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寻度鸟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20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梦半醒时分,寻寻妈响彻山间的吆喝声如期而至,在我脑内完成了一次穿越。大脑震颤的同时,我虚弱地把“给卖耳塞的店家差评”这一事项记入了心中的仇恨小本本,全然忘记了来这僻壤哪会带耳塞,不过是有了前几日的“经验教训”在睡前在耳朵里塞了两个纸团。
  费劲地睁开眼,微薄的晨光从窗帘一角冒了出来,深深吸一口,混杂着未干的白露和满院鸡毛味儿的空气,瞬间凉透肺腑。大约一刻钟后,我的房门被叩了三下——是寻寻来唤我起床吃饭了。她和她的母亲不同,向来是不多吆喝的。
  “寻寻,”我隔着门板叫住她,“我今天和你一起上山,好不?”
  “好。”她踩着硬底的木板鞋,哒哒哒走远了。
  我辞掉令人窒息的工作后,选择暂时做一个自由撰稿人。时间空下来了,灵魂的空虚终于也撕碎了粉饰的太平,由内而外地浸入我的血液,渗入我的骨髓,度过了数天对着空白的文档发愣的虚无时光,实在看不下去的友人硬是把我拽出了十几平米的乱糟糟的人生,像把绵羊丢入河里洗澡的牧羊人一般,将我抛进了被灼日照得亮堂堂的人间。稀里糊涂,我停驻在了这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小山村,在寻寻家暂住了下来——这事儿寻寻妈对外有套冠冕堂皇的说辞:这是住在我家的城里姑娘,人家会写文章呢。
  寻寻妈每次这么对邻里介绍的时候,皱皱的脸皮就会向两边舒展开,看上去颇有些滑稽意味。
  前些天下了雨,山上路滑,家里的柴禾都要精打细算地用。天且放晴,寻寻就去砍了柴,现在是要割草了。我见她背着半人高的篮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踩过还有点粘鞋的泥,便提出想帮她。寻寻摇摇头,轻轻说了句“你背不了的”,抬脚就攀上了一块岩石,她借层层纹理蹭掉脚底的泥,橡皮筋绑着的乌黑辫子自在地往后一甩,脸上覆着一层鲜亮的光辉,在云雾间若隐若现。
  “我家阳台上来了只鸽子孵蛋,”我见她这样,也想自在地舒展一下,做出来却像做作的广告动作,没话找话道,“喂食也不吃,一凑近它就要炸毛,一天到晚都窝在那里,它都不会饿的吗?”
  寻寻瞅了我一眼,没有多余表情地说:“它们会交换的,你没注意到。”
  她的口音有一点点奇怪,略顿几秒我才意会:“你是说不是只有一只鸽子孵蛋?”
  寻寻点头,向上提提背篓,“你要不停停,你走不動的。”
  “没事,这种程度还能行。”我跺了跺酸痛的脚,故作洒脱道。
  说是上山,其实并非是深林——那也委实不是砍柴割草的好地方。我始终注意尽量踩在杂草上,好减少泥泞的不适。山上的一切都是凉的:清凉的风,冰凉的水,微凉的雾气,绕及四周时却意外教人感到缱绻。当怀着一颗“刻意”寻找美的心,到处无不可赞,无所不美,就连轻轻一蹭就能划破皮肤的枝条,也不会感到它的粗粝,而亲昵得仿佛幼猫的肉垫。
  我的视线也确实在追寻着“美”。万山有灵,是古人常有的说法,放在今日,它更像是延续生命的“制氧机”,是浅埋缤纷欢乐的宝箱,无需口服或注射,直接充满细胞和心脏。
  “寻寻”这个名字起得着实好。十来岁的女孩子,生养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山涧旁,少了那些城市同龄女孩的成熟,却有种不混杂质的沉稳。大约她习惯了静谧的空山无言,性情染上了几分波澜不惊的恬静,教人移不开眼地追寻。
  初见时我只觉这名字特殊有趣,便问她由来,她只淡淡道:“因为妈妈想让我找到那个男的吧。”遂不再言语。
  她确实与众不同,好似安于这一隅,从未问过什么有关“外面”的事,而始终有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在我心头萦绕:她虽然没问,但她好像什么都知道似的。
  好在我没有也不愿多想,与我而言,遇见这样一个令人惊喜的姑娘已经是多大的好运。我看着她轻巧地避开障碍,回头与我无言对视,眼睛映见的是清冽的溪水和浊世的我,盛满清明与薄雾,好似鹿的眼睛一般——即便我在这之前从未见过真实的鹿。
  我会意地点点头,告诉她我还能走下去,她就朝更深处去了。我突然生出个说出来会叫人笑话的念头:山林才是她的归宿,她会在山顶化为飞鸟,从此隐于密林,谁也寻她不得。
  还好她并没有——我不知这个“还好”是否恰当,姑且这么用吧。我随着她的脚步,望望这座不知名的小山,雾气渐散,阳光在杂草间抛了一捧碎钻,在潮气未消的泥土上撒了一把金粉。
  “那个鸽子长得还挺奇特,脖子上一圈白点儿。”
  寻寻居然也跟上了我停留在几分钟前的思路:“……它是斑鸠吧?”
