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林绿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来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其中,树木存活率是园林绿化施工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合格的园林绿化施工,一方面要做好充足的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执行程度;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施工后的养护管理工作。因此施工过程应以植物成活为依据,用先进技术手段,合理种植和管理手段保证植物成活率,园林绿化的水平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植物成活率
1、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苗木栽植基本原则
首先要做好栽植前的准备工作,在栽植的过程中还要细心地观察,栽植后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对于栽植的苗木在选择栽植种类的过程中,应考虑选择的苗木种类是否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等。掌握并根据植物耐寒、耐阴、喜阳等习性不同,进行栽植;另外,各地区的自然气候、环境条件不同,在栽植苗木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季节进行栽植。对于北方气候来说,春季栽植最好,因为春季气候变暖、气温回升、冻结的土壤开始变软等更有利于苗木栽植。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会提高植物栽植的成活率。
2、植物成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自然气候因素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由于属于室外露天施工,所以自然气候因素对植物成活率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那么要想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提高植物成活率,就必须在自然气候因素对园林绿化植物产生破坏之前进行提前预防。以植物病害为例,或许仅仅几摄氏度的变化,就有可能导致植物某些病害提前發生,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病害发生,最终影响到园林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又如在冬季,由于气温低,酶的活性降低,植物代谢过程减缓,这就会抑制植物的生长,而在夏季,由于气温高,植物在代谢过程中又会消耗额外的有机物,同样也不利于植物生长。
2.2土壤条件因素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良好的土壤环境才能够促进植物健康成长,提高其成活率。以土壤酸碱度为例,直接影响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如果植物生长于酸性土壤中,没有及时施以更多富含阳离子的肥料,当植物吸收不到足够的适合自身的阳离子,则会对生长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其成活率。以土壤的物理条件为例,如果土壤排列不规则且颗粒大的时候,就会影响植物吸收水分与养分。而且植物根系在进行自由伸展的过程中,为了抵抗土壤颗粒对其造成的挤压,也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而影响植物健康成长,进而影响其存活率。
3、园林绿化施工中提升苗木成活率的措施
3.1选择优质树苗,培育壮苗
良好的树苗质量是促进树木成活的首要条件。绿化工程中,首先,在树苗的选择上要遵循“生境相似性原理”,综合分析园林所在地域的环境,如降雨量、阳光直射面积、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在该环境生长且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树苗。其次,在树苗培育上,科学选择育苗基质,合理设计育苗苗圃。并在培育过程中精心、细致地打造育苗工程,定期检查土壤的水分状况,出现水分缺乏时及时补充浇水。而在苗木生长后期,应避免土壤长期处于水分饱和状态,从而有效防止苗木因缺氧引起根系腐烂而死亡。同时,进行苗圃土壤改良,可采用给土壤施有益微生物及石灰的方法来中和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促进土壤里水分、空气和养分在积累和消耗的循环上得以协调,促进苗木根系生长,培育壮苗。
3.2把握移栽时间,提高移栽技术
树苗移栽前先平整土地,疏松土壤,促进土壤团粒结构体,蓄水保墒。移栽要选用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形态优美的优质苗木,并适当修剪根系,根据地域的气候条件和树苗的生态习性,选择树种生长萌动的季节进行移栽,提高成活率。移栽时主要把握以下技术:
(1)起挖。起挖时保证苗木均带土球,沿适当的根幅外圈向下垂直挖掘,避免用力过大而导致根部劈裂。遇到较粗的根系,在保留2条粗根的前提下,其它粗根用修枝剪切断。挖断全部侧根后,切断主根,避免须根的损伤,原土保留。最后,将苗木用湿草袋包扎。(2)运输。运输过程中为避免苗木水分的损失和养分的不足,苗木根部需进行醮泥浆处理。同时,向苗木喷洒蒸腾抑制剂,避免阳光对树叶水分蒸发。并尽量加快运输速度,避免行车颠簸,缩短起苗至种植的时间,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苗木因水分和营养缺失而致死亡。(3)栽植。苗木栽植采用堆土种植法,在挖好的栽植穴底部施上基肥,于穴正中放入苗木,以比苗木根颈处深2~3cm为适宜栽植深度,放入过程中应缓慢有序,避免对根皮的损伤。然后,均匀填入土壤,分层夯实。并以垂直向上的方向略提苗木,促进根系自然舒展。同时,为确保苗木的生长质量,在栽植规划上,应综合考虑地形、日照时间、主风方向及苗木生长习性等因素, 苗木的株行距应进行行协调和控制,提供苗木更好的生长环境。最后,踏实平周的土,促进移栽过程中苗木伤口的愈合和萌芽生根,提高成活率。
