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节”在中国(笔谈)——领略文化的多元 享受哲学的盛宴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309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恢复哲学的伟大传统,深入社会生活,面对现实问题,创办了“哲学节”。在每年的11月第三个星期四这一天,全世界有许多城市同时举办哲学节活动。2004年11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哲学节在中国”的主题会议拉开了本次哲学节的帷幕,标志着这个哲学的节日正式进入了中国。促进公众对哲学的兴趣,提高人们的哲学素养,创造并维护一个能够进行争论和交流的论坛,促使哲学对当下世界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反思,是本次哲学节的宗旨。在本次哲学节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哲学研究专家聚集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就哲学的伟大意义、中国哲学的资源、哲学的发展三个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吸引了众多的听众,人头攒动的讲堂里掌声不断,学者们的精彩发言不时被打断。在这里,本刊摘要发表几位学者的演讲,以飨读者。
其他文献
社会和谐是当代中国在从旧式现代性转向新型现代性的过程中凸显出来、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性课题。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和体制改革导致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而社会结构的状况又直接体现了社会关系的状况,构成社会稳定、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和谐源于社会结构,特别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协调和整合;另一方面,社会更加和谐目标的实现,又会进一步促进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形成,二者良性循环。
斯蒂格列茨是第一个从主流的经济学内部杀出的“革命家”,用“以子之予,攻子之盾”的方法,否认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他不仅发现了“信息不对称”,
[主持人语]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出现并不断壮大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作为联结城乡的衄带.选一特殊群体客观上构成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关犍目素,其所面临的问题亦是现阶段乃至来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国家必须妥善应对的挑战。正因为如此,农民工才成为中国现阶段最令人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问题才成为学术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专栏刊发的四格文章,就是在针对农民工进行大规模闸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围绕着农民工问题与解决思路遮一主题,从宏观与微观的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它力图展示
[主持人语]从斯密、体谟、孔德、马克思,到韦伯、迪尔凯姆,詹姆士、荣格、弗洛伊德和皮特·伯格,尽管这些社会科学大师对宗教的具体看法各异,但其基本倾向是一致的,形成了近三十世纪以来的主流宗教观:宗教妨碍理性思维,是非理性的,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人类对宗教的需求会逐渐降低.最终导致宗教的消亡。这一观点后来被归纳为“世俗化命题”.
当代社会实践发生了结构性的巨变,也显示了它具有的两股巨大力量——现代性全球化的长波进程的力量和本土社会转型的特殊脉动的力量。当今世界每一项重大的动态变化也都包含着这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我们把研究这种结构性巨变及其二维效应的理论称之为“实践结构的社会学理论及其二维视野和双侧分析”(简称实践结构论)。从社会学研究“中国经验”的“全球”与“本土”话语之争的再度激活,到“广义转型论”与“狭义转型论”实质性分野的明朗化;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生命力的再发现,到现代性彰显以来新兴社会科学(如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共性和个
伦理实体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中提出并充分阐发的重要概念。在黑格尔道德哲学体系中,伦理实体是由家庭——市民社会——国家诸形态构成的辩证发展的体系。家庭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实体;市民社会是过渡的和否定性的伦理实体;国家是复归的和否定之否定的伦理实体。在伦理实体的这三个结构中,都存在着由“伦理的实体”蜕变为“不道德的个体”的可能与危险。伦理实体的概念与现实中存在的伦理-道德悖论,要求进行道德哲学的转向,由对个体伦理、个体道德的关注,进展到对实体伦理、实体道德的追究,建立以个体伦理-实体伦理为
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创刊于1987年。创刊伊始,人大学报就确定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社会主义建设和体制改革中提出的新课题.努力促进开发新学科、推广新思路,树立新学风的办刊宗旨,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补充新论据的具有新意的学术论文提供园地,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