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周围血癌细胞的监测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一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病死率高。治疗的最佳措施莫过于早期发现HCC,即未发现有早期微小转移之前就给予手术切除,然而许多HCC患者就诊时已发生转移而失去了手术机会。近年来肝动脉化疗栓塞、经皮酒精注射治疗及放疗等综合措施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已大大改善了HCC患者的预后。但如何获知HCC患者在治疗后血循环中癌细胞的杀灭情况,我们试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查找周围血单个核细胞成分中白蛋白mRNA,以示HCC患者循环血中罕见的肝癌细胞变化,监测其治疗效果以便选择更适当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王国维与吴梅,无疑是我国近代最有成就的戏曲理论家,只因受到时代的限制,他们的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著名学者、原浙江图书馆馆长张宗祥先生在他的《中国戏曲琐谈》一书中曾
IOL Tib J 511(A)号英藏敦煌藏文写卷是一篇古代藏族有关放咒驱魔的神话故事。全文分为13段,每段都是独立的。其中有9段是有关放咒的故事,每段情节类似而不雷同,简单但很有情趣。语言简洁,颇有民间故事的风味。"入"玛布清杰是贯穿全文每一段的一个核心人物。他也放咒,只是参照仿效故事中的做法,目的和条件却迥然不同。故事通篇渗透的是苯教思想,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现实。其中7、8两段讲述了11个小邦或地区的王依次向其他小邦放咒的简单情节,提供了蕃王鹘提悉补野尚未完全统一西藏前小邦或地区分治时期各小邦或地区之
介绍了IGBT 3种短路类型,通过优化器件的晶体管增益提高第二类短路能力,以承受更大短路电流的冲击,采取驱动电路栅极电压箝位措施来限制短路状态下的过流。经过设计与工艺优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治疗有肌层浸润膀胱癌的金标准 ,也是许多无肌层浸润 ,但有高危进展患者的一种可选治疗方法。作者比较了无肌层浸润和有肌层浸润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早期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E(Cyclin A、E)阳性细胞比例的变化可否作为指导胃癌淋巴结清除范围的生物学指标.方法自22例"胃癌根治切除术(D3)"患者,术中获取正常胃粘膜、原发癌肿及淋巴结标本进行Cyclin A、E阳性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有Ⅰ站或/和Ⅱ站或/和Ⅲ站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A、B和C组.结果 3组实验组原发癌肿与有转移淋巴结中的Cyclin E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C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