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河南省新野县县城南端1.5公里处的城郊乡张营村,拥有126.7公顷耕地,5年前蔬菜种植面积不足20公顷,如今发展到90公顷,复种指数333公顷多,精细菜与大路菜的种植比例由过去的3∶7调为7∶3,人均纯收入由过去的1650元递增到2460元。
张营村是多年的传统蔬菜种植村,虽然当地有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水利条件,但村民仅种植大路菜换取几个小钱。由于种植面积不大,结构单一,制约着村民的经济收入。1999年,村支书张云平和村委主任张信立每人订了一份《农村百事通》杂志,他们按照杂志上介绍的“反季节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建起了两座琴弦式日光温室和0.1公顷地的塑料弓棚,种植反季节黄瓜、番茄、荆芥。有人嘲笑他们:“四月八打楝花,四月九黄瓜妞;可从没见过雪花飘飘吃黄瓜,像他们这样瞎摆弄,准要撞得头碰血流。”张云平、张信立对嘲笑置至不理,他们心想,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要挣大钱得靠科学。
张云平和张信立通过精心管理,黑葫芦苗嫁接津研黄瓜苗,在日光温室种植一举成功。333.5平方米(半亩)地仅一季黄瓜产量即高达8000公斤,纯收入7500元。全村的人震惊了,男女老少对他们刮目相看。年近80岁的齐祥平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流传下来的民谚不灵啦,这真是神哟!”
2000年城郊乡把张云平和张信立种菜致富的事迹在全乡推广,掀起了推广设施蔬菜的高潮。张营村建起温室、弓棚、轻质骨架大棚100多个。他们以《农村百事通》中介绍的葫芦苗与黄瓜苗进行嫁接的技术为教材,先后举办嫁接技术培训班12场次,使村里的张德顶、张建胜、张新德等8个种植户全部掌握了这项技术,一季黄瓜667平方米产量达1.2万公斤,上市期由过去的45天延长到90天。这年冬季,寒流袭击,阴雾连绵,光照期缩短,造成霜霉病、猝倒病蔓延。他们经过几天的观察,采用《农村百事通》种植园地介绍的方法:“白天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12℃,菜苗不会冻死,但停止生长。温室在8℃以下,菜苗会被冻死……这种情况下可在一个长度45米、跨度8米的温室内每隔5米按照行距放上两个无烟木炭火盆,照样可使温室内增温至20℃左右。”这种方法在全村推广后又在全乡扩大推广面,解决了寒冻、霜期、光照期短的问题。
为了使菜农能学到真正的实用技术,张云平和张信立从2002年以来动员村组干部和种菜能手共订《农村百事通》30多份,让他们通过读《农村百事通》、用《农村百事通》掌握技术,确保高产。
情注绿色,依靠科技发家,依靠《农村百事通》带富一方,是张云平和张信立的工作目标。在成绩面前他们没有自满自足,他们仍将以《农村百事通》作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教材,带动村民走向富裕、奔入小康。(河南 齐国强)
张营村是多年的传统蔬菜种植村,虽然当地有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水利条件,但村民仅种植大路菜换取几个小钱。由于种植面积不大,结构单一,制约着村民的经济收入。1999年,村支书张云平和村委主任张信立每人订了一份《农村百事通》杂志,他们按照杂志上介绍的“反季节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建起了两座琴弦式日光温室和0.1公顷地的塑料弓棚,种植反季节黄瓜、番茄、荆芥。有人嘲笑他们:“四月八打楝花,四月九黄瓜妞;可从没见过雪花飘飘吃黄瓜,像他们这样瞎摆弄,准要撞得头碰血流。”张云平、张信立对嘲笑置至不理,他们心想,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要挣大钱得靠科学。
张云平和张信立通过精心管理,黑葫芦苗嫁接津研黄瓜苗,在日光温室种植一举成功。333.5平方米(半亩)地仅一季黄瓜产量即高达8000公斤,纯收入7500元。全村的人震惊了,男女老少对他们刮目相看。年近80岁的齐祥平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流传下来的民谚不灵啦,这真是神哟!”
2000年城郊乡把张云平和张信立种菜致富的事迹在全乡推广,掀起了推广设施蔬菜的高潮。张营村建起温室、弓棚、轻质骨架大棚100多个。他们以《农村百事通》中介绍的葫芦苗与黄瓜苗进行嫁接的技术为教材,先后举办嫁接技术培训班12场次,使村里的张德顶、张建胜、张新德等8个种植户全部掌握了这项技术,一季黄瓜667平方米产量达1.2万公斤,上市期由过去的45天延长到90天。这年冬季,寒流袭击,阴雾连绵,光照期缩短,造成霜霉病、猝倒病蔓延。他们经过几天的观察,采用《农村百事通》种植园地介绍的方法:“白天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12℃,菜苗不会冻死,但停止生长。温室在8℃以下,菜苗会被冻死……这种情况下可在一个长度45米、跨度8米的温室内每隔5米按照行距放上两个无烟木炭火盆,照样可使温室内增温至20℃左右。”这种方法在全村推广后又在全乡扩大推广面,解决了寒冻、霜期、光照期短的问题。
为了使菜农能学到真正的实用技术,张云平和张信立从2002年以来动员村组干部和种菜能手共订《农村百事通》30多份,让他们通过读《农村百事通》、用《农村百事通》掌握技术,确保高产。
情注绿色,依靠科技发家,依靠《农村百事通》带富一方,是张云平和张信立的工作目标。在成绩面前他们没有自满自足,他们仍将以《农村百事通》作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教材,带动村民走向富裕、奔入小康。(河南 齐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