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都渴望当领导,但是很显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领导,当领导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呢?如果想成为一名领导需要做哪些准备呢?本期由《职业》杂志独家媒体支持倾力打造的MSN中文网《职场人生》栏目请到了北大纵横创始人王璞先生为大家答疑解惑。
王璞
王璞,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首席专家;北京大学首届工商管理硕士;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化学(大型央企)董事;中国软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著有《在中国做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企业文化管理咨询实务》《营销管理咨询实务》《财务管理咨询实务》等专著。
精彩观点
◆ 领导,可以理解为“引领”与“辅导”,一个好领导既要能引领团队的方向,又要能给团队成员以必要的辅导。
◆ 好领导的特点:宽容,平等对待每个人;真诚,所有人都信任他;有激情,能感染别人。
◆ 坏领导的特点:任人唯亲、出尔反尔、不热爱自己的团队、不懂得管理。
◆ 领导可以不懂业务,但不能不懂管理,初入职场的朋友要注意学习管理能力与技巧。
◆ 如果你负责带领一个团队,要注意培养接班人,否则当你可能晋升时,如果没有人能接替你的岗位,也很可能影响你的升迁。
领导的典型性困境与应对办法
郁闷期:不满足于琐碎的工作,想要升职,必须先认真负责地完成本职工作,还要乐于助人,愿意承担本职工作以外的任务,必要时可以适当让上级的上级知道自己的能力;
过渡期:刚刚被晋升的经理,首先要搞好团队团结,还要尽快拿出工作思路,要能迅速打开局面,最后要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并能帮助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
历练期:中层领导要做好与上下级的沟通工作,要既能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团队的目标与公司的目标一致,要善于根据第一线的情况给领导提出解放生产力的建议;
瓶颈期:当你负责的业务遇到瓶颈时,打破瓶颈的有效方法就是不断学习与创新;
孤独期:作为一名企业领袖,难免有迷茫、孤独的时候,如果你看不清方向,不妨通过学习来解决,可以组织公司内部研讨,还可以去外部“游学”,向国外同行、竞争对手学习,当然也可以向专业咨询机构求教。
什么领导是好领导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话题是“领导”,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北大纵横的创始人王璞先生。对“领导”这个词你怎么理解?
王璞:就像“企业”的“企”字由“人”和“止”组成的一样,人没有了,企就停止了。“领导”一个“领”,一个“导”,“领”就是有前瞻性,带大家去没去过的地方,“导”是帮大家提升技能,帮大家克服困难,使大家能够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主持人: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领导是好的领导?
王璞:领导首先要包容,第二要真诚,第三要有激情。
主持人:你所欣赏的领导人是哪一位?
王璞:王石、柳传志、张瑞敏等都是我喜欢和敬佩的,包括年轻的一代,像马云、李彦宏、俞敏洪,他们身上都有我很欣赏的东西。
主持人:我们再谈一谈坏的企业家,你见过最糟糕的领导是什么样的(可以不说名字)?
王璞:有几类:第一类,任人唯亲;第二类,不能真正爱大家的领导;第三类,不懂管理的领导。
主持人:有一个问题,他可不可以不懂业务,然后去做这个领导呢?
王璞:不懂业务做领导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懂管理。如果你是懂业务不懂管理的领导,员工会因为看不到你把团队管理好的希望,而不愿跟随你。
领导力是天生的吗
主持人:你怎么定义“领导力”?
王璞:通过自己的一种能力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做一件大事儿,这种能力就叫领导力。注意我用的词,是“吸引”人去干一件大事,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干越来越大的事儿,这种能力就是“领导力”。
主持人: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吗?
王璞:不是天生的。有没有性格方面的因素?我想是有的,但这不是主要的。人的性格特征其实也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我认为领导力是人人都可以学的,而且人人都该学。
主持人:你能把它拆解开来吗?让我们大家都看得懂、学得会。
王璞:首先,要学会包容。并不是你讨厌一个人、反感他、排斥他,他就不好,你真正的本事是能够吸引他,让他按照统一的价值观、统一的行为去做事,如果你不能,你是不是欠缺一些东西?
第二,要真诚。如果你不能坦诚地与大家交心,就很难拥有领导力。比如对公司未来困难的预测,你不跟团队讲,可能是出于善意和对大家的担心,但这是不对的,应该用透明的方法让大家知道,并进一步让大家理解,让大家知道信息之后,劲往一块使,心往一块想。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的都是道德层面的东西,可是作为一个好领导,还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
王璞:领导力分为两方面:第一,修为方面。大家愿不愿意追随你、信赖你。第二,能力方面。包括远见、战略分析能力等,这种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除了刚才说的专业能力,还要有沟通能力。作为一个领导、一个上级,你要想办法把未来的愿景、工作的方法传递给下属。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没有沟通能力,很难获得大家的认可。
领导的五种典型性困境
主持人:下面我们做一个情景测试,把领导分为五个时期一步步谈。第一个时期——郁闷期:我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三年,工作很枯燥,部门有20个人,一个经理,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升职的机会,请问我如何才能做到?
