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血管结扎术与脾切除术影响脾功能的动物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脾血管结扎术与脾切除术对脾脏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32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4组:正常组、对照组、脾血管结扎组和脾切除组。正常组不做任何操作;对照组仅进行开腹操作;脾血管结扎组采用结扎大部分脾动静脉血管的方法进行模型制作;脾切除组采用脾切除的方法进行模型制作。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收集正常组和术后1个月时对照组、脾血管结扎组和脾切除组的血液样本,用于脾功能的检测(机体免疫功能、脾清除功能和抗感染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水平(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并统计CD4 T/CD8 T细胞计数比值)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体液免疫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IgA和IgM水平、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2、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评价机体免疫功能。采用示差显微镜计数痘痕红细胞出现率评价脾的清除功能。采用内毒素试剂盒检测内毒素水平评价脾的抗感染能力。采用血常规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计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

结果

正常组和对照组间脾功能(机体免疫功能、脾清除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其他文献
成人扁平足导致的足部过度旋前可造成下肢力线改变并影响下肢关节运动功能,从而引起疼痛并增加运动损伤风险。矫形鞋垫是一种以恢复人体下肢异常力线结构为目的的辅助功能矫形器,也兼具缓冲减震、增加本体感觉等作用。内侧楔形鞋垫(MWO)能矫正扁平足患者的下肢力线,改善踝、膝、髋关节运动学参数并缓解下背部疼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矫治扁平足。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关于MWO矫治成人扁平足的文献报道,发现合理应用MWO可改善扁平足患者足部过度旋前,从而影响下肢各关节运动及下肢肌肉活动,对缓解扁平足人群在特定运动时疼痛及预防
半球间抑制(IHI)是指一侧大脑半球对另一侧半球产生的抑制作用。IHI失衡是阻碍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现有的文献,就IHI的检测方法、影响因素以及通过调控IHI来促进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H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抗阻训练(LIRT-BFR)在减缓和改善肌肉衰减方面展现出较大的优势和潜力。本文主要就不同程度LIRT-BFR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急性肌肉反应(肌肉激活、肌肉肿胀和肌肉疲劳)以及长期训练适应(肌量、肌力提高)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特定人群进行该训练时选择适宜的血流限制压力提供参考。
基底膜蛋白多糖(PL)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多功能蛋白多糖,对神经或运动系统的发生、发育及稳态维持至关重要。文章从PL分子结构与信号通路的角度,对其在神经和运动系统的生理及病理过程中的相关作用进行剖析和阐述,旨在为基础研究、临床评估与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镜像疗法已广泛运用于脑卒中后的肢体康复,但传统的镜像设备存在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有新型的镜像疗法设备问世,在改进治疗技术的同时,扩大了其在脑卒中康复领域的应用范围。本文罗列出不同的镜像视觉反馈治疗设备,并阐述其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作用与不足,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是一种非侵入性脑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皮质激活情况和功能连接水平等。观察不同神经康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大脑皮质激活的影响,可以为评定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神经可塑性变化提供依据,有利于个体化、精准化康复。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Rex手术治疗儿童肝外门静脉梗阻(extrahepaticportalvenousobstruction,EHPVO)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受Rex手术治疗的130例次(128例)EHPVO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1例,女49例;手术年龄0.5~16.0岁,中位年龄6.1岁。首次Rex手术114例,再次Rex手术16例(其中2例在本院初次手术)。观察患儿临床表现,采用腹部B型超声、增强CT评估脾脏大小及分流血管通畅情况,记录血常规、血生
目的总结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辅助儿童肝外门静脉梗阻手术决策制定的临床经验。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单组收治的肝外门静脉梗阻儿童17例,其中男8例,女9例;中位(四分位数间距)入院年龄为83.2(50.9~116.2)个月。均行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及增强CT检查。总结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的操作经验、造影判读分类结果,与增强CT影像结果进行比较,结合手术操作结局,明确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用于辅助儿童肝外门静脉梗阻手术决策制定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