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推进改革提升软实力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c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提升国家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树立鲜明而富有魅力的国家品牌或国家形象。就中国国家品牌而言,当前尤为需要界定和充实其政治内涵,并在国际媒体和公众心目中形成广泛影响。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主、人权、法治应成为中国国家品牌中政府形象的四大支柱。中国应在不断完善经济体制和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国家软实力。
  民主是当代世界文明国家的主要标志。民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民主制度通过其代表制使各种社会利益在政府的决策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照顾,因而能够得到最广大民众的拥护。其次,民主制度是一种开放的社会制度,这使各种社会矛盾有可能在萌芽状态下暴露出来,得到及时化解,从而避免破坏性的社会冲突。再次,民主制度是一种宽容的社会制度,从而使各种利益的斗争理性化、程序化,使社会的渐进式改良成为可能。
  民主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经过两个多世纪艰难曲折的探索与奋斗,中国人民终于站立而且强大起来,终于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布: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民族复兴离不开历史的机遇,而这一条件我们已经具备;但从根本上说,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取决于其内部的活力与创造力。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正在于它为全体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表达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它提倡对社会问题展开自由而充分的讨论,让政府决策建立在理性的探索与科学的论证之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的失误。它还鼓励独立思想与个性的张扬,这有利于塑造健全、自信的国民性格,有利于全民智慧的充分涌现,最终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提供持久的动力。
  人权和法治可以理解为民主的结果。民主通过用法治取代人治来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每一个公民的人权得到尊重。
  中国政府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人权的重要性。
  200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写道:“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承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2004年3月14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9个字正式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今后,我们将继续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人民的意愿,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我们将进一步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保障公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007年2月,温家宝总理著文指出:“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2008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北京“人权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理想。”
  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详细阐明了中国政府的民主改革思路:“我们正在进行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这两个方面都是重要的。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也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保障人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我们要建立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让每一个人在自由和平等的条件下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好像怕民主、怕选举,其实不然。我今年在记者招待会上曾经讲过,只有人民信任你,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我们现在实行的是村级的直接选举,乡、县和不设区的市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县以上实行的是间接选举。但是我坚信,群众能管好一个村,就一定能够管好一个乡,一个县,也就能够管好一个省。”
  2009年2月28日,温总理在与网友的在线交流中再次强调了民主的重要性:“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力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决策的民主化。”
  在声明中国政府积极支持民主、人权和法治的同时,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中国的民主、人权和法治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强调:“我们愿意借鉴外国政治建设的有益经验,但我们不会照搬外国政治制度的模式。”
  温家宝总理在谈及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时也强调指出:“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它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模式,这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他相信,“我们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成民主和法治国家。我们要立足国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规律。当前,我们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益、反对腐败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增进社会和谐为重点,扩大民主、健全法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样做,就能使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的理解和认同”。他认为,中国毫无疑问要发展民主,“但要按中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主方式,循序渐进”。
  中国的政治改革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这一点在国内已形成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当务之急,我们应有历史紧迫感,以科学的实验精神,积极稳步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制度创新。
  如果说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经济特区”为标志的科学实验精神的普及和发扬,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中国政治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同样将取决于这种科学实验精神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探索和逐步推进。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需逐步完善。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制度,然而,人大代表的选举还有待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产生应真正实现公开透明、平等竞争和选贤任能,才能增加公民的参与度。现在的许多人大代表往往既不了解选民,也不接近选民;有不少人大代表虽然是各行各业的优秀工作者,但往往并不具备征集民意和提交议案的能力;人大代表身份往往成为一种荣誉而不是责任和权利。人大在中国政府的整个权力架构中的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全国到地方,各级人大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这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在根基上尚不够坚实。
