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广泛推行,小学语文教师也在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对以往的教学工作进行完善和优化。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通过更加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引入,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质量。绘本阅读是现阶段小学语文低年级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绘本文字精美图画简单的特点,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本文从绘本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出发,探讨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探究
一、 引言
小学生天性较为活泼,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而转移自身的注意力。如果教师不能利用更加有效地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容易降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质量。相比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绘本阅读不仅内容更加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形式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教学稳定的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成长。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一些影响绘本教学质量的问题存在,教师只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内涵,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教学课堂。
二、 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忽视了绘本的重要作用
和传统阅读教学存在不同的是,绘本是由大量精美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组成的。这也预示着在教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需要为图片解读付出和文字讲解相同乃至更多的教学精力。对于绘本来说,图片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绘本中各种各样的版画、水彩、油画,都是在利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然而在实际的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对绘本描述的故事情节进行讲解,没有带领学生对图画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就无法让学生在接受绘本教育的同时,实现自身审美意识的成长,最终降低了绘本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只有从文字出发,深入到文章当中,才能最大程度上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阅读时实现与绘本作者的精神上的交流,为学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教师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成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对象,在开展绘本教学是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实际体验。而绘本阅读更重视的,是学生对图画内容的理解和表述。如果教师长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代替学生完成对画面的解读任务,那对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的成长是完全没有任何帮助的。除此之外,教师长期的“一言堂”现象,还会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愈加死板。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无法及时的解决学生的困惑。
(三)绘本的选择不符合学生需求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很多教师在为学生选择绘本时,没有带有充分的目的性。他们盲目地认为不同绘本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没有对绘本资源进行精心的筛选。一旦教师选择了和教学内容没有关联性的绘本资源,就很容易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偏离了教学目标,最终既没有利用绘本拓展知识视野,也不能结合绘本提升教学质量。不仅造成学生学习精力的浪费,还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计划的开展,最终降低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 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策略
(一)结合学生需求精心选择绘本
教师想要给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绘本教育,首先就应该为学生精心挑选更加优质的绘本。教师在为学生挑选绘本时,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带来适应其现阶段需求的绘本。一方面,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大对学生实际理解能力的了解,确保选择的绘本不会超出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一些有着旺盛好奇心,且有着很强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逻辑性更强的绘本更能得到他们的钟爱。而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有着大量绘图插画的绘本则能够有效地引发他们的共鸣。教师就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我不要当斑马》和《微笑的猫》等适合儿童特点的优秀绘本作品。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对绘本不同需求。对于年龄较低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复杂文字的出现概率,并且为学生带来一些情节及设定较为简单的绘本。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保持高昂的阅读兴趣。而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为其选择如《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等具有教育意义的绘本,让学生在閱读绘本的过程中。既能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又能更加全面的认识世界。
(二)丰富阅读形式提升学生体验
除了对绘本的选择之外,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的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绘本阅读质量。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对绘本阅读的阅读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展开角色扮演、引入网络信息技术等方式,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绘本阅读体验。例如,在阅读《铁丝网上的小花》这一绘本时,教师就可以直接为学生播放这一绘本的动态视频。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主人公自身情感的变化,并且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的共鸣。多媒体设备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全面的感官刺激,在提升学生阅读体验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绘本作品背后蕴含的感情。这样学生才能明确了解到绘本图画背后传达的思想,从而借助绘本实现教育的作用。
(三)结合绘本内容提升学生能力
绘本本身结合了图画和文字,他不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还有这强烈的教育作用。教师可以以绘本为基础,通过各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在阅读《不是我的错》这一绘本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阅读绘本的开头和结尾,然后让学生猜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还可以让学生先读前半部分,猜测后半部分剧情的发展。学生在对绘本内容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长期开展下去,学生就可以养成更加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今后语文阅读学习工作的开展树立坚实的基础。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合理地引用绘本,就能显著的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实际体验,为学生筛选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和喜爱的绘本资源。同时通过丰富的绘本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小学语文绘本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黄爱华.论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读与写,2015,12(10):170.
[2]胡万文,杨万鹏.浅析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27):138.
