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集体备课需要注重手段与目的、共性与个性、形式与实质的有效统一,达成内外兼修,互为融合。同时,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料、网络资源、教学环节、个人备课五个具体方面做好抓实,这样才能提高备课效益,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集体备课 内外兼修 备课环节 备课效益
一个人的身材、面容、衣饰构成人的外在形象,一个人的知识、修养、品位构成人的内在气质,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二者的完美统一可以令人悦目赏心,也让他人心仪钦佩。集体备课也是如此,需要内外兼修,形与质达成完美统一,才能提高备课效益,提升教学质量。
一、形质结合,内外兼修
1.手段与目的互统一。
集体备课是种手段,这种手段可以营造氛围,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也可以应对上级检查,可以验证教师是否支持学校和备课组的工作。通过这种外形“手段”,最终要实现的内在“目的”,便是提高备课质量,进一步激发个体创新精神,这是集体备课的内核所在,是质的范畴。
2.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集体备课时遵循教学规律,力求整体教学目标在方向性、规律性、规范性等方面相对统一,这是集体备课的“共性”,是外在形式。而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之上,有教师结合班情、学情后呈现出个性化的具体教法、学法、模式、风格,有二次备课的具体内容,这是集体备课的“个性”。
3.形式与实质共生存。
集体备课是一种形式,是大家坐在一起商讨教材教法、课程标准、重点难点、课时进度、教法学法等。而内在的实质是通过这种形式,增进组内交流,沟通相关信息,融合彼此得失,提高备课效益。
二、抓实环节,提升效益
北师大教授钱志亮说,备课需要备心境。我想,集体备课也需要备“心境”。你用什么样的心境参与到集体备课中,自会有什么样的备课效率。现以本校集体备课为例,谈谈通过抓实集体备课各环节,提升教学效益的具体做法。
1.切实制定教学目标。
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要靠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如果对所教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了解,仅凭自己对课堂目标和教材的钻研,提出一些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往往不能实现。目标高了,学生望而生畏;目标低了,学生往往会失去学习动力。因此,要制定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研究教学对象,把握学情。所以集体备课时,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备课的教学目标既要有共性,也要有个性,切实符合教学需要。
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
以语文教学为例,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相关资料对教学很有帮助,绝大多数教师也都会储备相关的知识。我们课前分工合作,充分准备相应文字、图片、影像或声音资料,这样不仅可以补充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备课时,我们通过讨论筛选出哪些材料能用,哪些资料还需要补充等。音像、图片、课堂测试等资料准备是现代课堂必备的要求之一,我们备课时群策群力、分工合作、科学整合,共同提高备课效率。
3.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毫无疑问,利用网络备课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与传统的集体备课,不仅是备课手段上的不同,在备课形式、备课方法、教学资源共享上都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集体备课有它的好处但要教师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一次又一次的集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浪费了教师宝贵的工作时间,而网络下的集体备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和好处。
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在网络背景下备课,因为网上有很多音频、视频、文字资料,便于教师查找。比如讲到一些写景散文,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方面的旅游经历,但是通过下载的视频资料,师生就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而且,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视频的教学,也使静态的文字讲解变成了有声音、有视频的动态学习。同时,在学校自建平台或者QQ群里,老师们互相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及时、快捷、随时随地进行集体备课,保证了信息交流畅通。
4.科学设计教学环节。
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是集体备课的中心环节。由于各班学生学习情况存在差异,教学方法绝不可把主备老师的设想全部“拷贝”。例如,导入新课通常可分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两个阶段,如何从对旧知识的回顾复习中抓住与新知识有关的连接点是集体备课的难点,备课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从多媒体导入、故事导入、表演导入、提问导入等方法中进行遴选。课中设计一定要符合学习课堂教学的特点,力求做到“听、说、读、写”并举,知识点的呈现设计要努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知识点的呈现必须做到呈现一步操练一步,让每个教学环节真正做到扎实有效。
5.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个人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形成自己的教学预案。集体备课要求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考试。集体备课时以各人说课为主要形式,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积极参与讨论,对教学理念的更新、内容的分析、方法的设计、活动的安排等都发表自己的独特意见,最终整合成比较优秀的教案。同时,备课组合力搜集、整理资料,制作课件,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及时交流教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修正,使课堂教学效果在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的教师的合作中得到优化。