  这倒叫让我大吃一惊了,“是斑鸠?”
  “嗯。”她笃定地点头,半晌道:“叫声很好听。”
  “是啊是啊,我天天早晨都被它叫醒。虽然这边鸟更多,但叫醒我的却不是鸟啊。”
  “是什么?”她开始干活了。
  “是你呀!”我笑眯眯道。
  她也笑了,动作麻利地填满了背篓,背对着它蹲下来,一使劲就背了起来,我在一旁看得不忍,却也不知道怎么帮她减轻点负担,就抱了一捆在怀里。
  回程,寻寻心情颇佳,轻轻哼着一支我从未听过却感到熟悉的小调,后来声音愈渐大了,她放声唱:
  “箩箩叠箩箩——
  满箩哟——
  四季轮回转——
  悲欢散哟——”
  质朴的歌声仿佛远古时期神秘的咒语与祝歌,我被吸引了,更被蛊惑了,我也跟她唱:
  “箩箩叠罗罗——
  满箩哟——
  四季轮回转——
  喜喜哀哀——”
  是下山的缘故吗?风变得快了,呼啸着掠过我的耳畔;水变得快了,哗哗地跑过我脚边了,我差点湿了鞋,我要飞起来了。
  哗哗的不仅是水,还有不远处的鸟群。是被我们惊了而振翅的吗?那样时而杂乱时而齐整的队伍,那样自在的姿态,那样眷恋地流连。
  我很畅快,我却不属于此。我的羽毛有了白色的“杂质”了,那是沾上的还是洗掉暴露的?
  可她是——我身边的女孩,她拥有轻盈的骨骼,从来不驯良。
  云丝绕天幕,度鸟点点,好似白天的星辰。余音淹没在水里,空旷没有了人。
  我终有一日与此地此人隔绝千里,跑回乱糟糟的世界,寻寻不遇,度鸟不现,我的心中唯留有一粒尚未破土的种子。
  变质的鸟比时光还深情一点。
其他文献
悬崖  多少年了,悬崖始终没有退让  只有胆小的岩羊,认为悬崖是最安全的  只有对面的悬崖,理解悬崖  望着人潮人海的深渊,我是座一米六三的悬崖  你的脸颊  亦有陡峭之美  铁钉谣  作为铁钉,眼里的一切,都像铁锤  老虎钳也像  老虎钳用于取消和后悔  钉子,拔出来时,带着血色的锈迹  钳子果然变成了锤子  有一下,敲到了手指  恼怒的钳子,比老虎还要狠  铁钉软了  采春笋的三个注意事项  
期刊
蹄印,在母语中感受大爱的甜美  月光弹拨草原的冬不拉  天使的翅膀围着草叶翩翩起舞  在花丛中迷醉  我不知哪片花瓣是我的前世  哪片花瓣是我的今生  我通体透明澄澈,拂开的手指  牵着晚钟的祷唱  走成洁白的塑像  月光像一只白蝴蝶,翩飞着草原的秘密  翩飞着明澈的记忆  我看见一行行明丽的句子  伏在草茎上,淘出岁月的爱情  谁的眼泪,牵挂着哪些陈年的往事  歌声驮着花香飞翔,天籁的寂静  折
期刊
父亲老了  佝偻的身躯  就像村口的皂角树  白发掩映着满脸的皱纹  是冬雪覆盖的田垄吗  父亲老了  老得像一枚  只有脉络的枯叶  那是他一生的风骨  叶肉早已化成了营养  父亲老了  我成了他手中的拐杖  很昂貴  却抵不上小时候  他牵引着我的一根手指  父亲老了  我是他早年放飞的风筝  那根线  永远拴在门口的石墩上  很细 很长  责任编辑 谭 滢
期刊
火车“咣当,咣当”衰老之后  新生的后代  不装煤,不冒烟,把绿漆写进历史  把原来的三天跑成一天  看见它疾驰如风  就如无意中看到流星划过夜空  速度的激情,把蒸汽时代  一下子甩出去几十年  这种真实,让一个没有回过神来的人  产生过质疑。当他坐上去以后  就如坐在家里,浏览一本关于中国的画册  在垭口与风不期而遇  在垭口,干燥的头发  突然竖起来。包括呼吸的速度也立即减慢  我毫无防备。
