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薪酬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amis_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公平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理念。教育公平既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并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这是社会进步和教育观念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纲要》认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这主要是从受教育者的视角来思考教育公平的问题。笔者认为,还很有必要从教师的视角来思考这一问题。
  教师的薪酬包括工资,但是不等于工资,薪酬包括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两大类,经济性薪酬分为直接经济性薪酬和间接经济性薪酬。目前全国省市之间、城乡之间、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间、在编教师与非在编教师之间薪酬到底有多大,是很多教师可以深刻感受到的。同样一位教师在不同的地域从事教育工作,获得的薪酬有差异,这是教师薪酬不公平的典型表现。教师薪酬不公的严重后果是优秀教师的高度集中,中西部教师“孔雀东南飞”,乡村教师渴望进城,非重点学校教师向往重点学校。尽管“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这些词汇可以从政府的文件和政策话语中消失,但是没有从人们的心中消失。学生和家长择校主要是选择优秀的教师,因为所谓的重点学校、重点班也无非是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教师。教师的薪酬问题不仅仅是教师个体权益的问题,还是涉及学生权益、教育公平等相关的重大战略问题。
  从城乡二元格局看,乡村世界的诗情画意并没有从根本上挽留住优秀的教师,没有动摇他们对城市的向往之心。乡村优秀教师走向城市学校,就他们个体的权益和自身价值而言,他们成功了,但是就城乡教育而言,却是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客观地说,我很理解乡村优秀教师的选择,乡村教师的生存环境和城乡薪酬差异是他们离弃乡村的根本原因。在艰苦的乡村从事教育工作,理应得到更高的薪酬回报,事实却恰恰相反。乡村养育了城市,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城市的傲气和霸气,乡村却不得不弯下疲惫的身影;城乡教师薪酬的不公实际上就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异化。
  在城市文化的集体无意识中,有的人觉得乡村生活安逸、物价低廉,乡村教师薪酬低是合理的,却并没有意识乡村生活的贫困正是长久以来城市剥夺乡村的结果,现在他们又把这种不公造成的后果作为进一步维持和加剧城乡不公的合理证据。记得有一位师范院校的教师在申报职称的代表作中,曾提出城乡教师未来的薪酬设想:城市中小学教师的月收入约为5000元,山区乡村教师的月收入约为2500元。这位职称申报者的逻辑是,现在的城乡教师收入差距是一倍,既然现实的就是合理的,那么城乡教师将来也应该保持这样的薪酬差距。教育改革者应该意识到,在市场化的社会里,乡村教师到医院看病的费用、其子女上大学的费用、到市区买房子的费用,甚至到商店买日常用品的费用,并不会因为乡村教师薪酬低一些而享受便宜的价格与优惠。
  《纲要》虽然意识到农村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但是在教师薪酬不公这一重大问题上,还没有提出解决教师薪酬不公的良策。真诚地希望《纲要》的制定者能意识到,教师薪酬的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
  
  (责任编辑:朱蒙)
其他文献
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姑娘来说,老家曾是我不愿触碰的心痛,更是我发奋努力一心想逃离的樊笼!然而,随着时光的变迁,这块曾经贫瘠落后的土地如今却成了我心底最深的挂牵。  我的老家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子午岭腹地,距离合水县城96公里。那里有扶苏蒙恬的说唱、刘志丹太白收枪的故事,“秦直道”、塔儿湾宋代石造佛塔、“碧落霞天”、莲花寺、保全寺石窟等文物古迹保存完好。309国道、柔太公路、雷西高速穿境而过。境内地
李镇西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教师之一,许多中小学教师对他仰慕有加,他的追随者更是立志要做“第二个李镇西”!李镇西说:“如果他们真的以为李镇西是那么的好学,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所谓‘第二个李镇西’,那我不得不同样真诚地告诉这些老师,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1]为什么?从教师培训中可以管窥一二。围绕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所设置的课程既有促进教师观念转变的理论学习,也有在新理念指导下教育教学实践的观摩(方法
编者按:  价值教育作为完整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丰富他们的价值情感,激励他们树立积极的价值信念,并帮助他们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以及价值信念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价值教育最终必须走向实践,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才能凸显它的实践价值与学术价值。价值教育理念从提出到走向教育实践,刚刚接近两个年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敢于
2011年1月有一期《参考消息》的副刊用专版介绍了前段时间在美国引起热议的家庭教育类传记《虎妈战歌》。这个书名是英文“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的直译,中文标题更吸引人眼球——《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封面宣传有如下字样:“这个故事证明了,在教育孩子方面,东方父母比西方父母更成功。两个音乐神童的传奇经历,妙趣横生的家庭故事,执著付出的妈妈,
儿童习作,不仅映射了儿童的生活世界,更外化了儿童的精神世界。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篇儿童的习作其实就是儿童一朵心灵之花,就是儿童的一棵精神之树。花朵的鲜艳、树木的茁壮,全在于儿童的心灵世界的洁净程度,这也是佛家倡导的“相由心生”、“见心见性”的道理。作为面向儿童的习作教学,要站在守护童年的高度,首先给儿童营造一个纯洁美好,充满童真、童趣的的情感世界。可是,当不经意打开儿童的习作时,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会心一笑。我觉得生命之所以美丽,就在于生命里充满了美丽的邂逅。譬如说,跟戏剧教学法的邂逅。     与“戏剧教学法”结缘     我是那种很相信“心想事成”的人,小时候,就一直期待有一天有一个能接纳自己的舞台,能在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自己,在角色的变换间演绎自己精彩的“艺术人生”。因此,我把与戏剧教学法相遇,看做“心想事成”的一个结果。  2008年11月,我认识了从香港远道
编者按 这是作者以四川省广元市教师培训中心高级讲师、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市教师教育专家组成员的身份,于2008年10月20日对本市各县区的初任教师培训(作为重灾区之_的地区地震后的首次教师培训)中的讲座文稿(有删减)。  初任教师,告别了昔日的学生时代,开始了既漫长又短暂的教师生涯。从此,角色换位,斗转星移,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走入了新的人生之路。然而,我们所选择的这条人生之路,充满苦恼
“占坑班”是指某些城市的公办校附属培训机构自办或与社会培训机构合办的小学生学科培训班。在培训班的多次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小学生可通过点招进入该公办校,所以想通过这种途径进名校的学生,先得通过考试进入各名校的培训班“占坑”。  近年来,在有名校背景的培训班提前“占坑”已经成了打破小升初派位、实现择校的一条通天路。很多家长不仅从四、五年级就开始给孩子“占坑”,而且还同时报几个学校,有备无患。这种现象不仅让
电脑、移动通讯、多媒体、因特网等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存方式。截止到2010年,10—19岁人群的网民比例已经高达69.4%。①网络不仅在一线城市迅速发展,甚至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网络不仅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因此,教师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scott)是一位著名的趋势大师,这本书的创作灵感来自他对青少年的观察与
周诗杰,湖北省教研室英语教研员,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首批“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校外兼硕士生导师。  《中国教师》:对于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您认为有哪些大的变化?  周诗杰: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英语教育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教学过程和方法、教材以及评价方面都有突破,根据我自己学习的体会,我认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