【关键词】集体备课 内外兼修 备课环节 备课效益
一个人的身材、面容、衣饰构成人的外在形象,一个人的知识、修养、品位构成人的内在气质,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二者的完美统一可以令人悦目赏心,也让他人心仪钦佩。集体备课也是如此,需要内外兼修,形与质达成完美统一,才能提高备课效益,提升教学质量。
一、形质结合,内外兼修
1.手段与目的互统一。
集体备课是种手段,这种手段可以营造氛围,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也可以应对上级检查,可以验证教师是否支持学校和备课组的工作。通过这种外形“手段”,最终要实现的内在“目的”,便是提高备课质量,进一步激发个体创新精神,这是集体备课的内核所在,是质的范畴。
2.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集体备课时遵循教学规律,力求整体教学目标在方向性、规律性、规范性等方面相对统一,这是集体备课的“共性”,是外在形式。而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之上,有教师结合班情、学情后呈现出个性化的具体教法、学法、模式、风格,有二次备课的具体内容,这是集体备课的“个性”。
3.形式与实质共生存。
集体备课是一种形式,是大家坐在一起商讨教材教法、课程标准、重点难点、课时进度、教法学法等。而内在的实质是通过这种形式,增进组内交流,沟通相关信息,融合彼此得失,提高备课效益。
二、抓实环节,提升效益
北师大教授钱志亮说,备课需要备心境。我想,集体备课也需要备“心境”。你用什么样的心境参与到集体备课中,自会有什么样的备课效率。现以本校集体备课为例,谈谈通过抓实集体备课各环节,提升教学效益的具体做法。
1.切实制定教学目标。
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要靠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如果对所教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了解,仅凭自己对课堂目标和教材的钻研,提出一些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往往不能实现。目标高了,学生望而生畏;目标低了,学生往往会失去学习动力。因此,要制定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研究教学对象,把握学情。所以集体备课时,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备课的教学目标既要有共性,也要有个性,切实符合教学需要。
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
以语文教学为例,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相关资料对教学很有帮助,绝大多数教师也都会储备相关的知识。我们课前分工合作,充分准备相应文字、图片、影像或声音资料,这样不仅可以补充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备课时,我们通过讨论筛选出哪些材料能用,哪些资料还需要补充等。音像、图片、课堂测试等资料准备是现代课堂必备的要求之一,我们备课时群策群力、分工合作、科学整合,共同提高备课效率。
3.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毫无疑问,利用网络备课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与传统的集体备课,不仅是备课手段上的不同,在备课形式、备课方法、教学资源共享上都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集体备课有它的好处但要教师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一次又一次的集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浪费了教师宝贵的工作时间,而网络下的集体备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和好处。
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在网络背景下备课,因为网上有很多音频、视频、文字资料,便于教师查找。比如讲到一些写景散文,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方面的旅游经历,但是通过下载的视频资料,师生就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而且,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视频的教学,也使静态的文字讲解变成了有声音、有视频的动态学习。同时,在学校自建平台或者QQ群里,老师们互相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及时、快捷、随时随地进行集体备课,保证了信息交流畅通。
4.科学设计教学环节。
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是集体备课的中心环节。由于各班学生学习情况存在差异,教学方法绝不可把主备老师的设想全部“拷贝”。例如,导入新课通常可分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两个阶段,如何从对旧知识的回顾复习中抓住与新知识有关的连接点是集体备课的难点,备课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从多媒体导入、故事导入、表演导入、提问导入等方法中进行遴选。课中设计一定要符合学习课堂教学的特点,力求做到“听、说、读、写”并举,知识点的呈现设计要努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知识点的呈现必须做到呈现一步操练一步,让每个教学环节真正做到扎实有效。
5.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个人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形成自己的教学预案。集体备课要求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考试。集体备课时以各人说课为主要形式,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积极参与讨论,对教学理念的更新、内容的分析、方法的设计、活动的安排等都发表自己的独特意见,最终整合成比较优秀的教案。同时,备课组合力搜集、整理资料,制作课件,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及时交流教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修正,使课堂教学效果在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的教师的合作中得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