王璞:怎么做到呢?
第一,把上级交代的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地完成,而且要有比较的心理和意识:跟这20个人比,你是不是最棒的。
第二,要乐于帮助同事和领导。比如我作为销售员之一,要把销售业绩做到最好,还要把团结做好,问问大家有什么困难我能够帮助的,领导开会的时候我要积极、主动地发言,这些非义务、非本职的方面要做好。
第三,当你做好这些之后,要适度地让上级的上级知道,这一点要做到适度。因为企业总是缺人的,除了本部门内部的提升机会,还有其他部门的提升机会。因此做工作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把成绩让上级的上级知晓一下。
当你把这三点做到位了,你的升迁也指日可待了。
主持人:我们再看下一个时期——过渡期。典型的情景是:我是一位刚刚被提拔上来的经理,面对昔日的同事,我怎样才能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怎么做才能既树立威信,又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王璞:如果你是刚上任,第一步,请大家吃个饭,破费破费,跟大家表表心意,表表决心,表表感情!这是开玩笑说的第一步。
第二步,集思广益。要认真想想工作怎么做,拿出一个思路,新官上任三把火,到底工作应该怎么开展?绝不能拖、缓。如果自己想不出来,要多做调查研究,问问同事,比如吃饭的时候说,“明天上午就讨论思路了,大家一定要畅所欲言,知无不言”,把大家的思路挖出来,集思广益。
第三步,身先士卒。我认为当领导应该树立身先士卒的意识,如果没有这个意识,很难成为好领导。当你率先去做以后,回报自然就会来了。所以身先士卒很重要。
主持人:第三个时期——历练期:我现在已经是一个中层干部了,公司的节奏非常快,上面的领导经常把活压下来,下面的员工又希望我体谅他们,把活顶回去。我应该怎么办?
王璞: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分析任务是否合理。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任务是否定好了;第二,以自己的团队的能力是否能够完成任务;第三,完成这项任务公司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分析之后可以从这几个角度跟领导沟通,比如:任务太重,时间太短,项目能不能缓一缓;指标不合理,确实完不成,我主动放弃奖金等。
另外,跟底下的员工怎么沟通呢?首先要解决大家愿不愿意干的问题,要跟他们探讨公司的愿景目标:公司给我们这么好的一个舞台,福利不错、工资不低,任务完成了还有高额奖金,咱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干呢?要真诚、坦诚地把问题向大家谈透。
第二,如果有的员工愿意做,有的员工不愿意做,存在分歧,那么就要分别对待,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不能因为一味的平均主义,影响大家的积极性。
第三,如果我想做,但是能力不够怎么办?开展辅导工作,让大家拥有这个能力,让想干事的人拥有能力,形成学习型组织。比如我们开一个团队座谈会,今年的任务有人没完成,那怎么样才能完成?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找出解决的思路。
有了这样一个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有了。任务还有什么完不成的呢?如果再完不成,跟领导沟通,是不是目标不合理?当上下沟通都很到位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这种困境了。
主持人:此时可能我们又到了下一个时期——瓶颈期:公司发展遇到瓶颈,我负责的业务似乎无法增长,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打破瓶颈,我应该怎么样思考和行动?
王璞:如果你认为公司发展到了瓶颈期,打破瓶颈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创新,这是不二法门。只有学习标杆企业、学习相关知识、学习客户需求,才能找到方法突破瓶颈。不管是销售瓶颈、企业成长销售额的瓶颈还是公司规模的瓶颈,都是有方法的,你现在没有方法,只是说你没有找到打开这扇门的钥匙,或者说你现在能力不够。因此,可以通过请上级来探讨、通过开诸葛亮会、通过集思广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一系列的学习,找到打破瓶颈的办法。
主持人:最后一个时期——孤独期:我是公司的负责人,市场竞争激烈,有的时候我看不清方向,只能凭着感觉做判断,请问有什么方法帮助我做出正确的判断?
