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5年天山地区草地NDVI时空演变和气候驱动特征分析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h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地分布时空特征演变和气候驱动特征研究对草地生态环境评价意义重大。基于2000—2015年MOD13Q1 NDVI数据开展了天山地区近15年NDVI年均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空间制图,以及12种典型草地NDVI年均状况等级及其面积发展趋势的时空统计。根据地面气象站同期日观测数据形成了3—8月≥10℃积温和5月、6月、7月及5—6月累积降水序列并完成了空间制图,与天山地区7月NDVI均值进行相关分析和F检验,得到NDVI水热影响空间特征。结果显示,不同草地类型NDVI差异显著,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和温性草原NDVI集中在[0.2,0.4],低地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沼泽集中在[0.4,0.7],山地草甸、改良草地和热性灌草丛集中在[0.7,1.0],温性荒漠草原类和温性草甸草原类分别介于[0.4,0.7]和[0.7,1.0]。约44%的区域NDVI呈增加趋势,其中8.3%显著增加;约10.6%的区域NDVI显著下降。山地草甸、温性草甸草原和改良草地及热性灌草丛类的NDVI下降趋势显著,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低地草甸和沼泽增加趋势显著,其他草地类型变化趋势不显著。不同草地类型水热影响程度差异显著,约41%的区域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31%的区域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草地生态系统受气候环境因子影响程度较大。
其他文献
【目的】阐释川西高寒灌丛草地生态脆弱区各海拔梯度对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响应规律,为高寒山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四川省甘孜
<正>2017年11月19日下午,2017第二届中国知识管理联盟高峰论坛在银川市文化艺术馆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知识+畅享未来"为主题,围绕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知识产权、IT技术、智
<正> 顾炎武字宁人,初名绛,更名继绅,明亡后改名炎武;又名圭年,或自署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1963年
"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国内的各行各业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不仅加强了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而且也开始探索不一样的发展渠道。高校思政教学也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