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3D技术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利用128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结合MPR、CPR、MIP等重建技术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6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人,禁水禁食,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25~30s(动脉期)、65~75s(静脉期)、3~4分钟(平衡期)扫描,其后对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胃癌的胃壁表现为局限性增厚(9/26)、广泛性增厚(11/26)和局部隆起(6/26)。动脉期,19例胃癌肿瘤呈不规则线状或团状强化,7例呈轻度均匀强化;静脉期,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平衡期,肿瘤强化均匀,强化程度减低,5例肿瘤累及周围组织,远处淋巴结转移。结论:128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可观察胃的形态、胃癌病变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手术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期增强扫描 多平面重建
其他文献
病历资料  2009年6月,笔者接诊1例40多岁的女患者。她因四肢末端感觉麻木3年,左前臂多发结节2年而就诊。10年前,患者面部、四肢出现皮肤瘙痒,蚁行感。3年前她四肢末端出现痛觉和温觉减退。患者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为神经炎,给予维生素B1、腺苷钴铵等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2年前患者左前臂皮肤开始出现结节,起初为米粒大小,之后渐增大、增多。查体发现患者左前臂散在20余个黄豆大小半球形
摘 要:样品中的巴氯芬用0.01mol/L HCl溶液提取,提取液经WCX柱净化、富集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分析时采用BEH C18色谱柱(100mm×2.1mm,1.7μm),以0.10%甲酸水/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电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巴氯芬标准溶液在1.0~100.0μg/L范围内,峰面积
塑料的生产需要消耗宝贵的石油资源,而其在被丢弃到垃圾填埋场或海洋中后,需要几个世纪才能降解。因此,塑料几乎成为了环境灾难的代名词。哈佛大学威斯研究所研制出一种由虾
氧气雾化吸入是使用氧气作为动力将湿化液撞击成微细颗粒悬浮于气流中,气雾分子小,可使湿化液进入气道,改善局部气管痉挛,消除黏膜水肿或炎症等情况,同时可改善低氧血症,提高血氧饱和度,具有无创、起效快、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小、患儿易接受等特点而广泛地应用于儿科。由于儿童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较低,有害怕甚至拒绝雾化吸入的行为而导致雾化吸入失败[1],影响治
近日,从辽阳石化公司传来喜讯,历经1年多的技术攻关,该公司成功开发出聚酯薄膜专用聚酯切片,经用户试用合格,成为可替代进口的新产品。从2014年开始,拥有年30万吨聚酯产能并向高端市场进军的辽阳石化,在前期成功开发瓶级聚酯、PETG共聚酯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一条10万吨/年聚酯生产线进行了局部改造。在今年10月底改造装置开车后,辽阳石化分牌号对多个工艺条件进行攻关,生产出聚酯薄膜专用聚酯切片。至此,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