王璞:迷茫怎么办?我认为要走出去。比如说我们北大纵横的操作,我们连续三四年带团队到欧洲、日本、土耳其、埃及、印度、尼泊尔去游学,一边参观考察,一边求教,一边晚上关起门来讨论,这是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能不能学会借力。迷茫的时候要请教,尤其是公司的高层人员一定要学会请教,比如请教专业的咨询机构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客户需求;可以分析公司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应该盘整公司内部的资源,看看这些资源能够在哪些方面发力,进攻是最好的还手,我们要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绝不能停滞不前。
王璞
王璞,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首席专家;北京大学首届工商管理硕士;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化学(大型央企)董事;中国软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著有《在中国做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企业文化管理咨询实务》《营销管理咨询实务》《财务管理咨询实务》等专著。
精彩观点
◆ 领导,可以理解为“引领”与“辅导”,一个好领导既要能引领团队的方向,又要能给团队成员以必要的辅导。
◆ 好领导的特点:宽容,平等对待每个人;真诚,所有人都信任他;有激情,能感染别人。
◆ 坏领导的特点:任人唯亲、出尔反尔、不热爱自己的团队、不懂得管理。
◆ 领导可以不懂业务,但不能不懂管理,初入职场的朋友要注意学习管理能力与技巧。
◆ 如果你负责带领一个团队,要注意培养接班人,否则当你可能晋升时,如果没有人能接替你的岗位,也很可能影响你的升迁。
领导的典型性困境与应对办法
郁闷期:不满足于琐碎的工作,想要升职,必须先认真负责地完成本职工作,还要乐于助人,愿意承担本职工作以外的任务,必要时可以适当让上级的上级知道自己的能力;
过渡期:刚刚被晋升的经理,首先要搞好团队团结,还要尽快拿出工作思路,要能迅速打开局面,最后要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并能帮助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
历练期:中层领导要做好与上下级的沟通工作,要既能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团队的目标与公司的目标一致,要善于根据第一线的情况给领导提出解放生产力的建议;
瓶颈期:当你负责的业务遇到瓶颈时,打破瓶颈的有效方法就是不断学习与创新;
孤独期:作为一名企业领袖,难免有迷茫、孤独的时候,如果你看不清方向,不妨通过学习来解决,可以组织公司内部研讨,还可以去外部“游学”,向国外同行、竞争对手学习,当然也可以向专业咨询机构求教。
什么领导是好领导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话题是“领导”,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北大纵横的创始人王璞先生。对“领导”这个词你怎么理解?
王璞:就像“企业”的“企”字由“人”和“止”组成的一样,人没有了,企就停止了。“领导”一个“领”,一个“导”,“领”就是有前瞻性,带大家去没去过的地方,“导”是帮大家提升技能,帮大家克服困难,使大家能够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主持人: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领导是好的领导?
王璞:领导首先要包容,第二要真诚,第三要有激情。
主持人:你所欣赏的领导人是哪一位?
王璞:王石、柳传志、张瑞敏等都是我喜欢和敬佩的,包括年轻的一代,像马云、李彦宏、俞敏洪,他们身上都有我很欣赏的东西。
主持人:我们再谈一谈坏的企业家,你见过最糟糕的领导是什么样的(可以不说名字)?
王璞:有几类:第一类,任人唯亲;第二类,不能真正爱大家的领导;第三类,不懂管理的领导。
主持人:有一个问题,他可不可以不懂业务,然后去做这个领导呢?
王璞:不懂业务做领导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懂管理。如果你是懂业务不懂管理的领导,员工会因为看不到你把团队管理好的希望,而不愿跟随你。
领导力是天生的吗
主持人:你怎么定义“领导力”?
王璞:通过自己的一种能力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做一件大事儿,这种能力就叫领导力。注意我用的词,是“吸引”人去干一件大事,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干越来越大的事儿,这种能力就是“领导力”。
主持人: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吗?
王璞:不是天生的。有没有性格方面的因素?我想是有的,但这不是主要的。人的性格特征其实也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我认为领导力是人人都可以学的,而且人人都该学。
主持人:你能把它拆解开来吗?让我们大家都看得懂、学得会。
王璞:首先,要学会包容。并不是你讨厌一个人、反感他、排斥他,他就不好,你真正的本事是能够吸引他,让他按照统一的价值观、统一的行为去做事,如果你不能,你是不是欠缺一些东西?
第二,要真诚。如果你不能坦诚地与大家交心,就很难拥有领导力。比如对公司未来困难的预测,你不跟团队讲,可能是出于善意和对大家的担心,但这是不对的,应该用透明的方法让大家知道,并进一步让大家理解,让大家知道信息之后,劲往一块使,心往一块想。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的都是道德层面的东西,可是作为一个好领导,还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
王璞:领导力分为两方面:第一,修为方面。大家愿不愿意追随你、信赖你。第二,能力方面。包括远见、战略分析能力等,这种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除了刚才说的专业能力,还要有沟通能力。作为一个领导、一个上级,你要想办法把未来的愿景、工作的方法传递给下属。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没有沟通能力,很难获得大家的认可。
领导的五种典型性困境
主持人:下面我们做一个情景测试,把领导分为五个时期一步步谈。第一个时期——郁闷期:我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三年,工作很枯燥,部门有20个人,一个经理,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升职的机会,请问我如何才能做到?
