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海群众文化内涵的变化及应对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x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青海群众文化活动的大致类型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首先是一种文化活动。我们必须对这个概念做出适用于本文讨论的界定和定义。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在本文中,我们使用广义的文化概念。
  据考证,“群众文化”这种提法,最早使用是在1953年,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分析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发现,群众文化的主体是群众。群众是群众文化的创造者。主体创造的结果,即客体是活动,活动是群众文化的载体。群众文化的含义十分广泛,凡是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活动都包含在内。
  自我参与,在群众文化中,显现着的是自我为主体,自愿、自由、自为的个体意识。同时,也活跃着自我对群体的加入,自我意识的欲望和其他人互相作用的聚集意向,也是自觉自愿与一定文化的群体的融合。
  自我娱乐,是人们对一种基本精神生活的需求,它是群众基本文化活动,也是群众文化生活发生的重要因素。人类在生产劳动之余,需要自我娱乐、实行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而被文化生活需求所驱动,就以活动的形式消除疲劳,达到愉悦的功效,然后便产生了群体文化,群体性的行动,以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快乐。
  自我开发,是人们自我参与文化活动,并依托群体文化的演变,面对生产技能的认识和改善,使人们的智能得到进步与提高发展的这一效应,而这一效应,恰恰推动了群体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样使之产生了良性循环。人们思维能动性的发挥,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可以说这是群众与文化紧密联系的产物,从而,又产生了群众对文化活动涌动不息的自我参与,而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近些年,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多地成为文化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之一,于是产生了很多新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比如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等等。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劳动人民生活和劳作场面的民歌。这些场面其实就是群众文化的最早形式。因为,据比较可信的历史论证,《诗经》之所以成书,是周朝朝廷派出使臣,在农忙季节,到民间采集民歌,由史官整理后献给天子,以了解民情所用。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的一个推论是: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有了自发的集体文化活动,创编民歌,并让民歌流传。可以说,这是群众文化的最初形式——不是官方组织,是群众自发形成。
  发展到近现代,有据可考的群众文化活动非常丰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活动规模的大小。
  在青海各地,都存在各种民间集会,这些集会基本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比如,湟中县田家寨镇丹麻乡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的“花儿”会,六月初六在加尔藏乡举行的“花儿”会等等。这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规模很大,参加人数至少有数千人。期间,唱山歌,浪会场,做生意,非常热闹。
  除了这种大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农忙或者农闲时节,也会有小型的群众文化活动举办。以村为单位的社火表演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此外,青海农村中还存在一些活跃的群众文化团体。这些团体一般以戏班子的形式存在。走村串巷,表演贤孝、平弦、皮影戏等。他们每到一处,就会有很多群众聚集在一起观看他们的演出,以面或谷物等实物作为回报。
  城市中的群众文化活动时间规律不是很明显,受到很大的空间限制。规模一般都很小,参加的群众层次也相对集中。比如,小游园主要以老年人为主。
  二、群眾文化活动内涵和形式的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正在走向式微。据媒体报道,有些农村都出现了空村现象。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村中只剩下老年人和孩童。这就导致集会式的群众文化活动规模越来越小,消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城市中,群众文化活动是否活跃,越来越多地受到市政建设的影响。以西宁市为例,中心广场和新宁广场的建设,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理想空间。广场文化慢慢成为了群众文化的一个新类型。
  可以看出,群众文化活动已经越来越多地依托它的初级形态——自拉自唱,自娱自乐,向社团化、常态化、规模化发展,从而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参与性、能够代表一定空间文化环境的公共文化。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需要行政力量的参与和引导。在农村,传统的文化活动逐渐消失的时候,在这个空白地带,需要为群众文化提供新的内容和形式。文化部门的文化图书室的建设,文化中心户的设立,业余剧团的帮扶,送文化下乡,文艺院团的各种三下乡演出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看出,文化中心户实际上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文化集体行为,大规模的文化活动没有举办的条件时,文化中心户可以提供一个小范围小规模的文化场所。在这里,群众还是文化活动的主体,只是客体的规模趋小了。
  在城市中,城市社会的组织形式与农村不同。城市社会更趋于独立,每个组成个体自成一体,趋于封闭。表现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就是这些活动内容较乡村丰富,但组织十分分散,相互之间交流和学习的情况很少。在同一个广场上,跳锅庄者有之,打太极者有之,做操者有之。
  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个组织者,为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个体,在不干扰其自身活动的情况下,提供一种集体形式的文化活动。青海省文化馆就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适时组建挂牌了“花儿艺术团”、“曲艺演出队”等,将原本松散自娱的城乡业余爱好者组织起来派专业人员进行训练、辅导,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愉悦身心、更为宽广、品味更高的平台,使他们逐渐成长为群众文化生活的歌者和传动轴,让更多的普通群众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来,真正使群众文化达到常态化、规模化。同时,要培养扶持更多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者,因为城市群众文化活动如果没有器材和场地,将无法进行,只能成为个体锻炼式的行为。在新宁广场,每晚都有人提供音响设备,我们现在就是需要更多的这样的组织者。这需要文化部门有目的的扶持和帮助。
