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玉米PEPC基因杨树的光合生理特性分析

来源 :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p71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转PEPC基因南林895杨和对照(南林895杨)为材料,分析不同转基因植株的光合生理参数。结果显示:转PEPC基因杨树与C4光合途径相关的酶活性比对照增高,PEPC活性增加较为明显,最高达38.6%。转PEPC基因杨树表现较强的对强光利用能力,其光饱和点比对照提高约10%~20%,饱和点时的光合速率比对照高17.7%~58.1%。转PEPC基因杨树光补偿点低于对照,利用弱光的能力增强;CO2饱和点低,比对照低22.2%~44.4%;CO2补偿点也较低,比对照降低58.1%~76.5%,表明对CO2的利用效率较高。此外,转基因杨树羧化效率增高,比对照增加最高达62.3%。
其他文献
根据理想尿素合成的基本原理,针对装置的情况和扩能要求,提出了改造传统法尿素工艺尿素合成回路,提高CO2转化率的策略和方法.并介绍了两种改造方案,以及ACES21工艺技术的核心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概念的提出已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其定义至今仍有争议,这直接影响了对TIA的诊断和治疗,而TIA后发生卒中的高风险已经引起了人们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起病急骤,与头位改变有密切关系,持续时间一般为数秒至数10s,是中老年人眩晕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后半规管BPPV占90.1%。但此症常常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
<正>~~
期刊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因多次脑卒中或长期慢性脑缺血等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主要表现为学习记忆、认知能力减退及行为障碍等。
2009年对大兴安岭地区的阔叶混交次生林及白桦萌生低质林进行不同带宽皆伐,将每条皆伐带分为3段,分别种植西伯利亚红松、落叶松和樟子松,2011年8月测定林分的土壤理化指标。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自体血注入法脑出血模型血红素氧合酶(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局部亚低温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脑出血(contr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脑卒中里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的疾病,虽然本病仅占首次脑卒中患者的10%-15%,但30d病死率却高达35%-52%,其中半数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脑部炎症,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脑炎,一般以发热、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癫痫等为主要表现,本病
目的:探讨列表式健康宣教流程对冠心病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5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