王璞:怎么做到呢?
第一,把上级交代的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地完成,而且要有比较的心理和意识:跟这20个人比,你是不是最棒的。
第二,要乐于帮助同事和领导。比如我作为销售员之一,要把销售业绩做到最好,还要把团结做好,问问大家有什么困难我能够帮助的,领导开会的时候我要积极、主动地发言,这些非义务、非本职的方面要做好。
第三,当你做好这些之后,要适度地让上级的上级知道,这一点要做到适度。因为企业总是缺人的,除了本部门内部的提升机会,还有其他部门的提升机会。因此做工作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把成绩让上级的上级知晓一下。
当你把这三点做到位了,你的升迁也指日可待了。
主持人:我们再看下一个时期——过渡期。典型的情景是:我是一位刚刚被提拔上来的经理,面对昔日的同事,我怎样才能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怎么做才能既树立威信,又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王璞:如果你是刚上任,第一步,请大家吃个饭,破费破费,跟大家表表心意,表表决心,表表感情!这是开玩笑说的第一步。
第二步,集思广益。要认真想想工作怎么做,拿出一个思路,新官上任三把火,到底工作应该怎么开展?绝不能拖、缓。如果自己想不出来,要多做调查研究,问问同事,比如吃饭的时候说,“明天上午就讨论思路了,大家一定要畅所欲言,知无不言”,把大家的思路挖出来,集思广益。
第三步,身先士卒。我认为当领导应该树立身先士卒的意识,如果没有这个意识,很难成为好领导。当你率先去做以后,回报自然就会来了。所以身先士卒很重要。
主持人:第三个时期——历练期:我现在已经是一个中层干部了,公司的节奏非常快,上面的领导经常把活压下来,下面的员工又希望我体谅他们,把活顶回去。我应该怎么办?
王璞: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分析任务是否合理。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任务是否定好了;第二,以自己的团队的能力是否能够完成任务;第三,完成这项任务公司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分析之后可以从这几个角度跟领导沟通,比如:任务太重,时间太短,项目能不能缓一缓;指标不合理,确实完不成,我主动放弃奖金等。
另外,跟底下的员工怎么沟通呢?首先要解决大家愿不愿意干的问题,要跟他们探讨公司的愿景目标:公司给我们这么好的一个舞台,福利不错、工资不低,任务完成了还有高额奖金,咱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干呢?要真诚、坦诚地把问题向大家谈透。
第二,如果有的员工愿意做,有的员工不愿意做,存在分歧,那么就要分别对待,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不能因为一味的平均主义,影响大家的积极性。
第三,如果我想做,但是能力不够怎么办?开展辅导工作,让大家拥有这个能力,让想干事的人拥有能力,形成学习型组织。比如我们开一个团队座谈会,今年的任务有人没完成,那怎么样才能完成?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找出解决的思路。
有了这样一个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有了。任务还有什么完不成的呢?如果再完不成,跟领导沟通,是不是目标不合理?当上下沟通都很到位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这种困境了。
主持人:此时可能我们又到了下一个时期——瓶颈期:公司发展遇到瓶颈,我负责的业务似乎无法增长,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打破瓶颈,我应该怎么样思考和行动?
王璞:如果你认为公司发展到了瓶颈期,打破瓶颈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创新,这是不二法门。只有学习标杆企业、学习相关知识、学习客户需求,才能找到方法突破瓶颈。不管是销售瓶颈、企业成长销售额的瓶颈还是公司规模的瓶颈,都是有方法的,你现在没有方法,只是说你没有找到打开这扇门的钥匙,或者说你现在能力不够。因此,可以通过请上级来探讨、通过开诸葛亮会、通过集思广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一系列的学习,找到打破瓶颈的办法。
主持人:最后一个时期——孤独期:我是公司的负责人,市场竞争激烈,有的时候我看不清方向,只能凭着感觉做判断,请问有什么方法帮助我做出正确的判断?
王璞:迷茫怎么办?我认为要走出去。比如说我们北大纵横的操作,我们连续三四年带团队到欧洲、日本、土耳其、埃及、印度、尼泊尔去游学,一边参观考察,一边求教,一边晚上关起门来讨论,这是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能不能学会借力。迷茫的时候要请教,尤其是公司的高层人员一定要学会请教,比如请教专业的咨询机构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客户需求;可以分析公司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应该盘整公司内部的资源,看看这些资源能够在哪些方面发力,进攻是最好的还手,我们要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绝不能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