果不精心准备又被点到可能就会出洋相,影响自己的名,对我们来说就是坏处。
  总之,中层干部的素养影响到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对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提升学校中层干部的执行力需要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蒋薇薇.这样执行最高效.电子工业出版,2013年版.
  [2]王磊.校长领导力的内涵与要素.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3]邱心玫.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
  [4]何友江.试论学校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中学校校长,2011年第2期.
  [5]吴恒祥.学校中层干部角色定位.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30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广大教育工作者更重视教育教学创新,并已取得重要的成效。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已经在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某些语文教师对合作学习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提出一些针对性对策,旨在为推动合作学
省级农机化先行县建设项目和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是以补贴农民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专项项目。项目资金的使用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高度融合的教育,职业教育更应是一种以人为导向的教育,不能因为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而削弱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建立和完善相配套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妥善地解决在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尝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资源,使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构建途径  在我国高等职
以Fe+MnO2+Fe2O3+ZnO 为反应体系,采用自反应喷射成形技术成功制备了Mn-Zn铁氧体片状吸波剂.计算了反应体系的焓值和体系的绝热燃烧温度Tad,研究分析了片状锰锌铁氧体的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