[3]王莉.儿童绘本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使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55-56.
作者简介:
肖玉莲,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渠镇中心完小。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探究
一、 引言
小学生天性较为活泼,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而转移自身的注意力。如果教师不能利用更加有效地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容易降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质量。相比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绘本阅读不仅内容更加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形式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教学稳定的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成长。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一些影响绘本教学质量的问题存在,教师只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内涵,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教学课堂。
二、 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忽视了绘本的重要作用
和传统阅读教学存在不同的是,绘本是由大量精美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组成的。这也预示着在教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需要为图片解读付出和文字讲解相同乃至更多的教学精力。对于绘本来说,图片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绘本中各种各样的版画、水彩、油画,都是在利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然而在实际的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对绘本描述的故事情节进行讲解,没有带领学生对图画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就无法让学生在接受绘本教育的同时,实现自身审美意识的成长,最终降低了绘本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只有从文字出发,深入到文章当中,才能最大程度上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阅读时实现与绘本作者的精神上的交流,为学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教师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成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对象,在开展绘本教学是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实际体验。而绘本阅读更重视的,是学生对图画内容的理解和表述。如果教师长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代替学生完成对画面的解读任务,那对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的成长是完全没有任何帮助的。除此之外,教师长期的“一言堂”现象,还会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愈加死板。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无法及时的解决学生的困惑。
(三)绘本的选择不符合学生需求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很多教师在为学生选择绘本时,没有带有充分的目的性。他们盲目地认为不同绘本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没有对绘本资源进行精心的筛选。一旦教师选择了和教学内容没有关联性的绘本资源,就很容易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偏离了教学目标,最终既没有利用绘本拓展知识视野,也不能结合绘本提升教学质量。不仅造成学生学习精力的浪费,还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计划的开展,最终降低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 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策略
(一)结合学生需求精心选择绘本
教师想要给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绘本教育,首先就应该为学生精心挑选更加优质的绘本。教师在为学生挑选绘本时,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带来适应其现阶段需求的绘本。一方面,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大对学生实际理解能力的了解,确保选择的绘本不会超出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一些有着旺盛好奇心,且有着很强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逻辑性更强的绘本更能得到他们的钟爱。而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有着大量绘图插画的绘本则能够有效地引发他们的共鸣。教师就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我不要当斑马》和《微笑的猫》等适合儿童特点的优秀绘本作品。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对绘本不同需求。对于年龄较低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复杂文字的出现概率,并且为学生带来一些情节及设定较为简单的绘本。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保持高昂的阅读兴趣。而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为其选择如《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等具有教育意义的绘本,让学生在閱读绘本的过程中。既能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又能更加全面的认识世界。
(二)丰富阅读形式提升学生体验
除了对绘本的选择之外,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的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绘本阅读质量。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对绘本阅读的阅读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展开角色扮演、引入网络信息技术等方式,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绘本阅读体验。例如,在阅读《铁丝网上的小花》这一绘本时,教师就可以直接为学生播放这一绘本的动态视频。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主人公自身情感的变化,并且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的共鸣。多媒体设备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全面的感官刺激,在提升学生阅读体验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绘本作品背后蕴含的感情。这样学生才能明确了解到绘本图画背后传达的思想,从而借助绘本实现教育的作用。
(三)结合绘本内容提升学生能力
绘本本身结合了图画和文字,他不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还有这强烈的教育作用。教师可以以绘本为基础,通过各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在阅读《不是我的错》这一绘本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阅读绘本的开头和结尾,然后让学生猜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还可以让学生先读前半部分,猜测后半部分剧情的发展。学生在对绘本内容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长期开展下去,学生就可以养成更加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今后语文阅读学习工作的开展树立坚实的基础。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合理地引用绘本,就能显著的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实际体验,为学生筛选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和喜爱的绘本资源。同时通过丰富的绘本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小学语文绘本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黄爱华.论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读与写,2015,12(10):170.
[2]胡万文,杨万鹏.浅析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27):138.
[3]王莉.儿童绘本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使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55-56.
作者简介:
肖玉莲,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渠镇中心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