3.3栽植后的养护措施
园林绿化施工中对于苗木栽植后,做好养护管理极为重要。一方面,灌溉、施肥。认真了解植物栽植后什么时间开花、什么时间生长最快,然后做好施肥和灌溉的养护管理措施。例如,一些花卉在每年春、秋季要重点施肥2~3次。肥料不能裸露,可采用埋施或水施等不同方法,埋施可先挖穴或开沟,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一般可结合除草松土进行施肥。另一方面,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苗,力争1周内补植回原来的种类,并最好做到规格与原来植株一样或相近,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补植需按照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加强浇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达98%以上。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绿化环境不协调的树木或花卉要尽早改植。
3.4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以防为主,精心管养,切实提高植物抗病虫能力。勤检查,以做到尽早处理。病虫的防止方法有: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通过这些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避免对植物造成生长不利。最好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减轻环境污染。采取化学防治,一定要注意掌握适当的喷药时间;严格按环保的要求和标准来配置药物和决定用量,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结语
总之,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提高植物成活率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乎到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文章先分析了植物成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气候因素、土壤条件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移植植物前的注意事项、植物栽种环节注意事项、后期养护工作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植物成活率提高对策,希望能借此给予相关人员一定参考借鉴,共同提升园林绿化施工质量与水平,推动美丽城市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张璇.试论园林大树移植与养护技术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1:12-13.
[2]曾颖.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17,(08):1.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植物成活率
1、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苗木栽植基本原则
首先要做好栽植前的准备工作,在栽植的过程中还要细心地观察,栽植后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对于栽植的苗木在选择栽植种类的过程中,应考虑选择的苗木种类是否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等。掌握并根据植物耐寒、耐阴、喜阳等习性不同,进行栽植;另外,各地区的自然气候、环境条件不同,在栽植苗木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季节进行栽植。对于北方气候来说,春季栽植最好,因为春季气候变暖、气温回升、冻结的土壤开始变软等更有利于苗木栽植。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会提高植物栽植的成活率。
2、植物成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自然气候因素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由于属于室外露天施工,所以自然气候因素对植物成活率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那么要想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提高植物成活率,就必须在自然气候因素对园林绿化植物产生破坏之前进行提前预防。以植物病害为例,或许仅仅几摄氏度的变化,就有可能导致植物某些病害提前發生,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病害发生,最终影响到园林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又如在冬季,由于气温低,酶的活性降低,植物代谢过程减缓,这就会抑制植物的生长,而在夏季,由于气温高,植物在代谢过程中又会消耗额外的有机物,同样也不利于植物生长。
2.2土壤条件因素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良好的土壤环境才能够促进植物健康成长,提高其成活率。以土壤酸碱度为例,直接影响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如果植物生长于酸性土壤中,没有及时施以更多富含阳离子的肥料,当植物吸收不到足够的适合自身的阳离子,则会对生长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其成活率。以土壤的物理条件为例,如果土壤排列不规则且颗粒大的时候,就会影响植物吸收水分与养分。而且植物根系在进行自由伸展的过程中,为了抵抗土壤颗粒对其造成的挤压,也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而影响植物健康成长,进而影响其存活率。
