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代石碑和石刻文化——访著名藏族学者巴採·巴桑旺堆先生

来源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g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学者巴採.巴桑旺堆先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现任中国民族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藏学研究会理事。多年来从事藏族古代史、吐蕃墓葬、古代石碑、古藏文写本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通过对巴採.巴桑旺堆先生的采访,我们对古代藏文石碑或石刻文字的相关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 The famous scholar Bachai Bansang Wangdui is a researcher at th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and is currently the vice chairman of the China National Historic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Tibetology Research Association. Over the years engaged in ancient Tibetan history, Tibetan tombs, ancient stone tablets, ancient Tibetan scripts and other aspects of research, have a greater influence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an interview with Bachace Basangwangdui, we have gain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ed issues of ancient Tibetan steles or stone inscriptions.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红色文化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旅游是解读革命历史,学习革命精神的最佳途径及有效方式。然而,对于高考族而言,最有效最让大家喜闻乐见的红色旅游途径,莫过于游览红色城市中的红色高校。这些高校在红色革命精神的孕育下而诞生,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是红色精神的完美体现。  红色圣地:上海  红色精神:党的成立  红色高校: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爱子,更是功臣。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多次处于劣势,甚至几乎丧命。这时,都是朱高煦一匹马,一杆枪,冲进敌阵,救出朱棣,杀退敌兵。朱棣能夺下侄子朱允炆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