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的经验探讨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3年以来,成都市致力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在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方面,成都市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医疗保障对全体城乡居民的全覆盖,并初步实现了城乡统筹。总结了成都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宝贵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疗保障;城乡统筹;成都市;经验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085-01
  
  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大型中心城市,成都市城乡居民各占一半。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特色。因此,能否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对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意义重大。从2003年召开第一次推进城乡一体化现场会到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再到今天。成都市致力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了不斐的成就。实现医疗保障城乡统筹不仅有利于增强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运行效率,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已成为大势所趋。作为全国较早开始进行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的城市,成都市的成功经验对全国其他地区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成都市成功实现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经验有如下几点;
  
  1 “全面覆盖-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统筹路径
  
  在对现有的各项医保制度进行扩面、完善,实现对城乡居民的全面覆盖的基础上,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最后朝着城乡一体的目标迈进。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之后;成都市先后建立了农民工医疗保险(2003年)、失地农民医疗保险(200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4年)、少儿住院医疗互助金(2005年)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6年)。随着医疗保障扩面行动的不断推进和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成都市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07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人数达1001.95万人,基本上覆盖了城乡所有劳动者以及全体城乡居民。随后。成都市废止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少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制度,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打破了城乡医疗保障二元结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成都市将下阶段的目标确定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实现医疗保障城乡一体。
  
  2 统筹过程中注重新制度与原有制度的过渡、衔接和协调
  
  成都市在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与原有制度的过渡、衔接和协调。一是新制度与新农合的过渡和衔接。成都市城乡成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分设100元、200元、300元三档,财政补助的基本标准统一为每人每年80元。如果按100元的基本档缴费,农民每人每年只需缴费20元,与新农合的费用相同,不会增加农民负担。二是新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协调和衔接。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在医疗保险关系终止后,可在规定的缴费时间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是各项医疗保险制度与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与整合。成都市将部分医疗救助作为参保补助整合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户、低保人员和农村优抚对象中的贫困户的个人缴纳部分由民政部全额补助。而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低保人员、农村五保户残疾人等困难人员,按规定比例报销后仍有困难的,可申请医疗救助。
  
  3 实现了医疗保险管理、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
  
  成都市于2007年3月成立了医疗保险管理局,作为成都市劳动保障局下属的二级局,统一管理城镇多层次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而有效整合了医疗保险管理资源,解决了城乡分割的医疗保障体系下存在的机构重叠、人员冗杂、管理内耗和规模不经济的问题。
  此外,成都市还将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统一命名为“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城乡统筹管理。整合后的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实行统一签订《服务协议》,统一医疗费用结算办法,统一医保业务考核。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统筹,有利于整合资源、规范管理、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并适应了市级统筹需求。
  
  4 重视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医疗保险问题
  
  农民工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特殊群体。作为一支庞大的产业大军,他们对成都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如何建立适应农民工需要的医疗保障制度一直是困扰政策制定者们的难题。在新建立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成都市将“父母一方具有本市户籍或居住证的年龄满1个月以上的婴儿、散居学龄前儿童等”也纳入了参保范围。为农民工子女的医疗保险提供了保障。
  2008年。成都市出台《促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向城镇居民转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参加综合社会保险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因患病住院后的报销标准,改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执行。为了鼓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办理医疗保险,政府还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给予用人单位一定年限的社保补贴。《意见》还明确规定,随同农民工进城居住的农村家庭成员,可以继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也可以转为城镇医疗保险。根据《意见》,农民工和城镇职工拥有了相同标准的基本医疗报销标准,是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巨大进步。
  
  5 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改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
  
  一是增加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成都市各级财政2004年至2007年对卫生总投入29.14亿元,其中对区县卫生补助由2002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4.34亿元,增长308%。成都市完成了公立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村卫生站改造,完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1.62亿元,建筑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农村卫生院国债项目有71个,建筑面积6,42万平方米,总投资4489万元。完成标准化卫生院建设项目223个,建筑面积4.54万平方米,总投资3.78亿元,其中市财政投人两亿多元。此外,成都市还特别制定了一些扶农政策,比如将乡镇公立卫生院为居民提供的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慢性病预防控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卫生信息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列入财政补助范围。
  二是实行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既然要均衡发展,就要结合农村本身的特点。靠乡镇卫生院看大病、看疑难病,是不现实的。农村的突破口就应该是公共卫生服务。”新津县卫生局局长聂劲说,成都市以新津县作为试点县。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彻底改变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不仅承担治病的工作,更将重点放在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工作上,实现了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体,基本医疗服务作支撑的功能性转型。仅新津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就由过去的13项增加到61项。公共卫生工作量也相应增加了5倍。
  三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监督功能。成都市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卫生监督协管员制度。按照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公立卫生院聘用2名~3名专职卫生监督协管员,人员经费(含工资福利和工作经费)基本支出纳入社区和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统筹安排,管理经费列入本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部门预算,每年政府各级财政投入2600多万元专款。目前成都市已形成市、县、乡(街办)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乡全覆盖卫生监督网络化管理。
  成都市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缩小了城乡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和质量上的差距,促进了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的改善。
其他文献
<正> 北京天宁寺塔塔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颇具特色,是外来因素与我国固有传统相融合而形成的建筑类型。式样繁多,遗存实物数量也较大,造型优美,雕饰别致,远近观赏都能给人以深刻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主线,积极探索教学手段、教学环节方面的教学方法创新,并不断努力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模式。
<正>目的:Duchenne和Becker肌营养不良(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为定位于染色体Xp21.1的dystrophin基因(DMD基因)突变所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主要是男
会议
叙事的功能之一就是把故事时间兑现为文本时间。对文本时间刻度的把握是作者传达故事也是读者获取信息的一个显在媒介。在中国浓郁的“崇史”文化背景下,《聊斋志异》人文化的
自20世纪以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大进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综合相关资料,简要分类介绍诺贝尔奖中与分子生物学有关获奖者及其杰出成就,供相关专业
会计盈余管理一直是国外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首先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界定,并说明其存在的动机。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
中国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通过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基本特征,提出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必将产生重要影响。东西方在养老保障体系方面明显不同,中国在
近年来,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它已经成为影响未来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因素。中国在与美国贸易中的顺差地位,以及美方针对逆差采取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都无不体
本文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对五年制高职教材,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和理解,不断提高和完善英语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