3、园林绿化施工中提升苗木成活率的措施
3.1选择优质树苗,培育壮苗
良好的树苗质量是促进树木成活的首要条件。绿化工程中,首先,在树苗的选择上要遵循“生境相似性原理”,综合分析园林所在地域的环境,如降雨量、阳光直射面积、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在该环境生长且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树苗。其次,在树苗培育上,科学选择育苗基质,合理设计育苗苗圃。并在培育过程中精心、细致地打造育苗工程,定期检查土壤的水分状况,出现水分缺乏时及时补充浇水。而在苗木生长后期,应避免土壤长期处于水分饱和状态,从而有效防止苗木因缺氧引起根系腐烂而死亡。同时,进行苗圃土壤改良,可采用给土壤施有益微生物及石灰的方法来中和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促进土壤里水分、空气和养分在积累和消耗的循环上得以协调,促进苗木根系生长,培育壮苗。
3.2把握移栽时间,提高移栽技术
树苗移栽前先平整土地,疏松土壤,促进土壤团粒结构体,蓄水保墒。移栽要选用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形态优美的优质苗木,并适当修剪根系,根据地域的气候条件和树苗的生态习性,选择树种生长萌动的季节进行移栽,提高成活率。移栽时主要把握以下技术:
(1)起挖。起挖时保证苗木均带土球,沿适当的根幅外圈向下垂直挖掘,避免用力过大而导致根部劈裂。遇到较粗的根系,在保留2条粗根的前提下,其它粗根用修枝剪切断。挖断全部侧根后,切断主根,避免须根的损伤,原土保留。最后,将苗木用湿草袋包扎。(2)运输。运输过程中为避免苗木水分的损失和养分的不足,苗木根部需进行醮泥浆处理。同时,向苗木喷洒蒸腾抑制剂,避免阳光对树叶水分蒸发。并尽量加快运输速度,避免行车颠簸,缩短起苗至种植的时间,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苗木因水分和营养缺失而致死亡。(3)栽植。苗木栽植采用堆土种植法,在挖好的栽植穴底部施上基肥,于穴正中放入苗木,以比苗木根颈处深2~3cm为适宜栽植深度,放入过程中应缓慢有序,避免对根皮的损伤。然后,均匀填入土壤,分层夯实。并以垂直向上的方向略提苗木,促进根系自然舒展。同时,为确保苗木的生长质量,在栽植规划上,应综合考虑地形、日照时间、主风方向及苗木生长习性等因素, 苗木的株行距应进行行协调和控制,提供苗木更好的生长环境。最后,踏实平周的土,促进移栽过程中苗木伤口的愈合和萌芽生根,提高成活率。
3.3栽植后的养护措施
园林绿化施工中对于苗木栽植后,做好养护管理极为重要。一方面,灌溉、施肥。认真了解植物栽植后什么时间开花、什么时间生长最快,然后做好施肥和灌溉的养护管理措施。例如,一些花卉在每年春、秋季要重点施肥2~3次。肥料不能裸露,可采用埋施或水施等不同方法,埋施可先挖穴或开沟,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一般可结合除草松土进行施肥。另一方面,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苗,力争1周内补植回原来的种类,并最好做到规格与原来植株一样或相近,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补植需按照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加强浇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达98%以上。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绿化环境不协调的树木或花卉要尽早改植。
3.4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以防为主,精心管养,切实提高植物抗病虫能力。勤检查,以做到尽早处理。病虫的防止方法有: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通过这些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避免对植物造成生长不利。最好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减轻环境污染。采取化学防治,一定要注意掌握适当的喷药时间;严格按环保的要求和标准来配置药物和决定用量,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结语
总之,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提高植物成活率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乎到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文章先分析了植物成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气候因素、土壤条件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移植植物前的注意事项、植物栽种环节注意事项、后期养护工作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植物成活率提高对策,希望能借此给予相关人员一定参考借鉴,共同提升园林绿化施工质量与水平,推动美丽城市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张璇.试论园林大树移植与养护技术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1:12-13.
[2]曾颖.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17,(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