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用反证法论证物理问题,常用如下三种归谬方式:归引到与原命题题设条件相矛盾;归引到与暂设的假定相矛盾;归引到与物理原理、定律、定理、定则、定义或已被证明正确了的结论相矛盾。
关键词:反证法 物理问题 归谬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088-01
反证法是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一些论题中,如果采用直接论证方法不易解决或不能解决时,我们采用反证法,会轻而易举的解决。反证法是间接证明方法中的一种,它通过证明与论题相矛盾的反命题的错误,从而来确定论题的正确与否。反证法论证的基本步骤是:1、反设。即假设结论的各种反面正确;2、归谬。从这个临时假设出发,利用已知条件进行正确的推理,推导出谬误的结果;3、结论。指出反设错误,由排中律确定原来论题是正确的。
从反证法的论证步骤可见,归谬是使用反证法论证的关键一步。如果我们在运用反证法论证物理问题时,不注意论证过程的归谬方式,就难以从反设中导出谬误,也就得不到论证的结果。用反证法论证物理问题,常用如下三种归谬方式。
一、归引到与原命题题设条件相矛盾
题设条件包括物理量、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等。
例1:氧气瓶在车间里充气时压强达p1=150标准大气压,运输到工地上发现压强降为110标准大气压,已知在车间充气时的温度为18℃,工地上的气温为-30℃,试证明氧气瓶在运输途中已漏气。
证明:假设瓶子在途中不漏气,在工地时的气压p2,由查理定律:
标准大气压。
这个结果与原论题的题设条件:在工地上压强为110标准大气压相矛盾。因此所作的假设不正确,故氧气瓶已漏气。
例2:如图1,木块A、B又叠放在一起,共同沿粗糙的斜面下滑,A与B的接触面是粗糙的,试判断A、B间是否存在静摩擦力的作用。
证明:假设A、B间无摩擦,此时A下滑的加速度为;B由于与斜面间滑动摩擦力为,则B下滑的加速度为:
可见, , A、B间有相对滑动。这与原题条件A、B
一起共同下滑相矛盾。因此A、B间有静摩擦力存在。
二、归引到与暂设的假定相矛盾
例3:一小船漂浮在流动的水平河面上,不张帆,不摇橹,不靠自己的动力前进。问小船的航速与水的流速相等吗?
解:假设小船航速与水速不等,可分两种情况:①假设船速小于水速,此时船受到水对它的摩擦力,方向与前进方向一致,此力将使小船加速,直至船等于水速为止,不再加速,船速等于水速。这就导出了同暂设的假定相矛盾的结论。故船速不能小于水速。②同理可以论证:船速不能大于水速。最后由排中律可得,船速应等于水速。
三、归引到与物理原理、定律、定理、定则、定义或已被证明正确了的结论相矛盾
例4:如图2,在水平光滑地板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车,在车内有一质量m的小物体,在光滑底板上以速率v0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从而与壁发生弹性碰撞。试证:m 与车壁的碰撞将永远不会停止。
证明:假设m与车壁间的碰撞经N次后将会停止。此时小物体m与小车M相对静止:
(1)
当取m和M为研究对象时,因在水平方向系统不受外力,故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2)
把⑴代入⑵得:
经N次碰撞后,系统此时具有的机械能E:
显然,E<。而是原来系统所具有的总的机械能。这样,导出的结果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相违背。故m与车壁间的碰撞将永远不会停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反证法 物理问题 归谬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088-01
反证法是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一些论题中,如果采用直接论证方法不易解决或不能解决时,我们采用反证法,会轻而易举的解决。反证法是间接证明方法中的一种,它通过证明与论题相矛盾的反命题的错误,从而来确定论题的正确与否。反证法论证的基本步骤是:1、反设。即假设结论的各种反面正确;2、归谬。从这个临时假设出发,利用已知条件进行正确的推理,推导出谬误的结果;3、结论。指出反设错误,由排中律确定原来论题是正确的。
从反证法的论证步骤可见,归谬是使用反证法论证的关键一步。如果我们在运用反证法论证物理问题时,不注意论证过程的归谬方式,就难以从反设中导出谬误,也就得不到论证的结果。用反证法论证物理问题,常用如下三种归谬方式。
一、归引到与原命题题设条件相矛盾
题设条件包括物理量、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等。
例1:氧气瓶在车间里充气时压强达p1=150标准大气压,运输到工地上发现压强降为110标准大气压,已知在车间充气时的温度为18℃,工地上的气温为-30℃,试证明氧气瓶在运输途中已漏气。
证明:假设瓶子在途中不漏气,在工地时的气压p2,由查理定律:
标准大气压。
这个结果与原论题的题设条件:在工地上压强为110标准大气压相矛盾。因此所作的假设不正确,故氧气瓶已漏气。
例2:如图1,木块A、B又叠放在一起,共同沿粗糙的斜面下滑,A与B的接触面是粗糙的,试判断A、B间是否存在静摩擦力的作用。
证明:假设A、B间无摩擦,此时A下滑的加速度为;B由于与斜面间滑动摩擦力为,则B下滑的加速度为:
可见, , A、B间有相对滑动。这与原题条件A、B
一起共同下滑相矛盾。因此A、B间有静摩擦力存在。
二、归引到与暂设的假定相矛盾
例3:一小船漂浮在流动的水平河面上,不张帆,不摇橹,不靠自己的动力前进。问小船的航速与水的流速相等吗?
解:假设小船航速与水速不等,可分两种情况:①假设船速小于水速,此时船受到水对它的摩擦力,方向与前进方向一致,此力将使小船加速,直至船等于水速为止,不再加速,船速等于水速。这就导出了同暂设的假定相矛盾的结论。故船速不能小于水速。②同理可以论证:船速不能大于水速。最后由排中律可得,船速应等于水速。
三、归引到与物理原理、定律、定理、定则、定义或已被证明正确了的结论相矛盾
例4:如图2,在水平光滑地板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车,在车内有一质量m的小物体,在光滑底板上以速率v0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从而与壁发生弹性碰撞。试证:m 与车壁的碰撞将永远不会停止。
证明:假设m与车壁间的碰撞经N次后将会停止。此时小物体m与小车M相对静止:
(1)
当取m和M为研究对象时,因在水平方向系统不受外力,故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2)
把⑴代入⑵得:
经N次碰撞后,系统此时具有的机械能E:
显然,E<。而是原来系统所具有的总的机械能。这样,导出的结果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相违背。故m与车壁间的碰撞将永远不会停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