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的感人之处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背影》;感人:语言;动作;背景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09(A)—0059—01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多年来一直是中学语文课本必选的经典之作。虽然文章叙述的事情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距离现在已十分久远,但至今读起来仍感人至深。这篇文章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语言感人
  
  文章中父亲送儿子上车时仅仅说了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但句句流露出怜爱儿子的深情。如到了南京,父亲说的一句话“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要注意父亲说这句话的背景:1.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并再三嘱咐了茶房,甚是仔细。2.但他还是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3.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尽管父亲事情繁忙,尽管已托付了熟人,尽管“我”已长大成人,但父亲仍然放心不下,惟恐路上有所闪失,最后还是决定自己亲自送,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再如到了车站,父亲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时父亲已送“我”上了车 ,各方面都照顾到了,我也劝他走,父亲又有事,但他总觉得没有尽够心意,总想再为儿子做点什么,想到儿子路上口渴,就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亲自去为儿子买橘子,同时还为儿子的安全着想。总共四句话,句句都饱含深情。父亲就是这样无微不至地疼爱儿子,怎不让人产生感动之情呢?
  
  二、动作感人
  
  文章最让我们感动的是父亲为了给“我”买橘子而爬月台的那段描写。这段话主要突出的是父亲的动作,突出他买橘子的艰难。如“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要爬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再加上父亲往回走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作者刻画出了父亲因体胖艰难攀爬的感人情景,表现出父亲甘愿自己受累也要儿子平安的爱子之心。他的背影给人一个动态的过程,可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这是全文的焦点,是对背影最精彩的描写,也是最能触动读者心灵的一个特写镜头,每一个人读到这里,定会为这样的父爱而感动。
  文中还有几处,虽然不如这段写得详细,但也能看出父亲爱子的感情。比如,中间的“照看行李、讲价钱、给‘我’拣定椅子、嘱‘我’路上小心、囑托茶房照应”等,可见父亲对“我”是事事操心、时时牵挂。
  父亲的形象就是在这众多的描写中让人感觉逐渐丰满、真实而且感人的。
  
  三、“我”的感受——父与子的互爱
  
  这篇文章的感人之处还在于既写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也写了作为儿子“我”的感动与怀念,这两种感情交融在一起,更能打动读者。如“我当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这是当时心理活动的真实描写,但作者写文章时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不懂事,责备自己,也是儿子对父爱的一种回应。除了自责,感动更多,如作者在文中几次写到自己流泪:“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在晶莹的泪光中”等等。这都是因为作者被父亲的爱所感动,明白了父亲的苦心,悟到了父亲的爱心。父爱的深沉,儿子的感动、怀念,不但使文章的写法更有新意,也使文章的情感更加丰富。
  
  四、背景交待——艰难中的父爱
  
  文章开头交待了当时家庭的状况,作者用了“惨淡”一词来形容。家庭遭了变故,“我”倍觉凄凉,不觉簌簌地流下了眼泪;父亲“变卖典质”、“借钱办了丧事”,又没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心情本来就够难过的了,但依然不忘对“我”的照顾,并劝慰“我”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艰难之中的父爱更珍贵,这更加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
  
  五、老境颓唐——泪光中的思念
  
  文章结尾写到“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这里虽不像写背影那样浓墨重彩,但读来依然让人感动。“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最后一次写背影既和开头相照应,又是一种深切的思念。得知了父亲老境的颓唐,再次想起父亲送行中的照顾,作者更加觉出了这种爱的长久与深沉,更担心这份爱的失去。
其他文献
这87条商业机会是弥足珍贵的——它们不是一般人提出来的,而是已经取得成功的企业家提出来的,他们看好的商业机会的可行性是非常高的,因为他们的商业判断要高于一般人。按照创业
随着Go for it!教材修订的全面完成,课程内容难度较旧版教材有明显的增大,部分学生从七年级下学期便开始走下坡路,“学困生”这个群体就出现了。“学困生”的存在是客观的,尤其是
教师的工作是由许多节课串联而成的,因此,每一节课都必须具有实效性,这样才能促进大多数学生的提高,保证每个学生有所收获。所以,每一节课都应该认真地去备课,有效地去实施,及时地去
作者结合实例,引入了评价学校师资队伍的若干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权重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学校师资队伍的评价
本文从工程建设单位角度出发,讨论建设单位如何准确定位,充分发挥自身合同管理和投资、质量、进度控制职能,为工程建设做好服务和支撑,实现项目既定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