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彰显等效思维方法的教学策略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mblossomm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等效思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在高中物理中应用也很广泛,立足教学实践,以课例形式,从帮助学生建构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和理解物理概念、找规律并形成结论、拓展解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四方面,尝试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彰显等效思维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等效思维;转换;化繁为简
  引言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并明确给出物理课程的总目标[ 1 ]。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目标,把科学思维方法教育穿插在日常教学过程来设计课时教学。
  1 等效思维方法及其基本特征
  为了认识复杂事物的本质规律,我们常常从事物的等同效果出发,将其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熟悉的、易于研究的物理事物进行研究。等效思维方法就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这一基本点出发的,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熟悉的、易于研究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处理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如图1所示)。其目的是通过转换思维活动的作用对象来降低思维活动的难度[ 2 ]。
  运用等效思维方法研究问题时,强调的是相比较事物间某一方面有等同效果,并非指两事物间的各个方面都效果相同。因此一定要明确相比较的事物等同效果是在什么条件下、什么范围内、什么过程中。
  在中学物理中,我们通常可以把所遇到的等效分为:物理模型等效、物理量等效、物理过程等效、物理图形等效等[ 2 ]。本文以司南版物理(选修3-2)“交变电流的产生”课时教学为例,利用等效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建构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和理解物理概念、找规律并形成结论、拓展解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四方面,谈一谈如何在教学中彰显等效思维方法做法。
  2 等效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策略研究
  2.1 唤起学生原本动机,利用等效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物理模型意识和能力
  在引入环节流程。先观看視频,生活中大型交流发电机(厂);再课堂演示交流发电机模型,同时观察电流表指针或示波器显示。进而可由学生讨论总结交流电定义。
  事实上,物理学中在研究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常常用简化了的物理模型来代替复杂的物理原型进行思维的方法,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本课教材中教学用实物模型就是把实际发电机进行简化和模仿,是为更加明晰交流发电机的本质特征和产生规律。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再次把演示用手摇发电机多匝线圈等效简化一个矩形线圈,放在两个磁极产生的磁场中;教师板画、学生作业中我们又一次把两磁极产生的磁场等效简化、抽象匀强磁场磁感线(如图2所示)。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方向明确,思维活动易于切入。
  其实,理想变压器模型、电能的输送过程示意图等也都是对实际物体的抽象,把复杂实际问题简化等效了,只讨论其工作原理。
  2.2 激发学生深层思维,利用等效思维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物理概念
  在交变电流的描述教学环节,因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为了方便对交变电流进行测量、计算等,就必须从交变电流产生的效果上规定一种等效替代物理量。但是中学阶段由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原因,教材中只给出了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峰值的,往往造成学生学习时只是记住结论,不能理解其本质。所以,课堂教学设计中要突显出从交变电流和恒定电流对电阻做功过程的等效角度引入。一交流电源(u=Umsin?棕t)对电阻R供电,在时间t(周期T的整数倍)内交变电流做功为W;如果某恒定直流电源向同一电阻供电时,在相同时间内也做功为W,即W=UIt。那么,交变电流所做的功可用直流电所做的功来代替(如图3所示)。此时交流电压u=Umsin?棕t的有效值就为U,交流电流i=Imsin?棕t的有效值就为I。在一过程中的电流热效应作用效果相同情况下,就用了一种恒定电流(简单形式)代替另一种周期性变化电流(复杂形式)。可见,等效替代的思想是理解和计算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的核心思想。
  其实,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的教学设计也可运用等效思维分析。直流电不能通过电容器,因为电容器两极板被绝缘介质隔开了;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两端时,实际上自由电荷也没有通过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但瞬间电压在不断变化,假设电容器极板原先是带电的,当正极板这边电压开始下降的时候,外界等效看成正极板带的正电荷就减少了(其实是电子增加了),正极板的电势就开始下降,那么为了维持电荷平衡,负极板上的电子就要开始减少,电子从负极板那里流出去了,这个时候,在负极板这里就会有电流产生,等效表现出交流“通过”电容器。
  2.3 启发学生异中求同,利用等效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寻找规律、形成结论
  结束阅读后,笔者通过设计以下两个问题,发散学生思维,突破本课中“交变电流变化规律”的教学点的异中求同思考。
  问题(1):线圈转动过程中哪些边切割磁感线,感应电流方向如何?