  再如,党内民主虽然近年来大有改善,但各级党委委员和党代会代表的选举往往和人大代表的选举一样,选民们更多是在陌生的名字之间作选择,而不是在不同的政策主张和代表能力之间作选择。人民代表制度和党内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两大基石;如果我们不能在这两大组织内实现真正的制度创新,增加其代表性,中国的政治改革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推进。
  中国民主政治的具体形式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的具体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踏上探索的征程。2007年5月18日,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教授托尼·安德烈阿尼在访问中央编译局时发表了他对民主的看法。他建议,中国不必实行西方民主模式,因为西方民主往往被少数人、财团、媒体和跨国公司操控,表面上令人羡慕,实际上是一种幻象。西方民主显而易见的缺陷是政治上的恶性竞争,有时会造成行政效率低下。其优点是立法和执法之间的制衡,特点是司法独立。中国的民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实行代表制民主,特别是党内民主,不是直接性的。但直接民主并不是最好的民主,容易失控,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安德烈阿尼赞成巴西正在实践的参与式民主,它介于代表性民主和直接民主之间,效率较高,容易控制,有专门的机构向公民通报信息,征询各种意见,加以归纳,进行决策。安德烈阿尼认为,三种民主可以同时实行,取长补短,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形式。安德烈阿尼对民主的开放态度给我们应有的启发是:民主并不是西方的专利,假如我们能够发明自己的民主专利。
  民主、人权和法治的整个制度体系是国家最根本的软实力。新加坡东南亚问题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员盛利军著文指出:“中国在取得这种软体实力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济和军事实力替代不了强大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局外人的观察应该激发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感。
  因此,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埋头苦干,以科学实验的精神,勇于探索,不断丰富民主的内涵,不断创新民主的实现形式,不断稳步推进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
  民主的制度表现形式因各国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程度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而必然呈现多样化特点。与此同时,人类对民主政治实现形式的探索远未终结。迄今为止,世界上任何现存的民主制度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以至于所有其他国家可以简单复制,坐享其成。在全球化社会和人类整体文明的大背景下,民主建设乃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在民主的基本精神感召下联合起来的一项共同事业,是一项其成败有赖于世界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借鉴、砥砺的永远开放的宏大工程。因此,中华民族对民主的不懈追求决非对某种现存民主模式的简单照搬,而应无愧于中华民族智慧和中华文明历史价值。中华民族应该而且能够对人类民主政治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其他文献
当今中国最缺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提的很可笑,绝大多数会回答:最缺的是钱!政府以发展为第一,民众以挣钱为首位。这可以说是30年改革最伟大的思想成果,已上下达成共识。与前30年阶级斗争为纲相比,这无疑是巨大的历史进步。  改革前进到今天,当下的中国最缺的是什么呢?我国思想界中不少人认为,是制度。追求物质利益没有错,但必须建立制衡权力、维护人权的制度,否则就会违反正义和平等。我是赞成这种意见的。但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同时,我们即将迎来全方位影响20世纪下半叶中国走向与世界格局的另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中美建交30周年,这两件事或许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也就在那个时刻,1979年1月31日,中美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两国恢复邦交后的第一个政府间合作协定:《中美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这不仅意味着科技合作率先实现了中美两国政府间关系的突破,更进一步表明,自建交之日起,双方都深刻体会到科技合作或科技外
“辛勤白发人,事业永年轻。八十而后知不足,学无止境。为振兴中华勇攀高峰拼搏,道路曲折,前途光明。人间正道是沧桑,凯旋辉煌得后生?选”  ——引自葛庭燧诗    葛庭燧走了 2000年4月29日  这一天 葛庭燧踏着轻盈的步履  走了 悄悄地走了 没有带走  一片云彩 一缕春风  只留下这些 浓浓淡淡的诗句  和一位老科学家的深情叮咛  微笑着 走向了生命的永恒  那天 合肥的科学岛阴云密布  肃穆
摘 要:全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文字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语言运用呈现出的语言文字能力对阅读教学推进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这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了有效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并发挥语文阅读教育的重要意义,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展开探索研究,重点关注语用型课堂的有效构建,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式,从寻点、感悟、迁用等维度入手
“Fans”一词已成时尚语。意译为:狂热者、崇拜者、追星者或什么“迷”(诸如戏迷、球迷、歌迷……)之类,音译为“粉丝”。那么,敢问大杂家——黄裳老兄:您是谁的“粉丝”呢?  1935年,梅兰芳先生访问苏联和欧洲,赢得了戏剧电影大师斯坦尼、布来希特(德国人,时正在苏联)和爱森斯坦的热烈赞扬;高尔基也亲临观赏。随后,梅先生又赴欧洲考察,结识了萧伯纳和罗伯逊等大家。次年,梅兰芳即将到天津南开参观。校方宣
摘 要:水粉画具有色彩鲜明艳丽、覆盖力强、表现力强、作画方式自由等特点,深受孩子的喜爱。结合我园人文地理特征,笔者引导幼儿尝试利用“水粉画”这一美术手段,多技法、多形式地表现苏式水乡安宁、粉墙黛瓦的静谧及苏式特色的景物、工艺品、现代化建筑等。  关键词:水粉画;江南苏韵;古韵今风  水粉画是指使用水调合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一种画,因其具备色彩鲜明艳丽、覆盖力强、表现力强、作画方式自由等优点,深受孩子
摘 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创客教育成了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各地校本课程如雨后春笋,探索不断。文章以七键电子琴的设计与制作为例,基于Arduino的高中阶段的创客教育进行实践探索,以期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创客教育;Arduino;电子琴;信息素养  一、 引言  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通知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
摘 要:多元表征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具备新颖性和趣味性强的特点,同时也迎合了素质教育多元化的要求。为保证多元表征的应用质量,教师需要做好综合研究与充分考量,避免教学形式化,同时也要防止多元表征过度应用,否则很容易流于表面,而忽视当中所蕴藏的学习资源,充分体现多元表征对教育发展的促进和改革助推作用。  关键词:思维;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学习资源  一、 叹:直面现状追原因  经调查了
摘要:当今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人,不仅要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更要有健康的心态,也要有一颗敞亮的心。何谓敞亮?那就是充满自信、活泼乐观;就是沉稳、平和;就是将心比心。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让他们拥有一颗敞亮的心。  关键词:敞亮;自信;活泼乐观;沉稳  一、 充满自信、活泼乐观的人,他的心一定是敞亮的  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才能执着地朝着预
摘 要:應用方程思想解函数的综合问题,要明确变量,以变量为媒,巧设未知数,以方程为桥,建立等量关系,巧解函数综合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文章通过具体例题谈方程思想在解函数解析式、切线、极值点、最值和零点问题中的应用,从“解题点拨”和“素养提升”角度作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方程思想;函数综合问题;核心素养  方程思想不仅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它是从对问题的数量关系分析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