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氟沙星对3种海洋弧菌的抗菌后效应研究

来源 :海洋水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632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二氟沙星对鳗弧菌W-1、副溶血弧菌1614和溶藻弧菌183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二氟沙星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显示,二氟沙星在1×MIC、2×MIC和4×MIC浓度时,对鳗弧菌W-1、副溶血弧菌1614和溶藻弧菌1833的PAE分别为:0.64、1.09和2.16h;0.74、1.73和2.64;0.54、1.08和2.05h。二氟沙星对这3种弧菌具有明显的抗菌后效应,并且随着二氟沙星浓度的增加
其他文献
蛤毒素是由有毒甲藻产生的脂溶性毒素,已经确认的同系物有14种。在不同国家的不同贝类中蛤毒素组成特征和含量均存在差异。蛤毒素的小鼠腹腔注射毒性大于经口毒性。目前,国际上
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实验,研究光强、温度和盐度对分离自对虾池塘水环境中的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增长率的影响。获得各微藻的最适生
报道了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及代谢规律。在水温14~16℃的条件下,用50mg/kg体重的剂量,对大菱鲆口灌土霉素3d,每天两次。用紫外吸收法测定土霉素在大菱鲆体
通过大量的海上网箱沉浮试验和分析,阐述了国产HDPE升降式网箱在自然海洋环境状态中,受风、浪和流等客观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使其在下沉过程中各浮管舱间下沉速度不一致,导致升
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阻燃剂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设备和各种复合材料里。国内外研究证明,PBDEs是一种新型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物,会对生物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毒害,同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建立鲈鱼组织中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碱性氧化铝SPE柱净化,N-甲基咪唑和三氟乙酸酐的乙腈溶液为衍生化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