  问题(2):线圈转动过程中,穿过线圈磁通量如何变化?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由、充分讨论交流:能否从磁通量变化角度,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得到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再次如图4所示,设线框经t时间转过的角度?兹=?棕t,穿过线框abcd的磁通量?准=Bl1l2cos?棕t,所以一匝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准’(t)=Bl1l2?棕sin?棕t。
  这样,在一定范围内本质相同的不同规律之间的等效代替,从两个不同角度定量得到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开扩学生思维,促进思维品质提升。
  其实,交变电流变化规律的表达形式上,有数学形式:e=Emsin?棕t;u=Umsin?棕t;i=Imsin?棕t。有图象表达(如图5乙、丙所示)。这样数形结合也是一种形式不同,本质相同的等效替代。
  2.4 指导学生练习应用,利用等效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拓展解析、解决问题的途径
  多年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反复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研究问题过程中,科学思维方法掌握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就提高了。如有效值概念得到了理解巩固。
  再如,2016全国Ⅰ卷16(题目略,如图6),应用等效负载思维方法求解变压器问题比较简洁方便,通熟易懂[ 3 ]。具体分析解答如下。
  可见,等效思维方法是一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有效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由于方法掌握需要通过不断的渗透以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来达到[ 4 ],因此教师在日常课时教学目标、教学方案设计中就是依据物理学科特点以及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把科学思想方法教育贯穿其中,渗透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收获知识同时,掌握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优化学科的认知结构,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季茹.等效思维:让物理教学化繁为简[J] 基础教育参考,2011(7):32-35.
  [3]罗翀,廖柳清.探物究理 深谙规律[J]. 物理教师,2017,38(11):80-83.
  [4]高杰,积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设计[J]. 物理教学探讨,2017(7):1-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电能的远距离传输”为例,基于我国能源分布提出问题、模拟电能传输进行实验观察、构建电路模型落实能量观念、引导学生科学推理论证、形成电能远距离交流高压传输方法等角度,谈物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慢慢引导学生构建电能传输的物理图景,让学生在行动上参与、思维上参与学习,从而使物理核心素养落地。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观察;物理模型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摘 要:本文以《传送带模型专题》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多角度创新变式,渗透解题思维规律、拉線成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实现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和快节奏的几点感悟。  关键词:高考复习;习题教学;创新变式
摘 要:随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初中物理教学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为例,介绍优化实验教学的三个途径,旨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设计;实验器材;光的反射  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前一轮课改“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素养”。新一轮提出的“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弥补
摘 要:有效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性学习,控制学生思路的思考方向,因此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进行探讨,总结出有效提问的四个原则,并用具体的初中物理教学案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问题;认知发展区;知识建构  1 问题的作用  从学生的角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利用认知冲突设置问题,或利用自然界和生活中神奇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
物理学史作为一门历史科学,描述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再现了物理学各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理论的酝酿,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其研究与学习,能让学生懂得从一个时期到另一时期过渡中,引起物理学观念、物理学研究方法和物理学领域发生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和研究物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新编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物理知识的结论,而且应该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与方法,了解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
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知识,偏重考试题目,偏重分数,“不和谐”充斥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各元素间结构欠合理,关系欠和谐,影响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对“不和谐”做出“反思回应”就是为了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追求和谐课堂能较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培养情感、 激发兴趣 、构建和谐课堂教的实施方案:  一、师与生的和谐,建立真诚的师生情感,激励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
摘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备受关注,也成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高中化学教学展开评价,以“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一课为例,尝试做好评价策略的系统优化,精准定位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评价;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自核心素养的概念被提出之后,便逐渐成为各学科重点关注的内容。2016
摘 要:化学课堂的知识点相对抽象,涉及到的实验内容较多。为践行绿色化学的理念,微型实验成为新选择。从高中化学课堂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就存在的实验试剂和器材消耗大、学生参与机会偏少的问题,肯定微型实验的优点,打造“微”中有效的高中化学课堂。通过化学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微型实验具体实践,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强化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化学;微型实验;实践策略  1 引言  高中化学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复
【摘要】本文从李欧 ·李奥尼的绘本《田鼠阿佛》讲述出发,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另一种思维方式——适度超越功利广义大阅读,能够极大限度地拓展教师的视野。接着,以自身成长经历的分析入手,提出:多读“无用”的书,多听“无用”的戏,多去“无用”的地方,多交“无用”的朋友,多参与“无用”的社会活动,让精神生活丰富多彩,让生命体验摇曳多姿,让自己成为活生生的有情有趣的人。最后指出,教师成长,要以“无为”“无用”之心
摘要:《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过程当中,学生要学会多与同学讨论、多与老师沟通,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本文从让学生敢说、愿说、能说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数学;口语表达能力;想法和观点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