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过去:从古代到数字时代复制技术的演变以及其相关问题

来源 :国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项研究是日内瓦大学古典考古学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合作展览项目的一部分,旨在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地中海的复制传统.复制行为使形状、物体或主题能够在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之间传播,从而导致价值观的改变.本文从跨文化与跨历史的角度,对古代中国和古代地中海的复制品价值、复制品的传播历史以及它们在数字时代的演变作用进行探讨.这种比较史学视野下的复制现象将被追溯至两种文物:古典时代的雕塑和中国古代的书法.虽然这两个领域可能看起来相距甚远——雕塑的具体化与模型化VS书法的线条性与灵活性——但是把它们带到我们面前的复制现象,遵循着平行和相似的路径,正如我们将会证明的那样.在不同的时空,复制行为不仅是复制一件物品,还是从其原始背景、意义和功能中提取出来,然后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或宗教需求而对其进行重新评估.本文探讨了有2500多年历史的复制过程,而在21世纪的今天,新技术的发展使文物得以非物质化和更广泛地扩散,为不同艺术形式的比较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正>目的引进Cloninger的儿童青少年气质性格量表自评版(JTCI-S),并检验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翻译、回译、访谈、试测形成JTCI-S中文版。采用整群分层随
会议
清人自编考证笔记的缘由包括敝帚自珍、重视考证笔记、借以扬名、标榜家学或受他人敦促,有强烈的自觉意识,特别是受考据学风的影响,藉此标榜博通四部,甚至沽名钓誉.考证笔记
《唐玄宗时期吏治与文学之争——玄宗朝政治史发微之二》(后文简称《吏治与文学之争》)与汪篯遗稿中《魏晋隋唐党争史》的其他存世篇目皆完成于二十世纪中期,至1981年《汪篯
期刊
张九龄两次贬谪,根本原因均是牵涉朋党.第一次是因依附张说,得其青睐而被超拔,故在张说罢相后受牵连被外贬.张说与张九龄通谱时间不在张九龄入仕前的长安年间,而在开元十年前
胆固醇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其中由人体肝内合成的占总量70%-80%,从膳食中得到的占20%-30%。胆固醇的正常值为2.82~5.17毫摩尔/升,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时,称为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降低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血脂达标,可明显减少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