  这里需要单独讨论的是文化部门在群众文化中扮演的角色的问题。从公共文化的视角认识和推进群众文化来看,文化部门应统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建设,健全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全民参与,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生动活泼的文化实践中实现自身的文化权益。文化部门实际上是服务者和提倡者。
  当然,文化部门在这方面确实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目前,全市所有社区都配备了数万元的文化活动设备和器材。
  三、文艺院团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职责
  近年来,群众用于旅游、看电影、购置图书和音像制品等方面的文化消费,在总量和比重方面都不断增长。文化消费已经成为当前群众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实践。换言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以购买文化商品和服务的形式,进一步满足自身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这反映了现阶段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也使群众文化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事实上,文化产业为群众提供了许多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文化商品和服务,一些精品项目对群众文化的积极作用是非市场化手段难以企及的。我国“十二五”规划把文化产业定位为支柱性产业,这也预示着群众的消费类文化活动将影响群众文化的走势和面貌。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奋发努力,创作生产了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贡献。
  归根到底,这就是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创作更多更好的群众艺术精品。精品的生命在人民和生活中,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并获得历史检验的作品才是精品。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来都是崇高的。真、善、美永远是人民群众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正是人民群众的追求、表达、喜好,造就了今天文化发展的丰厚土壤,开辟了艺术成长的无限空间。艺术的生命必须植根于脚下的大地,植根于大地上生活的人民群众之中。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文艺院团创作的节目中,可以非常便利地加入主流文化价值,有意识地传达健康向上的文化精神。多排一些符合群众文化活动特点的、讲身边人身边事以及涉及当下农村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基层干部选举、土地流转、劳务输出、老人的精神生活等的剧目。而最重要的是,通过看戏,能给村民们带来对目前农村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国家的政策又是什么等的思考和解答。这些都是每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和院团将来或更远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青海省文化馆)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园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科学有效的建立班级常规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加强幼儿教育中的常规管理,不是要利用许多的条条框框束缚孩子,使孩子们在过于“规矩”的管理中变得呆板、僵化,失去灵性,而是培养幼儿适应社会,遵守一定行为准则的良好习惯。因此,通过 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科学的促进班级常规管理时,就特别要注意是在以孩子为主体的前提下,让孩子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潜移默化的养成良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强盛不衰的根本动力。大学生是最活跃、最具创新精神的群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文中论述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我国高校教育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育模式决定了培养的人才类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刚刚开始,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2010年政府颁布了推进大
案例描述:  李懿珈最近每天早上上幼儿园都要哭,对于她上幼儿园刚闹情绪的那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努力的给给予她一些关爱。但是一周、二周过去了,不仅没有有所改进,反而更加的严重。而且不管我们怎么和她沟通说话,她都不会回答。  案例分析:  珈珈是个内向,温柔的小姑娘,有时对她说话如果声音稍微大了一点,都觉得会惊着她,所以平时对她也非常的温柔。针对她闹情绪的事情,我了解到她不想上幼儿园的原因,可是不管我
期刊
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究竟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人们常说的“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究竟应当怎么落实 ?其中有哪些要领 ?这些都是每一个参与课件制作的人经常思考的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与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他各行各业的快速崛起与发展。其中,建筑业就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下进行迅速发展的。百年大计
期刊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金融体系改革与国企改革的日益深化。以回避利率、汇率、股价波动风险为目的的各种金融期货合约越来越成为现实的需求。本文在研究金融期货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现状,以及中国发展金融期货市场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期货;发展历程;意义  一、金融期货的概述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金融期货迅猛发展。金融期货是指交易双方在金融市场上,以约定的时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从能量的角度来审视一个物理过程,分析这一过程中各力做功的情况及其相应的能量转化情况,是高中物理思路,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热点。本文就力学中的四类能量综合问题浅作分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