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网络舆论观察——基于大数据的量化研究视角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的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获得连任.在选举主要候选人的网络声量表现和相关议题方面,韩国瑜网络声量最大、相关议题最多,蔡英文社交媒体粉丝数最多,但粉丝数比网络声量更应是选举网络舆论战的争夺主战场;在岛内外重要事件方面,出现舆论事件“韩国瑜化”现象,同时蔡英文恶意炒作香港修例风波成为选举的最关键变量;在岛内重大政策方面,蔡英文在各大重要政策中的网络曝光量基本均高于韩国瑜.此次选举出现的三种传播模式“悲情传播”“仇恨传播”和“恐惧传播”是解开此次台湾选举种种疑惑的关键钥匙.
其他文献
数字社会中,面对隐私泄露、数字鸿沟、算法黑箱与歧视、大数据杀熟、身心健康损害、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形态风险等问题,针对技术缺陷、利益驱动、矛盾爆发、心理问题、法制短板、监管不力等原因,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数字社会风险治理体制.宏观上,应当加强政府的主导和核心作用,转变治理理念,完善法规制度,营造诚信文化,提倡数字道德,平衡各方利益,党员干部引领,加大资金投入,全球协作共治;中观上,应当增强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的风险防控意识,健全组织机构,作好风险评估,建设人才队伍,促进技术升级,进行全周期
作为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与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为我国带来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本质上,数据就是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它既是一种物理载体,也是知识和信息的特定存在方式,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两方面属性.数据的特殊性使数据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异于传统生产要素,从而使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发生一系列变化.客观来讲,数据发挥作用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自我实现,也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实践中,要坚持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整体把握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