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百事通》拓出张营富裕路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vhd5467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河南省新野县县城南端1.5公里处的城郊乡张营村,拥有126.7公顷耕地,5年前蔬菜种植面积不足20公顷,如今发展到90公顷,复种指数333公顷多,精细菜与大路菜的种植比例由过去的3∶7调为7∶3,人均纯收入由过去的1650元递增到2460元。
  张营村是多年的传统蔬菜种植村,虽然当地有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水利条件,但村民仅种植大路菜换取几个小钱。由于种植面积不大,结构单一,制约着村民的经济收入。1999年,村支书张云平和村委主任张信立每人订了一份《农村百事通》杂志,他们按照杂志上介绍的“反季节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建起了两座琴弦式日光温室和0.1公顷地的塑料弓棚,种植反季节黄瓜、番茄、荆芥。有人嘲笑他们:“四月八打楝花,四月九黄瓜妞;可从没见过雪花飘飘吃黄瓜,像他们这样瞎摆弄,准要撞得头碰血流。”张云平、张信立对嘲笑置至不理,他们心想,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要挣大钱得靠科学。
  张云平和张信立通过精心管理,黑葫芦苗嫁接津研黄瓜苗,在日光温室种植一举成功。333.5平方米(半亩)地仅一季黄瓜产量即高达8000公斤,纯收入7500元。全村的人震惊了,男女老少对他们刮目相看。年近80岁的齐祥平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流传下来的民谚不灵啦,这真是神哟!”
  2000年城郊乡把张云平和张信立种菜致富的事迹在全乡推广,掀起了推广设施蔬菜的高潮。张营村建起温室、弓棚、轻质骨架大棚100多个。他们以《农村百事通》中介绍的葫芦苗与黄瓜苗进行嫁接的技术为教材,先后举办嫁接技术培训班12场次,使村里的张德顶、张建胜、张新德等8个种植户全部掌握了这项技术,一季黄瓜667平方米产量达1.2万公斤,上市期由过去的45天延长到90天。这年冬季,寒流袭击,阴雾连绵,光照期缩短,造成霜霉病、猝倒病蔓延。他们经过几天的观察,采用《农村百事通》种植园地介绍的方法:“白天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12℃,菜苗不会冻死,但停止生长。温室在8℃以下,菜苗会被冻死……这种情况下可在一个长度45米、跨度8米的温室内每隔5米按照行距放上两个无烟木炭火盆,照样可使温室内增温至20℃左右。”这种方法在全村推广后又在全乡扩大推广面,解决了寒冻、霜期、光照期短的问题。
  为了使菜农能学到真正的实用技术,张云平和张信立从2002年以来动员村组干部和种菜能手共订《农村百事通》30多份,让他们通过读《农村百事通》、用《农村百事通》掌握技术,确保高产。
  情注绿色,依靠科技发家,依靠《农村百事通》带富一方,是张云平和张信立的工作目标。在成绩面前他们没有自满自足,他们仍将以《农村百事通》作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教材,带动村民走向富裕、奔入小康。(河南 齐国强)
其他文献
教育研究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新兴知识产权形态,其受重视程度,随着教育投入、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不断提升而提升。论文利用外部性理论,从外部性
遮阳网具有对夏日强光照的遮挡作用,并具有降温和保湿性能,还有抵挡夏日暴雨的作用。进入夏秋季节,在蔬菜栽培上广泛应用遮阳网,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和成熟。其覆盖方法有平铺、小拱棚覆盖、平棚覆盖、大棚覆盖等多种方式,常应用在以下蔬菜生产方面:  伏菜栽培覆盖 主要用于炎夏覆盖伏芹菜、伏萝卜、夏甘蓝、小白菜、大白菜、黄瓜、莴笋、大蒜等,可防止高温强光危害,降低地面气温,兼防暴雨对蔬菜的直接冲刷,使土壤不易板结
知识网络是新近被认识到的客观事物,通过知识增长来使整个网络获得竞争优势则是当前知识理论领域的关注热点。研究认为,知识网络中新知识的生产是知识增长和传导的前提。基于
介绍了分子印记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仿生分子识别中的应用。对基于荧光和磷光检测的仿生分子识别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