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理论在脑血管疾病预防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yangji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治未病”理论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其包含的学术思想极为丰富,主要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总结、完善,注人了新的思想和方法,目前已形成完整的具有独到内涵的学术体系。治未病主要倡导养生,改变生活方式,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长期以来,此学术思想为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依据1997~2000年在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采用曲线拟合,构造数学模型和极大值分析等数学方法,研究海樽类最适温度和盐度,籍此进一步分析其生态类群。结果表明,Yield Density模型可以应用于大多数海樽类最适温度和盐度的统计推断。依据物种分布的最适温度和盐度值,并参考其地理和季节分布特征,认为梭形纽鳃樽(Salpa fus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增多,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以往的护
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老年人群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1例口服盐酸舍曲林片;对照组49例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片。2组均3
使用新教材,怎样才算得上一堂好课,这是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基本问题出发,寻找课堂教学评价的维度,根据相关的数学教育理论得出如下的评课维度。  一、从教学目标来讲  新教材呈现多维教学目标,概括地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目标,二是发展性目标。即一堂课既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同时又要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因此,评价一堂课,看它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就是要看这两个方面
目的比较替米沙坦治疗前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dilation,FMD),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4例2型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