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地分布时空特征演变和气候驱动特征研究对草地生态环境评价意义重大。基于2000—2015年MOD13Q1 NDVI数据开展了天山地区近15年NDVI年均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空间制图,以及12种典型草地NDVI年均状况等级及其面积发展趋势的时空统计。根据地面气象站同期日观测数据形成了3—8月≥10℃积温和5月、6月、7月及5—6月累积降水序列并完成了空间制图,与天山地区7月NDVI均值进行相关分析和F检验,得到NDVI水热影响空间特征。结果显示,不同草地类型NDVI差异显著,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和温性草原NDVI集中在[0.2,0.4],低地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沼泽集中在[0.4,0.7],山地草甸、改良草地和热性灌草丛集中在[0.7,1.0],温性荒漠草原类和温性草甸草原类分别介于[0.4,0.7]和[0.7,1.0]。约44%的区域NDVI呈增加趋势,其中8.3%显著增加;约10.6%的区域NDVI显著下降。山地草甸、温性草甸草原和改良草地及热性灌草丛类的NDVI下降趋势显著,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低地草甸和沼泽增加趋势显著,其他草地类型变化趋势不显著。不同草地类型水热影响程度差异显著,约41%的区域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31%的区域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草地生态系统受气候环境因子影响程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