期刊
银川以南  银川以南,云朵们把羊群,  牧在愈来愈蓊郁的古原上。飞机,  打量过一只鸿雁,在六盘山北麓落脚。  过原州,下径源,奔西吉,微尘轻溅。  被岁月深耕,她像一本幽邃的日历,  枯荣留痕,不经意间翻开一页皆古意。  酒酣处,“花儿”在原上替抒情撒野,  嘹亮的万古愁,长吼自盈缺的月亮。  清水河畔,我与落日云烟正交错。  须弥山  风化的红色沙岩在云幕下谈论自我,  我走近时,它们谈论佛,
期刊
泥痂  我想盘起双腿,在泥土上坐会儿  这样,我就能看见扶着犁头的父亲,和身后  端着瓢盆撒化肥或种子的母亲  那瓢一定是从去年秋天的葫芦藤上摘下的  最为结实的一个,我甚至  嗅到了它新鲜的气息,正从一锅沸水中挤出  让我浑身的体温因触及太阳而欢呼雀跃  让浑身的血液可以周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让浑身的敌人痛不欲生,以痛止痛  让时光放弃对人间无情的掠夺  让大地深耕的伤口愈合结痂,长出一株庄稼
期刊
阿剑,浙江衢州人。浙江省作协、中国化工作协会员。作品曾发表于《诗歌月刊》《江南诗》《青年作家》《山西文学》《野草》《山东文学》《边疆文学》《十月少年文学》《品味-浙江诗人》《浙江散文》《大观东京文学》《椰城》等期刊。  “那么,你真杀人了?”  “是的。你知道的,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吃阿普唑仑。这药有时会让人倦乏。这段时间,特别入冬之后,我睡眠一直不好,深睡眠时间少,所以容易多梦。好几次半夜醒来,刚才
期刊
白勺,本名曾睿智,江西瑞金人,中国作协会员。在《大家》《芒种》《北京文学》《百花洲》《福建文学》《星火》《滇池》《鸭绿江》《湖南文学》《青年作家》《当代小说》《北方文学》《文学港》《中篇小说选刊》等20余种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100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姑妈的沧海》《父与子的1934》。现任某报总编辑。  你已经老了,老得夜尿频多,梦话连篇。你还没老到走不动的地步。欢欢正蹲在屋前的空坪上晒太阳。
期刊
今天,有个同事跟我说,领导要看她存在手机上的设计图样,她觉得在他看之前,应当把备注的刘××改成刘总。她怕领导见了会生气。  这个同事二十多岁,年轻貌美,衣着时尚光鲜,真亮亮一个都市丽人。所以,乍听此话,我有点郁闷。且不说领导应不应该,或者会不会为这样的鸡毛小事生气,拿我同事而言,她表现出的“小心翼翼”的世故模样,让我不自禁地忧伤。  这事还没完,接下来的忧伤接踵而来。单位要做一套书的推广活动,会请
期刊
办公楼外,有块闲置多年的空地。周边高楼林立,独独临海的一面,暂无建筑的迹象,至少目前还荒芜着。空地上杂草丛生,野生着些杂树,一蓬蓬绿意,彰显着自然生命的强劲。主副公路两侧,稀疏栽种着些个头还小的行道树,远看却像是一只只野猫。是的,这里是有野猫出没的。夜晚散步时,时不时从腿边窜过,来不及看清楚,又呲溜一下不见了,平白吓人一跳。  主公路的右侧,是大片的桉树,几年前密密匝匝的小苗,如今已蔚然成林。右侧
期刊