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导管异位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63hs63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近几年广泛应用于临床.经PICC输注药液可以使药物直接进入上腔静脉.由于上腔静脉血流速度快,能尽快稀释药液,就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对组织及血管的损害.临床上PICC操作中常会遇到穿刺失败、送管困难、导管异位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导管异位.PICC置入的长度由操作者根据患者体表的测量进行估算,这种测量与实际置管长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置管时还可能因操作者因素、患者因素等导致导管异位.本文拟通过分析PICC置管过程中各种因素对置管异位的影响,找出相应对策,提高PICC置管的到位率,减少导管异位所导致的脱管、堵管、静脉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PICC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Seldinger技术膀胱微造瘘在处理急性尿潴留导尿失败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Seldinger技术深静脉留置针套装行膀胱穿刺造瘘患者25例,其中9例为尿道狭窄患者,16例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对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6例及健康志愿者22例,用ELISA法测定血浆MCP-1水平,用全自动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非生物素免疫组化二步法、SABC法检测36例慢性肾脏疾病
目的 探讨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对于肾结石发病年龄的影响,从而为临床进一步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于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PKRP)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安全性及策略.方法 自2003年9月至2011年12月共248例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
目的 观察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的总体影响.方法 使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得分(SGA)、人体测量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等方法对33例患者进行营养评估,观察高通量透析前后
目的 探讨CD44v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CD44v2蛋白的表达.结果 CD44v2蛋白
目的 调查济南市职工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1年5月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首次体检的成人的体检资料,分析其CK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输尿管膀胱再植吻合术中直接插入吻合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行输尿管膀胱再植中运用直接插入式吻合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
目的 观察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留置双J管患者下尿路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42例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n=21)给予琥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