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u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科学为基础的学科,不进行实验和探究就无法学到技能和知识,无法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也无法真正理解科学,所以不加强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也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课前准备——以充足的课前准备保障有效的实验课堂
  要实现课堂实驗的有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教师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还要备实验,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教师积极为学生准备适用的实验材料,提前操作实验,做到心中有数。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教材和实验内容,配合老师准备实验器材、初步设计实验计划,以充足的课前准备保障有效的实验课堂。例如:在教学“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这一课时,教师查找关于火箭上天的资料和寻找生活中反冲力暖水瓶装水空气冲开壶塞,自制火柴头刮下用锡箔纸包好点燃的自制火箭等。同时充分发动学生准备小车,预习教材,设计实验计划“如何用气球火箭驱动小车”从改变条件和不改变条件做了充分的实验计划,保障课堂实验的有效性,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提出问题——加强实验目的性的认识,提高实验探究的针对性
  探究是每一个人天生的本能,发现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产生的问题而展开。例如:“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师在实验前用尺子敲击桌面,重敲一下,轻敲一下,反复敲击。学生产生疑问:老师在干什么?好奇心被激发后,再板书课题,让学生仔细审题,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形成一串问题:什么是音高变化?尺子怎样发出的音算是高的?怎样的音是低的?探索的欲望,促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活动得以顺利地展开。
  三、猜测和假设——重视学生的实验假设,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
  猜测和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学生如果勇于猜测和假设并亲自验证,有根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就会建立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如:“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积累的经验来进行“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的猜测和假设。学生认为与水温的高低、食盐的的粗细(颗粒的大小)、搅拌等等有关。学生的根据是生活中食盐溶于水与冲奶粉有相似之处,冲奶粉一般用热水,冲泡的饮料多数是粉末。这样学生建立了猜测和假设,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
  四、实验的保证——提供有效的实验材料,提高实验的实效性
  科学的、简约的、适用的实验材料能有效的保障探究活动。如: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的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取问题,简易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不够精确,对于微小世界的细胞生命体的观察是模糊的。高性能的显微镜,学生看到了细胞,找到微生物(细菌和原生动物)的运动在显微镜下,清晰的微小世界使学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声音”教学中,“音叉”实验材料的简约性、适用性使学生集中了探究目标、专注地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现象、证实了推测。
  科学的、简约的、适用的实验材料提高了实验的有效性。培养了学生追求科学的兴趣和严肃谨慎的科学态度。
  五、方案的设计——精心的设计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的有序性
  1、教师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例如:研究的问题、研究的准备、人员分工、研究方法(实验的步骤)、实验结论、实验记录单。通过观看投影"实验计划的制定",学生出示课前预习初步制定得实验计划进行对比、修改,明白计划制定的方法。
  2、小组确定实验人员分工。经过研讨确定:一名材料员、一名操作员、一名记录员 一名汇报员。这样分工合作,明确职责,可以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3、小组研讨实验步骤。如:研究“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问题,学生通过再次研讨教材后,学生经过商量,确定研究步骤大致统一如下:(1)、一勺一勺的加。(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2勺,一直加到食盐难以溶解为止。(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
  4、强调变量,做好实验示范。在这个实验中,一勺盐是多少又是一个变量。教师强调了取一勺盐为一平勺,用尺子把高出勺子边缘的盐轻轻刮去,让学生明白,必须在溶解了第一勺以后再加入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并及时做好记录。
  经过这样的系统操作,学生也明白制订计划的重要性,每次实验要经历“事先想,想好了再做”的步骤。让学生根据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去制订,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有了计划,实验的开展也有章可循了,实验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减少了无谓的时间,少走弯路,向着有效的学习目标迈近。
  5、强调实验的安全性。如:在研究“金属的热胀冷缩”时,要用到酒精灯给铜球和金属条加热,加热后是非常烫的,教师必须及时提醒学生规范操作注意安全,禁止用手触摸以免烫伤皮肤。
  总之,在实验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作为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和各方面能力。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学生长期的共同努力。只有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了,科学课的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效性才能得到更好地得到体现。
  【作者单位:山丹县马场二场学校 甘肃】
其他文献
在分析中石化原油供应链的运行特征的基础上,运用AHP、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影响中石化原油供应链绩效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进而构建出由战略协同、资源富余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每天与科学接触,却无视生活中违反科学规律的现象,把科学课堂上的学习与实际生活割裂开来。作为我们科学教育工作者,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技能,尤其让这些综合素养实实在在地为学生的生活、生存服务呢?这就需要我们改变教育教学只停留在课堂的观念,让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实践于生活。  一、将科学知识形成技能,解决有关生存问题  片断一:记得2
幼儿园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教学是一种形象塑造与审美欣赏的特殊文化教育,它不但作用于幼儿艺术素质的提高,而且非常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如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走近幼儿,让幼儿走进生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怎样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经过自己的一些实践和思考,我发现有以下集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