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于1995年重新制订了新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简称95年《肝炎方案》),其中,有关慢性肝炎的病理诊断按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G)和肝纤维化程度(S)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临床诊断以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A/G、γ-球蛋白(γ-G)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六项指标的异常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1]。笔者与骆抗先教授等先后对50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分度结果,分别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ALT、TB、A、A/G和PTA、腹部B超影像学改变和某些肝纤维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