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探究教学的尝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9ta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将科学实验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就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 二氧化碳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建构是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新课程将科学实验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就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情景设计上,作为教师,注重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探讨实验现象,发现奥秘。例如:在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中做CO2使烛火熄灭的实验时我发现,在烧杯的底部固定并点燃一根蜡烛,加入浓的碳酸钠溶液,然后向烧杯中加入盐酸。实验中,如果一次加入大量盐酸,只会看到烛火熄灭,如果逐滴加入盐酸就会看到烛火摆动逐渐变小,停止加入盐酸烛火又会变大,如此重复多次烛火都不会熄灭,到最后,连续加入大量盐酸,此时烛火才熄灭。这是一个很有趣而且很吸引学生的实验现象,具有很大的探究空间,于是在教学中本着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性实验:
  目的: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原理: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仪器及药品:烧杯,玻璃片,蜡烛,碳酸钠溶液,盐酸溶液等
  实验步骤:
  1.把固定在玻璃片上的蜡烛放入烧杯中。
  2.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浓碳酸钠溶液。
  3.點燃蜡烛。
  4.往烧杯中加入盐酸。
  老师巡回观察,当发现学生操作中出现上述两种现象时,提醒学生注意,抓住典型,并让学生重新演示。让他们观察,比较实验现象,用最简练的语言去准确描写,并及时记录、交流。
  提出问题:
  1.两个烧杯中烛火熄灭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2.烛火为什么摆动?烛火为什么会变小?为什么又会变大?
  3.以上两个操作实验现象不同,那实验操作有什么不同呢?
  得出结论:烛火熄灭的快慢与生成二氧化碳的快慢和量的多少有关;假如一次大量加入盐酸,立即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烛火立即熄灭, 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少,从烧杯底部慢慢增多,慢慢接近烛火,火苗就逐渐变小,杯中气体由于受热形成气流使火苗摆动不定,停止加入盐酸,二氧化碳随气流流失减少,烛火又逐渐变大。
  实验启发:
  1.化学实验包含着很大的探究空间和无限的奥妙,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2.注意观察,抓住细节,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深入探究,提高能力。
  3.准确把握,合理突破,培养研究型的高素质学生。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注重探究性实验教学,使教学过程尽可能成为一种研究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实践、发现和体验知识的探求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新课程对化学教学改革的要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
其他文献
青年教师大奖赛中,我校严老师凭借实力冲破了预赛、初赛、决赛,脱颖而出。在此过程中,我多次听了严老师的课,比如:《任意角及其度量》,《二面角》,《一些平面图形中的性质在空间图形中的推广——类比思想的探究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严老师上课不仅风趣、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处处洋溢着新课程理念的气息,使我感悟颇多。  一.注重揭示数学是刻画自然现象的科学语言  我们说学习只有被镶
【摘 要】“赞赏”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赞赏”的作用和艺术性。  【关键词】赞赏 数学有效教学 方法    我非常感慨魏书生老师的“赞赏观”。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在不经意间磨去了学生的那份应有的自信。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一种有效教学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找到自信、体验到“我能行”的感觉,则是摆在我们数
【摘要】本文就当前铁路工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普遍存在职教队伍知识老化、工学矛盾突出、专兼职教队伍力量不足,职工素质提升缓慢等现状,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职教经验精辟地阐述了铁路工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该如何為企业发展战略而服务。  【关键词】职工培训,工学矛盾,合理计划,外部环境,部门优势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步伐的加快,铁路企业已进入一个崭新而充满机遇的时代,在这一最佳发展机遇期内,中铁企业为适应
摘要:青海的新农村建设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农村征地补偿存在不足,民间手工制造业文化资源保护不充分。正确合理的处理这些问题可以完善系农村的建设。  关键词:青海 新农村 问题 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青海新农村建设立足本地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一、征地补偿在青海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  近年来,反映农村土地征迁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不仅仅靠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的有效与否也是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摘 要】数学教育活动是有情感的作用,在教师的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充分利用教师情感作用会对学生学习数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 情感作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人的行为动机,使人做出努力行为,从而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把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能力相当的学生会取得不同的成绩,甚至能力差的学生可能比能力强的学生成绩更好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激励的程度和效果不同所致。一般来说,学生的成绩
摘要:高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活动谈一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 化学 探究性    一、探究性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严格来讲,高中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完全是对己有的并且被充
【摘 要】本文围绕《约客》一课的教学过程,从古诗的多元化解读需求和古诗多元化解读策略两方面分析了古诗多元教学的必要。  【关键词】初中古诗 阅读 多元化 教学    一、古诗本体的多元解读因素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手定稿之四十中说: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他也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
摘要: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法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笔者想就此问题从一下几个方面作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中学数学学法指导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1、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谈及。现代教学理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