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表达及不符合MSIS诊断标准的相关因素

来源 :国际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088392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以及红细胞沉降率表达情况不符合美国肌肉骨骼感染协会(American Musculoskeletal Infection Association,MSIS)诊断标准的有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菏泽市立医院因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而进行住院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或手术治疗前进行血清红细胞沉降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按照MSIS诊断标准对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进行诊断。依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以及红细胞沉降率水平是否符合MSIS诊断标准将其分成符合组以及不符合组,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血清学指标不符合MSIS诊断标准的影响因素。

结果

血清红细胞沉降率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符合MSIS诊断标准者共32例(64.00%)、不符合MSIS诊断标准者18例(36.00%)。两组患者细菌培养结果以及免疫状态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217、7.797,P值均<0.05),病原体类型无明显差异(χ2=2.097,P>0.05)。两组患者常见病原菌不同免疫状态分级比较无明显差异(χ2分别为1.821、0.613,P值均>0.05)。Logistic回归表明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以及免疫B级是导致患者实验室指标不符合MSIS诊断标准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466、0.580,P值均<0.05)。

结论

细菌培养结果呈阴性以及免疫状态良好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以及红细胞沉降率不符合MSIS诊断标准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进行疾病诊断时需要对患者实验室指标实施全面分析,减少漏诊。

其他文献
巨噬细胞是肠道免疫稳态的主要参与者,区分无害抗原和潜在病原体,以维持体内平衡,主要可分为经典活化的促炎M1型和免疫调节的抗炎M2型巨噬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巨噬细胞具有保护肠道免受炎症损害的作用。然而,在某些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肠道免疫调节受到损害,导致慢性复发性免疫反应的激活和胃肠道炎症的产生。在IBD患者中,肠道炎症的紊乱与巨噬细胞极化的改变存在联系,因此巨噬细胞被认为是开发新治疗方法的潜在
Bi2Te3基化合物是热电领域的代表性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余热发电、固态制冷、温度探测等方面.该类材料具有复杂的能带结构,利用强自旋轨道和能带反转,有望对Bi2Te3基材料的
犬尿喹啉酸(kynurenic acid,KYNA)作为内源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神经调节剂,近年来,随着对KYNA与G蛋白偶联受体35和芳香烃受体的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KYNA与免疫系统、炎症和癌症密切相关。文章从KYNA对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入手,对KYNA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未来KYNA在抗炎、调节免疫及相关疾病等方面的探讨提供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eolitis of newborn,NEC)是发生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急性坏死性肠道疾病,病因复杂,迄今仍未完全清楚,多数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群和NEC之间的相关性。微生物群在建立的过程中,受围生期多因素影响,导致其结构改变。研究证实微生物群结构改变与免疫系统改变有关,这为解答肠道微生物群在NEC发病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